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二十多年來,中國機械制造業崛起,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空前繁榮,且改變了世界工程機械市場的格局。《二十年博弈:工程機械市場的巨變》分為六篇,介紹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特殊性、工程機械代理商在中國市場的命運、價格戰和經濟型挖掘機、行業債務糾紛的演變、工程機械環保政策的影響等內容。本書開創性地選用自下而上的視角,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行分析、判斷和預測,并推測出當前市場下可能演變出來的六大趨勢,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視角,供行業參與者參考。
薛小平 ·部門經濟 ·12.1萬字
本書從實踐角度展示如何使用看板管理大型項目。書中內容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案例研究,講述看板和精益原則在具體項目中的運用;第二部分是技術詳解,詳細介紹第一部分提到的因果圖等實踐做法。本書適合軟件開發組織中的項目團隊主管、經理和其他變更負責人,也適合一切對敏捷開發感興趣的人士。
(瑞典)Henrik Kniberg ·部門經濟 ·5.8萬字
本書基于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超過1801.55萬輛新能源汽車實時運行數據,以大數據挖掘為基礎手段,從應用場景出發,針對私人乘用車、網約車、出租車、共享租賃車、物流車、公交客車、重型貨車市場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涵蓋了車輛推廣成果、車輛技術進步、車輛上線率特征、車輛運行特征、車輛充電特征、故障與安全等研究內容。相較于2023年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研究報告的研究內容,本年度新增汽車數據要素產業發展現狀、汽車數據要素應用及探索等相關熱點內容,并且結合退役末期的純電動公交客車、示范城市燃料電池汽車、試點城市換電式純電動汽車等行業關注內容,項目組還對典型類型車輛運行及充電特征開展了深入研究。本書可供政府部門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研究機構、普通消費者、新能源汽車愛好者閱讀參考。
北京億維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組編 ·部門經濟 ·18.6萬字
浙江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發源地,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國領先,農村發展起步早、基礎好、效果佳。自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全省把鄉村振興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各地創新鄉村振興發展思路,涌現出一批鄉村振興的名村。本書選取浙江省內12個有代表性的村莊,剖析這些村莊發展的內在邏輯,并邀請著名學者進行點評,提煉出鄉村振興的一般性經驗,為讀者講好鄉村振興的浙江故事。
洪文濱 王健 ·部門經濟 ·10.5萬字
《大話互聯網+》是一本關于互聯網+的科普讀物。本書始終緊緊圍繞互聯網+發展前沿的熱點問題,及時跟蹤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全新政策動向,比較全面、通俗地介紹了互聯網+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的全新成果。本書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互聯網+的前世今生,以獨特的視角分析了互聯網+基本概念和主要特點,以真實的故事描述了互聯網+的關鍵技術。同時,本書依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選取了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和人工智能等6大領域,爆料了數十家科技公司、實用產品和應用案例的趣聞軼事。本書通過大量真實生動的生動,向讀者展示了互聯網+的巨大魅力,具有較強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為人們深入了解互聯網+打開了一扇大門,真正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錯我準”。本書可作為需要了解互聯網+基礎知識的各級政府公務員、企業管理者、科研人員和高等院校教師等讀者朋友的參考書籍,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研究生以及大學生的專業課教材或參考用書。
郎為民主編 ·部門經濟 ·14萬字
本書共14章,前4章為國際貿易理論,后10章為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理論部分以“夠用適度”為原則,簡要介紹了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狀等內容。國際貿易實務部分以進出口工作過程為主線,逐一介紹了出口交易前的準備工作、磋商和訂立合同、履行合同(落實信用證、備貨、租船訂艙、辦理保險、報檢和報關、制單結匯)以及出口貿易的后續工作等內容。本書設置了豐富的案例、課內思考與訓練、小貼士、課后自測題及課外閱讀資料等欄目,以二維碼鏈接的形式展示了相關視頻、外貿單證高清圖片、補充閱讀資料等內容,并提供了匯率、出口退稅、運費、進出口稅費及海關監管條件等信息的快速查詢通道。本書提供電子課件、教學大綱、各類題目的參考答案、補充教學案例集(含文字案例、視頻案例)、模擬試卷、真實單據樣本、行業規范與法規等配套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示意圖”。本書可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的教材或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外經貿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張燕芳 ·部門經濟 ·16.9萬字
