登錄???|???注冊
吳易風文集(十卷)馬克思經濟學來源研究:英國古典經濟理論馬克思經濟學來源研究: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經濟學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數學模型研究市場經濟和政府干預西方古典經濟學和西方現代經濟學研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系統性危機和西方經濟思潮新動向經濟理論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經濟學界意見分歧與新自由主義比較理論經濟學
吳易風 ·經濟史 ·22.6萬字
鄒進文教授的《中國近現代經濟學的發展:以留學生博士論文論文為中心的考察》一書是其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的結題成果(獲得優秀等級),80萬字。
鄒進文 ·經濟史 ·49.3萬字
如果說中國近代社會經濟是由傳統經濟向近代經濟轉型的過程,那么無疑民國時期是一個重要階段。本書正是在社會轉型和近代化的大背景下,對北洋政府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全面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河南經濟進行了全面論述,其中也包括中共蘇維埃區域、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以及全面抗戰時期的日偽淪陷區的經濟,涉及內容包括每個時段的農業、工業、商業、財政、金融、畜牧業、林業等。全書資料基礎扎實,內容全面,豐富了民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宿志剛 黃正林 張艷 ·經濟史 ·88.7萬字
保險史屬于經濟史學科的一個分支,研究的是保險業發展的歷史及其客觀存在。研究保險史可以使個人加深對于保險業發展過程的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當前發展狀況,為將來的發展提供借鑒和指導。這也是保險史研究的價值所在。我國保險業的發展經歷了晚清、民國和新中國成立三個主要歷史階段??梢哉f中國保險業是在帝國主義的掠奪和壓迫中誕生的,中國保險業是民族企業家在洋商保險業和官僚資本保險機構的夾縫中不斷抗爭和奮斗中發展壯大的。了解了這些,才能更好的認識到當前保險業繁榮的來之不易,更好的珍惜當前的發展環境。漢口曾是中國金融業的副中心,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自漢口開埠以來,大量外商涌入漢口搶占市場,掠奪資源。據統計,在1917年僅洋商保險公司就有103家之多,還成立了漢口西商火險公會,并受上海洋商火險公會的領導。而總部設于香港、上海的民族保險業和官僚資本保險機構也都紛紛在漢口設立分支機構,漢口保險史就是舊中國保險業的一個縮影,因此,研究漢口保險發展史具有典型意義。本書在整理大量原始檔案、歷史資料、文獻報刊的基礎上,利用多學科分析方法對于民國時期漢口保險業發展歷史作一綜合論述,通過本文的論述得出結論:中國保險業誕生在晚清,此后,在業界的要求下相繼制定和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保險業日臻規范化。同時,這一時期涌現出大量的保險界愛國實業家和保險學家,通過一系列的宣傳和譯著普及了保險知識,通過教育課程和實務操作培養了大量的保險專業人才,為今天保險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在快速發展、貌似繁榮的景象背后,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發現國民政府體制和管理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發現在民國時期的環境下真正受益的唯有官僚資本家以及享有法外特權的外商。而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民族保險業才能夠真正實現健康、快速的發展,人民的權益才能夠真正受到保護。
王小暉 ·經濟史 ·16萬字
本書對西方經濟學中認可的理論指導思想、思維邏輯形式、分析研究方法和科學性評價標準,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評述。指出西方經濟學以人對物的欲望無限性和物的稀缺性作為理論方法的產生基礎和運用對象,是接近錯誤的。這個錯誤,造成我們對商品經濟中活動著的人、商品、價值、貨幣、價格和市場這六個經濟要素的認識謬誤。本書堅持馬克思在認識勞動的基礎上研究經濟學理論的根本立場,提出要以六個經濟要素為表征的、具有歷史范疇性質的商品經濟形態作為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對象,認為要在建立一個新的經濟學基礎理論體系基礎上,去開發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新方法,進而建立各種應用理論。本書旨在破除對西方經濟學的迷信,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的信仰,為創立有別于西方的中國經濟學理論拋磚引玉。
董明惠 ·經濟史 ·18.9萬字
2012年是熊彼特巨著《經濟發展理論》出版100周年。本書以“理解熊彼特”為名,匯集了知名學者對熊彼特經濟發展思想的深入分析和思考,以及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借鑒。
陳勁 賈根良 ·經濟史 ·16.8萬字
本書以中國古代社會的依附型政商關系作為切入點,通過梳理歷代專制王朝的各類抑商制度與政治文化,對依附型政商關系進行歷史溯源。之后闡述晉商在明清時期從興盛到衰落的具體發展狀況并深入分析晉商的政商關系,探討他們如何通過依附皇權、利用國家政策、投靠官府、官商結合等政治手段實現商業的繁榮。再回歸政商關系作為本書的落腳點,結合晉商作為權貴政治商幫的歷史定位分析中國古代社會商業的權貴化與商人階層入仕背后的政治動因。最后基于晉商興衰的歷史教訓為中國今后良性政商關系的構建提出理論建議。
