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專題文集,收錄了作者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有關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各個主要方面的研究成果。全書包含七個部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依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規律性,中國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改革,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蘇聯的經濟體制改革,可持續的社會主義和不可持續的社會主義。
周叔蓮 ·中國經濟 ·33.6萬字
本書對云南省產業結構、需求結構、所有制結構、城鄉結構、山壩結構等進行了多維度、多層次的研究,其中產業結構部分更是對云南省現有的25個產業進行了抽絲剝繭般的詳細剖析,從產業的規模、特點、發展狀況、在省內的地位、產業關聯情況、發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細致描述,為后面的政策建議部分提供更翔實的參考依據。
梁雙陸 李婭 ·中國經濟 ·29.6萬字
伴隨中國經濟發展雙循環戰略的明晰,啟動國內經濟高質量循環的關鍵,就在于各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目前,產業界在期盼數字化升級,期待能夠迅速從抽象的概念轉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踐,實現真正的“價值落地”。本書探討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區塊鏈催生新動能,與實體產業緊密聯結、共建共生的前沿實踐,并結合全域數字化改革趨勢,以區塊鏈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引領數字經濟,并與實體產業緊密聯結,推動區塊鏈在司法、金融、數據流通、溯源、產業園區等領域的應用落地,助力數字經濟“新基建”。
俞學勱等 ·中國經濟 ·12.9萬字
本期內容包括紀念文章專欄、專題論文和綜述與述評,紀念文章以紀念吳承明、汪敬虞等老一輩經濟史研究大家為主題,緬懷了老一輩經濟史研究者的高尚風貌和嚴謹的研究態度。專題論文有孟偉、魏曉凱的《從錦生潤票號看山西票號之衰敗》、謝健的《國家、社團與社會視野下的合作社與鄉村再造——以平教會為中心的考察》、趙曉峰、姚春敏的《唐代地方水利建設與利用探析——以河東地區為例》、熊昌錕的《近代中國市場上的外國姻緣研究評述》等。
魏明孔 戴建兵 隋福民 ·中國經濟 ·13.3萬字
《政府管制評論(2014年第3期)(總第7期)》主要研究政府管制中有關民生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并且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供政府決策部門參考。《政府管制評論(2014年第3期)(總第7期)》主要講述了:中國環境規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中國政府環境監管職能:歷史、問題與路徑、“中部崛起”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資對環境規制的影響研究資源性產品的“模擬市場”定價方式研究等。
王俊豪主編 ·中國經濟 ·22.8萬字
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消費金融成為理論和實務界共同關心的領域。近年來,新一代互聯網信息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深入應用,以及數字化浪潮席卷整個社會經濟,也驅動消費金融的不斷創新發展。本書以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公司和光大研修中心聯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啟動的系列研究為主題,圍繞中國消費金融的發展,分別從宏觀篇、行業篇、企業篇、治理篇、金科篇、生態篇六個視角闡述2021年度研究內容成果,包括中國消費金融發展宏觀環境分析、政策和監管分析、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指數編制、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分析與評價體系研究、中國消費金融公司治理研究、中國消費金融生態地圖、消費金融科技案例分析等內容。本書旨在揭示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規律,助力行業有效監管和引導行業行穩致遠。
楊運杰等主編 ·中國經濟 ·21萬字
《農業倫理學進展》是中國第一家以農業倫理學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學術集刊,以推進農業倫理學發展為宗旨,致力于反映農業倫理學最新研究成果。書中設有中國農業倫理思想,農業倫理學研究,農業、農村發展倫理研究,農業文明史等欄目。
王思明主編 李建軍 林慧龍副主編 ·中國經濟 ·31萬字
本書以平臺經濟為基本立足點,研究了“平臺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功能、電商創新發展、互聯網金融、上海自貿區建設、電商物流融合、鋼鐵產業突圍、大學科技園服務產業升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等八大經濟熱點問題,揭示了“平臺”以及“互聯網+”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影響,希望能激發讀者深入的思考,共同探討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之路。
趙嫻主編 ·中國經濟 ·15.9萬字
本書立足于中俄兩國區域合作的現實情況,參考最新的統計數據和第一手的調研資料,研究了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的現狀與中俄開展地區合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探索了中俄地區合作的新空間。全書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中俄合作的歷史與現實出發,介紹了中俄開展地區合作的必然趨勢和必要條件;第二部分系統論述了中俄合作的新模式、重點領域、方式方法等;第三部分提出保障和推進中俄地區合作的新舉措。
