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地緣政治與金融大棋局(套裝共2冊)
會員

全面梳理世界大國博弈歷史,深入解析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熱點,深度探究大國貨幣暗戰與人民幣國際化新格局更優解。《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大局觀版)》:“歷史是在北緯20°與北緯60°之間創造出來的”一說有何依據?斯拜克曼為何在60年前就能準確預見中國的崛起?同為金磚國家,中國比巴西更有成為世界性大國的發展潛力,是地理位置決定的?中國在向中亞心臟地帶施加影響的同時,對大陸邊緣地帶的東南亞和東北亞產生了怎樣影響?在本書中,卡普蘭以地理為主線,通過地圖導出地緣政治,并將地理作為手術刀,結合其畢生的觀察、發現和相關理論來剖析國際關系和全球化中無法解釋的沖突。同時,他將地理與歷史完美融合,生動詮釋地理如何塑造人類歷史,并對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熱點進行深入解析,預測未來全球事件的演化。通過考察各地方的氣候、地勢和所處地理位置,卡普蘭回顧了世界歷史上發生的熱點事件,并將他的研究所得用以分析各地的危機,如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土耳其、伊朗和中東,全面地預測了歐亞大陸的下一次沖突周期。而最為重要的是,卡普蘭為我們展示了展示了應如何通過地圖和人口學研究等工具,進一步解讀各國的外交政策,從而找到更深層和更強大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美元陷阱》:美元,不得已的安全避風港。歷史上,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屢遭威脅,但結果總是有驚無險,美國得以繼續揮霍“囂張的特權”。今天,全世界的官方與私人投資者,仍在變本加厲地依賴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也正是這種不可救藥的依賴性,逐漸醞釀出美元陷阱的雛形。本書回顧、分析了美元成為全球經濟和貨幣體系核心地位的過程,并闡釋了為什么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元作為避險貨幣、儲備貨幣的霸權地位仍舊堅不可摧。此外,本書還披露了當代國際金融的關鍵問題,包括:新興市場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貨幣戰爭、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作用,并為修復有缺陷的貨幣體系提供了新思路。

(美)埃斯瓦爾·S.普拉薩德等 ·國際經濟 ·43.9萬字

貿易的沖突:美國貿易政策200年
會員

該書借助經濟學家思考經濟政策制定過程的政治經濟學框架,結合地理因素,勾勒出美國貿易政策的經濟和政治地理學模型,闡釋了經濟利益紛爭和政治沖突如何塑造了美國250多年來的貿易政策。作者將美國的貿易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從獨立戰爭到內戰,從內戰到大蕭條,從大蕭條至今。這三個階段的一個基本特征是,美國的貿易政策分歧十分之大,但在每個階段中,分歧各方的立場都表現得極其穩定,因而貿易政策有相當強的連續性。其根源就在于美國產業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與之相關的政治地理特征都相當穩定。只有當產業的地理分布或者貿易構成發生變化,地區經濟利益隨之發生變化時,國會對貿易政策的投票格局才會改變。全書不僅運用翔實的史料,如國會會議記錄中各黨派代表的發言、政治人物的私人通信、當時的媒體報道和評論等,生動地還原了各個歷史階段關于貿易政策制定過程及其間的政治斗爭,還借助美國各政府部門和相關研究機構收集的大量歷史數據,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的研究文獻等,深入分析了政治爭斗中那些似是而非觀點背后的真實邏輯,澄清了政策制定者、企業和公眾對貿易政策和經濟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誤讀。

(美)道格拉斯·歐文 ·國際經濟 ·52.5萬字

后疫情時代:大重構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之際,顛覆了國家治理、經濟運行和社會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們的固有認知。在這場空前危機中,人類社會的裂痕從未像今天這樣一覽無余,社會分化、公平缺失、合作乏力、全球治理與領導失靈等問題尤為明顯。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攜手“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蒂埃里·馬勒雷適時地帶來了《后疫情時代:大重構》一書,旨在為國家、社會、企業與個人在后疫情時代的發展道路指引方向。書中從三個維度系統梳理了未來世界的新格局。第一個維度評估疫情對五大宏觀領域的集中影響,即經濟、社會、地緣政治、環境和科技;第二個維度深入微觀層面,考察具體行業和企業的現狀和前景;第三個維度關注個人,推測疫情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及心理造成的影響。作者認為,事關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機,蘊藏著變革的潛力。疫情仿佛將人類帶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其中一條路通向更美好的世界,一個更加包容、公平和敬畏自然的未來世界;另一條路則會帶領我們回到原來的世界,危機與風險層出不窮,人類社會險象環生。因此,我們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些挑戰未來所產生的后果或許超出我們的想象,但人類重建世界的能力同樣遠超我們的想象。

(德)克勞斯·施瓦布 (法)蒂埃里·馬勒雷 ·國際經濟 ·11萬字

“一帶一路”戰略:互聯互通、共同發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與亞太區域能源市場一體化
會員

本報告是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承辦的系列社科論壇“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2015年年會的主題報告。報告認為,能源安全是全世界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中國作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國家,能源安全問題尤其突出。“一帶一路”戰略對于各國能源合作意義重大。中國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構想,既與中國能源進口的陸上與海上通道相吻合,有助于加強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能源聯系,同時也有助于通過能源與交通基礎設施、商業金融與投資合作促進區域融合發展,消除各國之間的發展鴻溝,消除產生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的土壤。如果這一構想能夠有效實施,將給世界帶來超出預想的共同利益。能源合作既要重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要考慮貨幣、資本、商貿、金融合作,推動形成亞洲能源共同市場。可以參考北美和歐盟的能源共同市場的成功經驗,通過共享金融平臺的方式推動形成亞洲能源共同市場。《報告》建議,推動建設東北亞、中亞和東南亞三個區域性的能源共同市場,并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建設東亞、東南亞的天然氣交易中心。報告還提出了具體項目的建議。

李平 劉強等 ·國際經濟 ·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凤翔县| 曲阜市| 滕州市| 林口县| 澄城县| 晋州市| 淅川县| 平武县| 五寨县| 克什克腾旗| 汝城县| 若尔盖县| 普兰店市| 乳山市| 昂仁县| 龙川县| 灵宝市| 芜湖市| 滁州市| 获嘉县| 永丰县| 凤台县| 富裕县| 新绛县| 保定市| 台中市| 保亭| 加查县| 昭觉县| 双牌县| 长兴县| 新平| 凯里市| 都江堰市| 广水市| 开原市| 关岭| 德庆县| 阿拉善右旗|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