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總報告、綜合戰略篇、分析預測篇、改革開放篇、專題研究篇、產業經濟篇、區域發展篇幾個板塊,主要介紹了2021年寧夏經濟發展成就。
寧夏社會科學院 ·區域 ·26.7萬字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進展報告(2019)》是從現階段少數民族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問題對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性出發,通過對民族地區貧困最新情況的梳理與分析,厘清現階段我國少數民族貧困的整體情況、各地區貧困的差異及原因、各地區2018年開展的扶貧政策及其效果等?!吨袊贁得褡宓貐^扶貧進展報告(2019)》通過統計數據、實地調查和案例分析,分別從民族地區整體貧困情況(總報告)、民族八省區貧困情況(分報告一)、部分民族地區貧困情況(分報告二)等三個角度闡述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情況及已有扶貧政策的實施效果。
張麗君 吳本健 王飛 馬博等 ·區域 ·35.8萬字
書稿分三個部分:綜合篇(含經濟、社會、文化、法治)、部門篇(各部門研究報告)和專題篇。本藍皮書是以學術視角、專家立場,對寧波經濟社會等一年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對下一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本書全面記錄寧波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特點,綜合分析2018年發展形勢和走向。
陳利權 ·區域 ·34.3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構建中國特色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研究”(批準號:07AJL009)的主要成果之一。作者定義了區域協調發展概念,討論了區域協調發展的內生性,重點提出了由市場機制、空間組織機制、合作機制、援助機制和治理機制所組成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系,闡明了各個機制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以及相互關系。同時,對各個機制的內涵做了較系統的闡述,重點分析了各個機制的構建方式。此外,還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統計測度和綜合評價方法。
胡軍 覃成林等 ·區域 ·22.9萬字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系教育部重點支持的研究報告之一,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全國長期研究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吨袊鞑拷洕l展報告(2013)》內容包括總報告、競爭力評價分析報告、新農村建設報告、產業發展報告、金融穩定與安全報告、專題研究報告等部分。報告重點對2012年西部地區經濟運行了全面系統的回顧,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納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了2013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面臨的內外環境,對2013年的經濟增長態勢進行了預測,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建議。
姚慧琴 徐璋勇 ·區域 ·25.9萬字
本書研究中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發展問題,系統地分析了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由浙江大學周谷平教授主編。
董雪兵 周谷平 ·區域 ·30.1萬字
作者以民族學、人類學社會調查方式,客觀反映了廣西金秀大瑤山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及時準確反映兩地的瑤族自治縣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全書共十二個章節,各個章節講述的主要內容是:第一章神奇美麗的金秀大瑤山;第二章農業穩縣;第三章工業富縣;第四章生態立縣與突破圍城;第五章生態文化旅游的轉型與發展;第六章社會制度和社會治理體系的變遷;第七章金秀縣教育事業的發展;第八章醫療衛生及社會事業進步;第九章民族關系與民族文化;第十章費孝通與大瑤山;第十一章瑤族五個支系典型村莊的追蹤調查;第十二章金秀“瑤變”: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新篇章。
陳奎元總顧問 王偉光總主編 徐平本卷主編 ·區域 ·23.7萬字
周谷平 ·區域 ·26.2萬字
本書研究中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發展問題,系統地分析了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由浙江大學周谷平教授等主編。
周谷平 陳健 鄧純考 ·區域 ·22.2萬字
周谷平 杜立民 ·區域 ·25.8萬字
本書為貴州財經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叢書之一。本書在借鑒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深入調研,重點考察貧困地區生態移民的后續發展問題,評價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現狀,挖掘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探討可持續發展模式、途徑、機制及措施,同時,對與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就業適應性問題、生計風險問題和生計策略選擇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討。貴州作為扶貧攻堅的主戰場,預想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緩解貧困問題,必須以生態移民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首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因此,進行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金蓮 王永平 黃海燕 ·區域 ·21.1萬字
本書以“一方水土、一方人口與一方經濟”的空間結構優化為核心,以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實施為前提,通過對四大能力理論和區域要素理論的回溯,揭示了區域自我發展能力研究的主題應該是發展,而不是單純的能力,構建了“空間價值—區域功能分工—區域自我發展能力—區域利益”的分析框架,在理論和實踐基礎上,闡述和論證了西部區域自我發展能力的內生路徑和外生路徑,據此提出區域空間價值的認識是區域政策制定的基石等政策建議。
閆磊 閆述乾 ·區域 ·22.7萬字
《西部民族地區農村信息化實踐與理論探索》以研究專著的形式,融論述、調研、計量分析、圖表實證、比較研究為一體,實為一部既有理論研究深度,又有實踐推廣價值的農村信息化專著。
趙暉 李習文 梁春陽 ·區域 ·20.3萬字