王帥 ·經濟史 ·22.6萬字
北宋初年,隨著四川地區的經濟發展,金屬鑄幣不便使用,成都的富民十六戶創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此后,交子經歷了由私營到官營,由川蜀一地通行到跨區域流通和發行的過程,成為兩宋財政的重要手段和貨幣金融工具。本書梳理了宋代交子的產生背景、創立經歷、由私營到官營的過程,講述了朝廷發行交子紓解財政困境,由于貨幣超發導致通貨膨脹的過程,以及交子對后世元、明、清等朝紙幣發行流通所產生的重要借鑒意義。作者爬梳史料,索隱鉤沉,為我們描摹出一幅宋代紙幣從創新發明到發行流通再到泛濫失信的歷史畫卷。作為一部金融啟蒙讀物,本書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啟迪讀者讀史鑒今,既為堪比四大發明的金融創新而驕傲,又警惕金融工具的濫用和貨幣超發的危害。
王申 王喆偉 ·經濟史 ·13.9萬字
英國全球經濟開拓史,揭秘今日印度、南非、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真實來歷填補空白。英國的特許公司歷史除了東印度公司外,其他的公司全是一筆帶過,沒有一本全面的書籍講述其發展史,本書便是填補了這個空白。深刻解析英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親歷者從地理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是如何共同作用令英帝國衰落的。社會價值極高。這是一本近代史重要參考資料,在許多論文和課程中曾經提到過本書,我們是首次將本書翻譯并出版。本書是一部講述大英帝國從輝煌走向衰落的歷史書。主要內容為特許公司的起源,英國特許公司的發展歷史,與英國的關系,及海外公司是如何掏空英國本土,最終令英帝國衰落的歷史。
(英)喬治·考斯頓 奧古斯·亨利·基恩 ·經濟史 ·12.9萬字
本書所選論文在內容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比較宏觀的,如在2010年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歷史學大會開幕式上的主題講演《WaterandtheHistoryofChina》(后來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和在2019年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四屆亞洲世界史學會大會開幕式上的主題報告《TheTerminationoftheSilkRoad:AStudyoftheHistoryoftheSilkRoadfromaNewPerspective》(后來發表于《AsianReviewofWorldHistories》)。另一類是是經濟史專題研究成果,特別集中于明清江南經濟史和中西比較經濟史。這些發表于不同刊物、不同場合的論文在海外一經發表,立刻在學術界引發積極的反響。此次匯成文集出版后,將促進中國經濟史的國際交流,以及提高我國年輕一代經濟史學者的國際視野。
李伯重 ·經濟史 ·25.1萬字
本書立足于16世紀至19世紀前期中國與海外大宗外貿商品的更新換代,講述舶來舶去品的漲落興替,尤為注重研究一件件“具世界意義”的貨品的流通,通過對絲綢、棉花、茶葉、花旗參、檀木、皮毛、鴉片等大宗貨品易代的考察,不同地區之間的文明形態轉進得以次第呈現。
郭衛東 ·經濟史 ·57.1萬字
《中國經濟史評論》由中國經濟史學會主辦,內容涉及經濟史理論與方法、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中外比較經濟史諸方面,以及中外經濟史論著評論與國外經濟史理論評介,專題研究成果述評與國內外經濟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動態的報道,等等。本書鼓勵經濟史學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資料、運用新方法、提出新問題,深入剖析歷史上諸多經濟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注重對經濟史重大問題的理論探討與經濟史前沿問題的研究。
戴建兵 魏明孔主編 ·經濟史 ·15.7萬字
本書是由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組織行業重點企業、科研院所的相關專家學者,在廣泛收集和整理大量歷史檔案資料的基礎上編寫完成的。本書從企業成長、產品創新、科技進步、行業發展等各個方面,系統地介紹了我國通用機械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總結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特點和經驗教訓,是我國第一部反映中國通用機械行業,特別是泵、風機、壓縮機、閥門、氣體分離設備等重點行業跨世紀發展歷程的文獻。本書內容翔實,并配有近百幅照片,可讀性強。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 ·經濟史 ·44.9萬字
工業革命一直是經濟史教學的核心內容,也是研究西歐商業擴張、工廠崛起、煤鐵生產、勞動無產階級化、工業資本主義的誕生和全球傳播的歷史關鍵。然而,近年來,人們對工業革命的看法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書通過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結合對消費、物質文化、科技和文化歷史的研究,從更廣泛的全球視角出發,為基于使技術創新和知識傳播成為可能的全球互動之上的工業革命作出了解釋。通過這一新的視角,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工業化進程實際上比我們此前了解地開始得更早,持續的時間也更長。通過反思過去一代經濟歷史學家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書為讀者呈現了有關工業革命的最新研究,并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挪威)克麗絲廷·布魯蘭等 ·經濟史 ·21.3萬字