數字化時代引發了一場震撼人心的大變革—沒有及時轉型的傳統企業可能被淘汰,一些新企業乘著數字化浪潮,獲得迅猛發展。為了應對這場大變革,所有想“活”下來的企業都應該進行數字化轉型,但很多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不夠系統、深入,能夠順利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希望本書能幫助企業順利進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數智經濟與商業創新》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述了與數字化轉型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用方法,并詳細分析了華為、阿里巴巴、丹佛機場、寶潔集團等經典案例;下篇羅列了數字化為企業賦能的7個方面,包括商業模式、組織管理、生產、營銷、供應鏈、采購、財務,力圖讓讀者真正了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和價值。
劉飛 ·部門經濟 ·9.5萬字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旨在提高制造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先進生產方式。以人為本成為智能制造的時代內涵和核心特征。發展智能制造,對于鞏固實體經濟根基、建成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人本智造體現了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的重要技術支撐。本書深入闡述了新一代智能制造和人-信息-物理系統(HCPS),介紹了人本智造的重要理念、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展現了當前人本智造領域的研究進展及階段成果。
王柏村等編著 ·部門經濟 ·9.9萬字
持續性貧困及逐漸擴大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最終會導致階層對立,“人性”或許是更好的解決之道,基于渴望理論,對個體的渴望進行適度引導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對于解決收入不平等這一復雜問題,并不存在一個絕對的理論(thetheory),從收入渴望視角出發所進行的研究只能算是一個理論(atheory)。本書以外部社會經濟環境和自然環境相似的兩個蘋果種植專業村的614個農戶為研究案例,探討家庭決策者收入渴望的形成機理,聚焦研究收入渴望與蘋果種植收入不平等的關系。
尤亮 霍學喜 ·部門經濟 ·13萬字
互聯網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商業應用,經歷了移動互聯網、云技術、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和Web3.0等發展階段,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紛繁復雜的表象下是不變的市場規律與商業的本質,而商業的本質就是基于效率的價值創造。作者從消費互聯網入手,歸納總結了網絡的梅特卡夫效應、雙邊市場效應、規模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將谷歌、亞馬遜、騰訊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興起歸因為這四種效應的疊加,同時指出P2P、共享單車等熱門商業模式的失敗是源于缺乏對商業本質的理解,誤以為只要上網即可產生這些效應,導致互聯網創業者和投資人遭受了原本可以避免的挫折和損失。作者預期互聯網的下一波應用高潮將在工業領域中掀起。由于對行業和企業知識(IndustryKnow-how)的強依賴,工業互聯網一般不具備梅特卡夫效應和雙邊市場效應,其原理的關鍵是傳統的規模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即使不太可能重現谷歌、亞馬遜的大市值故事,工業互聯網也將帶給我們目前還難以充分評估的驚喜,特別是在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制造業轉型、數字化營銷和企業組織管理重塑等方面,影響之廣泛、精彩程度之高應該不亞于消費互聯網。
許小年 ·部門經濟 ·14.8萬字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玉米、番薯在南方山區推廣最快的階段,之后才作為主要糧食作物發揮了巨大功用,在南方平原地帶,則一直建樹不多;最終在南方形成了西部山區玉米種植帶和東南丘陵番薯種植帶,雖有交匯,分庭抗禮,邊界在湖廣、廣西。北方玉米、番薯推廣更晚,光緒以降的清末民國時期才有較大發展,最終奠定了一般糧食作物的地位,然地位仍并無二者在南方山區之地位,玉米勝于番薯,尤其在春麥區番薯幾無蹤跡,玉米在北方山區值得一書,在平原也有所發展,在總產量上得以超越南方。美洲作物推廣作為技術革新之一,是由人口增長決定,不能倒因為果。實際上美洲糧食作物價值凸顯的時間在19世紀中期之后,且主要在山區緩解人口壓力。玉米恐怕并非“可以解釋(清代)人口增長的23%”,至遲在19世紀中期,玉米、番薯提供人均糧食占有量43.83市斤、供養2473~2798萬人。至少太平天國(人口峰值)之前的人口壓力并非源自美洲作物,即美洲作物不是刺激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就全國而言美洲作物發揮更大功用的時間在近代以來,已經錯過了人口激增的階段。依然是傳統糧食作物在中國人口增長的問題上居功至偉。也證明,博賽拉普的反馬爾薩斯理論,人口壓力決定食物生產,更加符合傳統中國國情。
李昕升 ·部門經濟 ·17.5萬字
以“工業互聯網四次進階模型”為引導,全新視角闡述工業互聯網,分為“泛在連接,要素融合,人本管理,數字文明”四篇。
趙敏 朱鐸先 劉俊艷 ·部門經濟 ·19.5萬字
《中國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03)》系統總結了三年疫情期間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全面分析了今后一個時期智慧養老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及趨勢,同時重點選擇具有典型性和方向性的智慧養老新模式、新行動、新案例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及客觀呈現。本書既站位高遠、視野廣闊,又立足實踐、尊重事實,針對智慧養老產品及服務市場的供需矛盾、消費痛點和經營難點等問題,通過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完善提升和借鑒推廣的建言建議,以及突破困境的方案和路徑。本書政策性、針對性、實用性強,對政府有關部門決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智慧養老產業從業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作用,可成為智慧養老研究者和企業家的案頭工具書。