本選題由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研究團隊調研撰寫完成。選題內容首先基于區域發展戰略理論與實踐,對重慶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發展面臨的新環境、發展戰略思路,以及新時期重慶區域發展重點路徑和保障措施進行研究,其次專門對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發展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發展開展對策研究,最后對加快推動重慶現代化都市圈一體化建設、培育構建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的戰略和推動渝東南武陵山區深度城鎮化、促進城鎮群建設提出建議。
易小光 ·區域 ·21.9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在收入、財產等許多方面的差距不斷拉大,已經影響到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是一個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目前,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醫療、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缺失、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嚴重失衡,己成為阻礙城鄉統籌發展的突出問題,成為城鄉分治的焦點。嚴重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還會威脅到社會公正理念,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提高農村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實現城鄉統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需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對公共服務均等化進行研究,探索實現我國社會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
王麗婭 吳偉雄 ·區域 ·21.9萬字
地方政府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特殊的經濟主體,地方經濟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央政府報告多次強調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要注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但是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政策分析,都沒有明確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指出究竟什么樣的經濟增長是有質量和效益的增長,地方經濟的增長和效益的狀態是什么,不同地方經濟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重點問題在哪里?;诖?,本書立足于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研究地方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的監測預警系統,輔助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方面的決策,為國家對地方經濟的宏觀調控提供參考。
任保平 茹少峰 ·區域 ·30萬字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秉持“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的發展思路,切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麗江擁有建設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的獨特資源優勢。那么,如何因地制宜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把麗江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努力打造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亮點、新動能和重要增長極呢?在如此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本書系統展望了著名旅游城市麗江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旅游行業的整體布局及改觀,對麗江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進行了全面探索。
楊琦 ·區域 ·22.3萬字
剖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在梳理“一帶一路”沿線價值鏈與產業變遷基礎上,提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建設的選擇,及“內策外聯”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整體方案。
馬莉莉等 ·區域 ·27.5萬字
本書從資本形成機制視角,探討我國東中西部區域經濟差異的原因,并從資本形成層面,為我國不同區域建立有效資本形成機制和模式,從而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政策指引。本書既不從整體上闡述資本形成問題,也不從單一地區進行分析,而是立足于我國區域發展的大格局和大背景,結合我國區域發展戰略,對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區域差異進行比較,分析資本形成機制的差異因素,并從金融角度,探究我國三大地區區域經濟差異的具體特征和深層原因。資本形成問題已不再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一個單一的與資本、投資掛鉤的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涵蓋金融、制度、環境等多因素的綜合問題。在對三大區域資本形成機制分析時,特別突出各區域的金融發展、制度和環境等新因素對資本形成機制的影響。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資本形成機制尚無成熟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對區域經濟差異與資本形成機制互動機理的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區域經濟差異調整過程復雜,本書的推出期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張志元 張梁 ·區域 ·20.4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子項目成果。書稿除導論和后記之外,主體部分共九章:那曲縣概況,那曲縣經濟發展與牧業發展狀況,那曲縣生態環境保護,那曲縣社會事業發展,那曲縣特色文化建設與交流及旅游發展,那曲縣牧民和居民生活,那曲縣宗教信仰狀況及變化趨勢,那曲縣社會維穩與綜合治理,典型案例調研分析。書稿在現有充分資料的基礎上,對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典型案例作了詳盡介紹,同時予以形成原因等方面的學理分析,并提出改進的政策導向和微觀措施的建議。
車明懷 班覺主編 ·區域 ·2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