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遵循,總結了寧夏永寧縣閩寧鎮、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貴州赫章縣海雀村、四川南部縣純陽山村這些典型貧困村、鎮的脫貧經驗,對于其他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及精準脫貧工作,具有啟示意義。對于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基層實踐歷程與成就具有經驗代表性。
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編寫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從產業的橫向分布視角對北京市產業安全與發展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包括我國物流產業安全指數設計與實證、北京市會展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北京市電子信息產業升級研究、北京市順義空港城現代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京津冀地區金融發展與產業升級研究、GVC下京津冀制造業升級路徑研究。本書可為北京市開展產業安全評價工作、及時準確地進行產業安全預警和產業安全防范及控制相關風險、制定產業政策與戰略提供決策參考。
北京產業安全與發展研究基地 李文興 卜偉 ·中國經濟 ·11.8萬字
到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是我國政府的莊嚴承諾。《減貧與發展(2018):精準扶貧地方實踐》是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西部民族經濟研究中心近兩年關于減貧與發展方面的研究成果的集成。研究了產業結構、貿易、民族構成、環境等與貧困的關系,從理論與實證兩個方面揭示了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特征、致貧因素,并提出了完善貧困治理的政策建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十三五”時期,是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十三五”時期,是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2018版主要是根據這兩年進行的第三方評估,對各地(主要是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實踐進行總結。
鄭長德主編 ·中國經濟 ·11.8萬字
幸福生活是人們努力奮斗的終極目標,同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政策的終極目標,伴隨經濟發展而來的經濟不平等帶來諸多社會問題,以民生幸福為導向來審視經濟不平等問題,有助于優化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和提高民眾幸福水平及整體國民福利。幸福生活是人們努力奮斗的終極目標,同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政策的終極目標,伴隨經濟發展而來的經濟不平等帶來諸多社會問題,以民生幸福為導向來審視經濟不平等問題,有助于優化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和提高民眾幸福水平及整體國民福利。
王鵬 ·中國經濟 ·11.8萬字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是主體功能區大戰略格局下國家層面重點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是規劃建設的重要國家級城市群。本書系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已完成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問題相關研究成果匯編。研究議題主要涉及:長江中游城市群綠色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服務業集聚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評議、武漢市城市圈發展等。
吳傳清 萬慶 陳翥 黃磊等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針對開放經濟與技術進步、技術進步與企業創新選擇、開放經濟下企業創新選擇的分析方法三個方面的研究文獻進行了遞進式的系統梳理,為理論模型的設定與拓展提供研究基礎和依據。在理論模型部分,以內銷和出口選擇為背景設立了兩步雙寡頭古諾均衡博弈的基本模型,將模型分析置于單向開放經濟中,對開放經濟中影響企業創新選擇的因素進行了探索,對企業國際化路徑對創新選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接著,將兩步古諾均衡博弈完全置于單向開放經濟中,對企業創新選擇與國際化路徑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研究,并基于理論模型的主要結論設立實證模型,使用微觀數據進行驗證并進行相應的解釋。本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基于開放經濟的宏觀背景,對微觀主體行為進行研究,進而幫助尋找較為合理的企業和市場引導機制,使創新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化,實現促進國家整體技術進步、帶動經濟增長的目標。
李思慧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深刻闡釋了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的科學內涵與主要特征,重點論證了新質生產力與新型工業化之間的辯證關系,逐一回答了以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要方向、以新型工業化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等一系列關鍵問題,并總結地方、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踐。本書以清晰直觀的方式敘述核心觀點,輔以新的實踐、鮮活案例以及翔實數據,同時創新圖文與數據表達方式,兼顧圖書的嚴謹性與可讀性。本書不僅是一本大眾普及叢書,也適合于廣大黨員、干部研究學習,有助于社會各界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形成系統的思考和啟發。
宋凱捷 王婷婷 王超賢編著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對我國區域資本要素市場整合的演進趨勢、影響因素、影響機制和經濟社會效應展開了深入研究。首先,使用不同方法對資本要素市場空間整合水平進行了測度,并對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測度結果進行了相互比較和驗證。其次,分別基于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群擴容和營商環境的視角,詳細研究了它們如何影響區域資本要素市場空間整合。再次,分別研究了區域資本要素市場空間整合的技術溢出、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和區域房價聯動效應。最后,根據研究結果,筆者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加快我國區域資本要素市場空間整合進程、更好發揮資本要素市場空間整合效應的政策建議。
洪勇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為2019年“中國政治經濟學40人論壇”的演講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如何系統而科學地總結七十年來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正確理解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關系,關乎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健康發展。全書共收錄了21篇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在論壇上的演講實錄,編者根據專家的發言內容,整理為“紀念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研究”、“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與經濟學的中國學派”、“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問題”和“國有企業改革”等四個理論版塊,觀念鮮明,論證縝密,代表了當前研究領域的前沿問題和研究水平。論文的作者均為我國著名高校或研究機構的專家,觀點鮮明,論證縝密。這些研究有利于我們認識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學話語體系,對新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孟捷 張暉明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歐美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的游戲規則發生了變化。中國,正在啟動新一輪的改革。新的改革,帶來了各種發展的機遇。但全球化的經濟聯動,需要我們把自身的發展發到世界這個棋盤上考慮。如何厘清世界經濟新的游戲規則?新一輪改革中的機遇又在何處?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以全球性的視角,縱論新改革年代的中國與世界,以全球性視野解讀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思路、方向與操作可能,闡釋未來全球版圖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系,讓我們在摸索中有所依仗。
