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
會員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體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10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比時隔多年重回正增長,達到27.4%,中國經濟運行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較多就業的優化組合,“十四五”取得良好開局。面對日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國IT產業穩步發展,規模以上企業收入達到近24萬億元,同比增長16.6%。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盈利能力穩步提升;5G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和應用普及全面加速;互聯網平臺服務和數據業務實現快速發展。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持續推進,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中國IT產業將認真貫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要求,著力穩增長、防風險,在穩的前提下推動IT產業重點和關鍵領域積極進取。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缺芯帶來的市場沖擊和大國間博弈非對稱競爭、極限競爭的新動向,中國IT產業發展面臨更加復雜嚴峻的形勢,關鍵領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防范化解任重道遠,全球產業鏈分工機理和布局邏輯已從效率優先向安全優先轉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正在帶來經濟社會深刻變革,我們要抓住數字技術、數字經濟的戰略先機,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同時,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強前沿技術的國際合作,參與全球IT產業規則制定,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打造我國IT產業競爭新優勢。

李穎編著 ·中國經濟 ·18.4萬字

中國經濟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
會員

《中國經濟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在剖析世界和中國經濟形勢的基礎上,分析世界經濟的主要癥結和時代變局下的中國經濟新勢能。如今世界經濟正處于兩個繁榮期之間的過渡期,推動上一輪繁榮的動能已顯著衰退,中國唯有調整經濟結構、順應科技文明、切換發展動能,才能在經濟結構性筑底中化危為機。世界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地緣沖突加劇,逆全球化思維甚囂塵上,新舊產業青黃不接,諸多不利因素制約世界經濟走出衰退泥潭。困境之下,中國有自己的化解之道:以超級工程為代表的諸多大國紅利,多元新興產業合力接棒舊支柱產業,搶占科技紅利與數智高地,把握中國企業出海的新機緣,上述要素將共同構成下一階段中國實現經濟筑底的主要動力。多重挑戰之下,中國必須全面強化自身多元優勢,方能在結構筑底后進入下一輪繁榮期。《中國經濟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具體分析上述全球性挑戰和中國經濟獨特優勢,闡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新空間、新機遇。本書實證豐富,分析透徹,探尋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助力中國經濟實現結構筑底,適合對中國經濟發展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也適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參考。

王德培 ·中國經濟 ·18.4萬字

中國經濟2024:周期拐點與結構演化
會員

《中國經濟2024:周期拐點與結構演化》在剖析世界和中國經濟形勢的基礎上,分析世界經濟的主要癥結和周期性拐點中的中國經濟新勢能。在跨度為50—60年的康波周期中,中國乃至世界正走出長達20年的繁榮階段,世界經濟正陷入長期性危機,中國也承受著“L形復蘇”的長期考驗。同時,在地緣沖突加劇、極端氣候常態化、科技創新爆發、人口結構危機、貨幣體系動蕩五大變量的沖擊下,傳統的周期理論或將被顛覆——不能被動等待蕭條期的結束,而必須主動出擊、調整結構,方能走出危機。本書從科技壁壘、全球經濟區域化、氣候危機、人口老齡化、教育困境等問題切入,具體分析中國經濟的發展變量和結構性演化坐標,探尋中國經濟渡過經濟拐點的“強心劑”。以“改革空間”就是“發展空間”的理念提振經濟發展信心,以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的躍升展現市場活力,全面總結中國經濟增長引擎切換中以數字經濟、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新錨點,闡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新空間、新機遇。本書實證豐富,分析透徹,從五大變量入手,探尋中國產業升級動力,助力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適合對中國經濟發展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也適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參考。

王德培 ·中國經濟 ·18.2萬字

“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自貿區金融服務創新研究
會員

金融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的命脈,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巨輪,是新經濟增長的推進器。作為一個高增長、高附加值的產業,金融服務業以其龐大的運作服務體系,在創造巨大產值、利潤和稅收的同時,保障著經濟發展“資金血液”的流動。隨著近年來金融改革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延伸,新型金融服務產業不斷出現,第三方金融、互聯網金融噴發式成長,我國的金融服務業也仍處于初級階段,金融服務業運行模式、產品創新能力仍與國外金融服務企業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提升金融服務的創新能力,已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課題。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省份,陜西在2016年建立了陜西自由貿易區,為發揮“一帶一路”建設中西部大開發的帶動作用、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亟待探索出能夠推動自貿區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本書以陜西自貿區已經取得成果為基礎,借鑒中國(上海)自貿區和其他自貿區金融體系成功改革的經驗,依托陜西要素稟賦,從陜西自貿區金融服務的歷史定位著手,以陜西自貿區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為基礎,結合“一帶一路”發展背景,從人民幣跨境業務創新、交叉性金融服務創新、融資租賃服務創新、金融服務外包業務創新等角度展開研究,構建一種契合陜西自貿區蓬勃發展的新型金融服務系統。

劉紅 ·中國經濟 ·18.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长治县| 乌拉特前旗| 靖州| 萍乡市| 墨江| 德阳市| 金川县| 阿克陶县| 敦化市| 沁阳市| 治县。| 安陆市| 鄂托克旗| 阳新县| 宝兴县| 东台市| 扎赉特旗| 衡东县| 南木林县| 思茅市| 平陆县| 宿迁市| 双桥区| 彰武县| 白河县| 营山县| 奈曼旗| 吉林省| 时尚| 乐陵市| 乌兰浩特市| 沙湾县| 牙克石市| 炉霍县| 西乌| 红河县| 邹城市| 同仁县| 泽普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