郭力 ·中國經濟 ·28.3萬字
選自國資委2014-2015年度結題的軟科學課題研究成果匯總,研究范圍涉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機關建設等諸多領域。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 ·中國經濟 ·75萬字
本書在分析比較優勢動態化的理論和機理的基礎上,分析我國比較優勢動態化的趨勢、挑戰和制約因素,并以此為出發點,分別從我國比較優勢動態化中的資源制約、國際分割生產條件下的我國動態比較優勢實現問題、產業集聚與中國比較優勢動態化、進出口貿易互動發展與中國的比較優勢動態化、人力資本結構與我國比較優勢動態化、技術創新體系構建與中國比較優勢動態化、市場一體化與中國比較優勢動態化、國家能力與中國比較優勢動態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增長轉型與中國比較優勢動態化的內在關系。
楊先明 黃寧 趙果慶 吳明 ·中國經濟 ·29.5萬字
本書以作者提出的國家品牌戰略六維架構為核心邏輯體系,通過理論回顧和實證研究,系統地闡述國家品牌戰略的思想、路徑及背后的科學證據。全書內容分為三篇十八章。
何佳訊 ·中國經濟 ·30萬字
該書收集了作者研究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國有企業改革理論的新突破、調整財政收入結構,改善收入分配、確立社會主義市場上經濟目標的偉大意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帶來思想的大解放、壟斷行業改革任重而道遠等專題文集。
張卓元 ·中國經濟 ·30.1萬字
《包容性發展:公平與創新·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第15屆年會論文集》在對中國“包容性發展”道路進行的一些積極探索進行總結的同時,更加注重深入探討新時期包容性發展的內涵,從社會包容、經濟包容、政治包容、文化包容等多個方面為中國經濟發展適時轉型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指引。
黃泰巖 盧新波主編 ·中國經濟 ·28.4萬字
本書是對鞏義市進行廣泛實地考察后形成的調查報告,反映了鞏義市自省直管以來的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并從產業結構調整、城鎮化建設、三農扶貧問題、國際產能合作、招商引資、生態環境、金融支持以及定量分析評價等多個視角對鞏義進行全方位的專題研究;通過“對比研究報告”對蘭考、汝州、新鄭三個省直管縣(市)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
張占倉 劉道興 ·中國經濟 ·26.3萬字
本書分為七部分,總報告分析了中國的產業競爭力變化,與“一帶一路”沿線62個國家的貿易結合度、競爭與互補關系,探討了中國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時,與美國、歐盟15國及日本合作的可能性、面臨的挑戰;其余六大部分分別探討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南亞地區、中亞地區、俄羅斯和蒙古、西亞和中東地區及中東歐地區的貿易競爭與互補關系,提出了中國在這些地區進行貿易拓展的空間和方向。
張其仔 郭朝先 白玫 鄧洲 胡文龍 張航燕 ·中國經濟 ·18.5萬字
本書圍繞傳統平原農區工業化與經濟社會轉型的這個主軸,就經濟競爭力、社會保障建設、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服務業等構建了一套評估指標體系,并分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進行了分析和評價,總結了中原經濟區2017年的發展狀況,展望其發展趨勢,并提出了建言。
耿明齋 鄭祖玄 趙志亮 ·中國經濟 ·26萬字
本書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與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的“深化農村改革智庫建設論壇暨第十一屆全國社科農經協作網絡大會”的重要成果。書中就城鄉一體化戰略、新型農業經濟組織發展、農村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等重大現實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介紹了各地方在精準扶貧、現代農業發展、鄉村治理、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大量實踐經驗。
魏后凱 彭建強主編 ·中國經濟 ·27.3萬字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城市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填補了相關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重要性。第一,梳理了“一盤散沙”式的學術見解,對馬克思主義城市學重點人物的主要觀點進行了主動的“盤點”,使之成為更加規范的學術理念。第二,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城市學的研究從盲從、前反思的階段轉向自覺的、反思的階段。第三,使我們在對馬克思主義城市學的研究中,以更加積極、更有效的方式與西方學術界進行對話。
赫曦瀅 ·中國經濟 ·25.8萬字
《保衛新絲綢之路》通過豐富的案例與風險分析,旨在說明具有“中國特色”的私營保安公司在保護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人員和財產方面的作用。作者指出在中國公司在海外經營過程中有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即需為“一帶一路”中的海路與陸路建立起廣泛的安全體系。政府相關部門已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所面臨的安全風險與挑戰。如今,中國私營安保公司向現代國際安全供應商的轉變已經開啟,其所發揮的作用會逐步增加。
(意大利)亞歷山德羅·阿爾杜伊諾 ·中國經濟 ·1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