朱勇主編 ·部門經濟 ·18.3萬字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提高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是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書考察了中國制造業產能過剩的現狀與本質,系統分析了產能過剩的形成機制,提出了矯正體制性扭曲、刺激企業供給創新和激發企業有效投資是緩解供求關系結構性矛盾、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出路,并從創新發展、國際產能合作以及建立市場化機制和產能共享機制等方面給出了具體的治理措施。
溫湖煒 ·部門經濟 ·10萬字
《圖解中國制造2025》分為綜合篇、國際篇、工程篇、東部篇、中部篇和西部篇六個部分。綜合篇著重介紹了《中國制造2025》的主要內容,國際篇介紹了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七個國家新出臺的制造業發展戰略,工程篇介紹了“五大工程”實施指南的主要內容,東部篇介紹了北京、河北、吉林、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和上海十個省(市)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要》的主要內容,中部篇介紹了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個省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要》的主要內容,西部篇介紹了廣西、四川、云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七個省及自治區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要》的主要內容。
辛國斌主編 ·部門經濟 ·2.9萬字
膜技術在我國水資源、能源、環境和傳統技術改造等領域已發揮關鍵性作用,推廣應用的覆蓋面可以反映出國家過程工業、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水平。本報告對全球特別是中國膜產業的發展現狀、關鍵共性技術、產業競爭力、膜市場格局、宏觀戰略與產業政策等角度對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呈現了中國膜行業在技術創新、民族品牌建立與國際化方面的進展狀況,對于中國膜研究機構特別是膜企業審視自身、有針對性地選擇未來成長方向和道路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相信本報告的出版能夠在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咨詢服務等方面為政府和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扎實的決策依據,推動我國膜產業科學健康發展。
鄭祥 魏源送 王志偉主編 ·部門經濟 ·13.3萬字
為理清汽車碳排放,本書將汽車碳排放劃分為汽車生產碳排放、汽車行駛碳排放和汽車上下游碳排放三類;運用需求/產業預測、情景設置、排放分析三個模塊,對當前汽車碳排放以及基線情景、雙碳情景下的未來汽車碳排放進行了預測分析;針對汽車碳排放的重要排放源,從低碳制造、低碳交通、低碳材料、低碳能源四個維度探討減碳的技術路徑、減排成本、責任主體和措施建議;暢想了雙碳目標下的汽車新生態,結合國際零碳汽車相關政策和國內外汽車企業的碳中和目標,圍繞我國的汽車零碳之路,提出了汽車產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路徑與政策建議。本書適合汽車行業從業人員作為科普讀物閱讀,更適合汽車行業企業管理人員、雙碳研究人員、汽車政府管理部門、關心交通領域減碳的研究人員作為產業研究的讀物,也適合汽車、交通等領域高等院校教師和學生參考學習。
劉斌 ·部門經濟 ·10.4萬字
《中國文化消費投資發展報告(2020)》為“中國建投研究叢書·報告系列”之一,核心主題是“文化消費投資”。本書對文化消費行業最新政策、行業發展與投資趨勢等問題作出分析與展望,同時結合大量的企業案例,與讀者分享來自一線的實踐與認知。本書分為總報告、文化企業篇、投資企業篇和附錄四大部分。報告以事實和數據為依據,著力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讀者貢獻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 建投華文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編 ·部門經濟 ·18.4萬字
本書立足于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詳細梳理了國家出臺的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對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前沿趨勢、技術路線與競爭格局進行了深度剖析;以整車控制器(VCU)、電機控制器(MCU)、電池管理系統(BMS)為獨立章節,重點闡述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部件的基本結構與運行原理;系統闡述了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路徑,對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以及充電樁進行了詳細分析。本書適合從事汽車研發、設計、制造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高校汽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虞忠潮等 ·部門經濟 ·11.1萬字
本書通過三個部分為讀者呈現信托行業在2019年的發展歷程:第一部分“行業年度報告”是對信托行業全年發展狀況的系統性研究;第二部分“風險管理專題研究”探討了信托傳統和創新業務的風險管理與資產處置等熱點話題;第三部分“創新業務專題研究”以金融科技、服務信托、REITs等為切入點,理論結合實踐探索信托創新業務的發展。本書不僅梳理了中建投信托多年來對信托行業發展的觀察與思考,也凝聚了來自國家智庫學者的智慧與心得。
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聯合編著 ·部門經濟 ·1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