古代楚雄地區,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人類最早的經濟活動,從元謀人開始,即率先在此展開。與中原地區所不同的是,歷史上的楚雄地區,曾長期實行土司制度,集“山區、民族、邊疆”為一體,經濟發展比之中原地區頗顯遲滯和落后。然從明代始,楚雄地區是云南最早改土歸流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由于漢族與少數民族的文化不斷交融,流官較多采用了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制度。本書即聚焦于明清云南楚雄地區,對其改土歸流、興辦儒學、賦役征銀、經濟發展、財政轉型等進行系統考察,揭示楚雄地區作為中華民族發祥地,在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運行,以及在與中原交流互動過程中的融合與發展。
侯官響 ·經濟史 ·20萬字
現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眾多,內容龐雜,許多理論十分晦澀難懂,所以本書只能擇其主要流派進行介紹。而且在有限篇幅內如何能較為完整、深入,同時又能準確地闡明各流派的基本理論觀點及最新發展,梳理各流派之間的分歧和爭論。本書根據作者2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篇章結構、體系安排、內容取舍方面都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和努力,以盡可能符合本書編寫任務的目標。
楊海濤 繆一德 ·經濟史 ·24.7萬字
李伯重先生一直著力于江南經濟史的研究,他思路開闊活躍,擅長以國際學術的視野來研究古代和近代江南的經濟發展歷程,挖掘其獨特性。本書通過大量中外史料,從環境變化、人口控制、婦女角色的變化、農業和手工業的勞動生產率、技術手段的革新、城市的發展等幾個方面來考察明清江南經濟史,從而引出自己對明清之際江南經濟是發展還是停滯這一歷史命題的再思考。本書作者敢于對國內外史學界流行的觀點和定論提出質疑和挑戰,全書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體現出作者獨立思考的功力和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
李伯重 ·經濟史 ·39.4萬字
近代貴州商會是在晚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下建立起來的。自產生后,就成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在經濟方面,商會通過協助企業融資、免費提供各種信息、參加博覽會、創辦發電廠、為工商業者申請減稅、整頓市場秩序、調查農村經濟信息、推廣良種及經濟作物、化解農村手工業品、農產品運銷難題、建構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和農產品“合營”制度等,推動了近代貴州經濟的轉型與升級。在教育方面,商會興辦基礎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創辦高等教育、參與社會教育。除直接辦學外,商會向各學校捐款、捐助教學設備和圖書以及捐建圖書館等,推動了近代貴州教育變革與發展。在地區公共事業方面,商會參與河道疏通、籌措近代水陸交通建設經費、創建消防隊、救濟災民與難民等,推動了貴州公共事業的近代化。近代貴州商會也是抵御外敵入侵,捍衛近代中國國際權利的重要力量。在日本侵華期間,商會不僅參與抵制日貨,發展國貨,承擔捐款,認購公債和慰勞抗戰將士及家屬,號召工商業者積極執行國民政府戰時經濟政策,還與越南華商會聯動,督促法國政府承擔起給予中國從法屬越南過境的條約義務。
王建 ·經濟史 ·17.7萬字
本書總結了新材料產業納入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的最近十年間,全球新材料領域的發展歷程、發展特點與重點政策,特別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從區域、領域、專題三個維度詳實全面分析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并展望了未來全球新材料產業發展趨勢和"十四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趨勢和重點。本書可供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及關心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各界人士學習參考。尤其適合新材料相關企業的管理人員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劉文強主編 ·經濟史 ·20.2萬字
繼明治維新后,日本經濟蒸蒸日上,然而,軍國主義橫行,最黑暗的帝國時代到來,20世紀的灰色大幕開始籠罩世界。日本商業也進入了最糾結的時代。廣為人知的經營之神們的成長道路精彩紛呈,有像豐田喜一郎一樣的“富二代”,也有像松下幸之助一樣的平民青年,但是他們都最終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20世紀這段最曲折的歲月里,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芒。你可知道,豐田喜一郎也有苦悶到翻閱各種自殺手冊的時候,松下幸之助也有嚎啕大哭“博取同情”的歲月,經營之神不是一天修煉成的!
陳偉 ·經濟史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