李稻葵 ·中國經濟 ·11.8萬字
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下,分析我國西北民族地區與中亞地區經濟空間相關性、協同效應,探索合作模式,對于和促進我國西北民族地區的發展和加強與中亞地區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包括以下內容:(1)研究背景和意義;(2)民族地區與中亞區域經濟空間相關性及協同路徑;(3)民族地區與中亞經濟體工業產能合作;(4)民族地區向西競爭力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5)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民族地區協調發展新格局的影響;(6)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協同效應及合作模式;(7)總結和研究展望。
曹穎軼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對中國經濟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并與世界經濟發展進行了對比,指出中國所經歷的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并不是中國所獨有的,但中國投資率過高、持續時間過長確實比較獨特。本書從經濟結構與經濟增長效率的角度,對中國經濟發展情況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試圖找出形成和支撐中國投資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的內在邏輯。根據分析結果,本書指出,中國需從產權制度、微觀制度、宏觀制度、非正式制度四個維度同時推進經濟轉型,并提出了轉型的具體路徑及建議。
王遠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作者在產業傳導理論和產業關聯視角下厘清了金融與經濟發展的產業傳導邏輯,在金融活動效率的可持續性方面對區域特定城市應用潛變量結構方程,結合特征價格理論進行了建模,同時對效率衡量方法進行了對比與優化。特別在跨行政區域大范圍視角下,對區域金融活動方向和路徑應用金融社會網絡結構法進行改進并實現了可視化處理,相應就產業轉移、金融業發展不同時段政策著力點提出了設計和建議。
戴志敏 ·中國經濟 ·11.8萬字
本書構建了城市化、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分析框架,遵循“城市化——能源消費——經濟增長”這一研究思路,采用線性(主要包括:協整、誤差修正模型、格蘭杰因果檢驗、向量自回歸模型、脈沖響應函數、方差分解以及狀態空間模型)和非線性方法(STR)分別對城市化與能源消費、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和城市化與經濟增長以及城市化、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深層次作用關系進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結論為我國進一步認清城市化和能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以及完善當前的節能政策提供了定量的參考依據。總體而言,本研究對以往研究的一些觀點提供了定量分析支持,并且實現了對現有研究理論的深入和進一步的拓展。
張優智 ·中國經濟 ·11.7萬字
本集刊聚焦“一帶一路”與絲路學兩大研究主題,兼顧政策研究與基礎研究,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提供理論支撐。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與基礎研究的有機結合,以重大現實問題為導向、以實地調研與多語種為優勢、重視國內外學者在絲路學研究領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斷增強“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研究水平,進而提高中國絲路學研究的話語權。
馬麗蓉主編 ·中國經濟 ·11.7萬字
本書介紹了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如何通過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實現資本的價值創造效應,基于資本管理理論、資本異質性理論、政治關聯理論、公司治理理論、共生理論和價值創造理論等,綜合運用混合截面數據模型、變異系數—加權法、多元回歸模型、分位數回歸法、生態學Logistic共生模型等研究方法,對資本管理視角下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應進行了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代飛 ·中國經濟 ·11.7萬字
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漲,中小企業生存壓力更大;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可能有更強的動機不繳社保。金融危機期間,各地區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社保繳納的比例,以緩解企業的成本壓力。《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重點指出,“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全國多地已經開始試點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通過降低社保繳費率,減輕企業的社保負擔,還可以激勵更多中小企業參加社會保險,有利于促進社會保險制度的可持續、公平發展。本專著基于大量詳實的微觀數據,實證評估社保繳費負擔對企業生產、雇傭、投資決策等各方面產生的影響,并對進一步優化社保體系,尤其是降費政策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趙紹陽 陳鈺曉 譚博仁 燕鑫 ·中國經濟 ·11.7萬字
挖掘新趨勢!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022灣區100家高成長企業大型全媒體深調研報道”重磅發布!聚焦廣東“雙十”產業集群及各市重點新興產業、港澳特色產業、重量級科創團隊,綜合企業、產業、區域多角度,持續推出全媒體報道、研究報告、閉門研討和高端論壇等,挖掘灣區創新發展新趨勢、新格局。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中國經濟 ·11.7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展望2035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2021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讀懂共同富裕》一書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共同富裕的意義、內涵、目標以及實現路徑等,力求從經濟學的視角對“共同富裕”做普及性、系統性、學理性、前瞻性的解讀。本書講述了共同富裕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闡述了如何在共同富裕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做到“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
劉元春等 ·中國經濟 ·11.7萬字
本書是我社與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常年合作項目圖書。本書包括新時代九個經濟熱點問題解讀:分別為:開啟現代化新征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實施鄉村振興與與協調發展、綠色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健康中國與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與提振民營經濟、防范金融風險與維護金融安全。
曹立主編 ·中國經濟 ·1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