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研究珠三角區域的發展問題,分多個層面系統地分析了珠三角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預測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發展趨勢,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與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由中山大學梁慶寅教授和陳廣漢教授著。
梁慶寅 陳廣漢 ·區域 ·23.3萬字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區域協同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模式,特別是區域城市群協同發展對區域協同具有重要帶動作用。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一項國家重大戰略,正在有序推進。近年來,京津冀在交通、生態和產業協同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本書系統梳理了國內外典型城市群的發展經驗,深入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發展現狀,指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并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戰略定位、主要任務、協同創新、綠色發展、政策措施進行了科學闡釋、分析和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協同創新與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路徑。
李健等編著 ·區域 ·22.3萬字
當前海洋對于國家和民族的經濟重要性日益凸顯,一方面全球人口數量續增加而承載人口的陸地資源儲量益減少,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發展使得類可以深入利用開發海洋資源。我國海洋大國,海洋國土約占300萬平方里,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同時我國人口眾多,對環境和資源的壓力更加的凸顯,發展海洋經濟是我國保持持續繁榮重要戰略途徑。而對海洋經濟及其相理論進行多層次、多領域、多視角的探討就是解決這個問題必不可少環節和途徑。
蔣鐵民主編 ·區域 ·32.3萬字
本書分為總報告、綜合戰略篇、分析預測篇、改革開放篇、專題研究篇、產業經濟篇、區域發展篇幾個板塊,主要介紹了2019年寧夏經濟發展成就。
寧夏社會科學院 ·區域 ·25.4萬字
本書全面記錄了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歷史進程,系統總結了20年來圖們江區域合作的經驗教訓,深入研究了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大圖們倡議(GTI)轉變為獨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后給圖們江區域合作帶來的歷史新機遇及其發展趨勢,提出了在新形勢下參與東北亞國際合作及多邊、雙邊合作的主要方向、領域和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和理論研究價值。
李鐵主編 ·區域 ·23.2萬字
本書構建了城鎮化模式的理論邏輯框架,進而分析中原經濟區城鎮化的現狀和特征,借鑒國內外創新城鎮化發展模式的經驗與啟示,圍繞中原經濟區城鎮化模式創新體系的具體方面,逐一提出發展路徑和對策措施,以期為政府部門制定城鎮化改革辦法,確定城鎮化推進措施等提供決策參考,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縮小我國區域差距提供重要思路。
郭小燕 ·區域 ·24.3萬字
本書首先對河南省當下及未來經濟總體運行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與預測,并在此基礎上對河南省投資、居民消費、對外貿易、物價等經濟社會發展若干基本面指標單獨展開數據分析研究;其次,針對河南省裝備制造業、食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支柱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數據分析,對各產業未來發展提出政策建議;最后,聚焦河南省城鄉一體化、綠色經濟以及產業集聚區三個板塊的專題研究,針對其當下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及發展前景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及展望。
王春暉 鄭秀峰 郝鵬等 ·區域 ·31.4萬字
“圖們江論壇”是由延邊大學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的國際性論壇,圍繞東北亞各國間的交流和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面臨的重大問題等議題,進行廣泛、多維與深入的研討,探求共識,為圖們江區域經濟、政治、法律、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全面進步建言獻策。本書是2014年“圖們江論壇”的論文集,以“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愿景與實踐”為主題。
徐玉蘭主編 ·區域 ·22萬字
本書通過對珠江—西江經濟帶的調研,走訪調查了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的廣東、廣西11個城市,旨在通過一系列理論以及調研數據成果,探究珠江—西江經濟帶驅動創新發展的現狀、問題、動力機制及實現路徑等內容,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豐富的理論,為東部、西部協調發展建立典型示范,為珠江—西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持,為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決策和咨詢服務。
蔣團標 廉超 張海豐等 ·區域 ·20.1萬字
本書緊密結合《“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提出的要求,分9個專題深入剖析我國物流業面臨的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包括京津冀物流通道、口岸、物流園區的協同發展,京津冀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水平評價、蔬菜供應鏈優化、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模式、冷鏈物流標準化實施效用評價、物流人才流動影響因素、物流企業經營績效等。
郝玉柱 王可山主編 ·區域 ·23.6萬字
貴州省為配合脫貧攻堅,在許多方面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探索脫貧攻堅可持續發展的可能路徑、方法和經驗。本書圍繞這些探索和經驗展開,從多個維度梳理和分析這些政策與實踐行動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是否合乎可持續發展要求。書中將脫貧攻堅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分為五層含義,并分別闡述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金融扶貧、社會保障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旅游扶貧、文化扶貧、黨建扶貧、社會幫扶等不同領域政策及其實踐的可持續性,并提出了對策性建議。
孫兆霞 王春光等 ·區域 ·20.9萬字
地方政府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特殊的經濟主體,地方經濟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央政府報告多次強調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要注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但是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政策分析,都沒有明確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指出究竟什么樣的經濟增長是有質量和效益的增長,地方經濟的增長和效益的狀態是什么,不同地方經濟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重點問題在哪里。基于此,本書立足于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研究地方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的監測預警系統,輔助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方面的決策,為國家對地方經濟的宏觀調控提供參考。
任保平 茹少峰 ·區域 ·30萬字
本報告包括總論等部分。總論部分分別從長三角第二波全球化的戰略選擇、以城市化為依托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從后發優勢到創新驅動戰略轉型研修方面進行了全景透視。本報告的分論部分,分別從長三角地方政府競爭與產業的分工演化、服務業協調長三角生產力空間布局優化、托賓Q的閾值效應與企業投資理性、泛長三角城市群的產業園區合作等方面展開了研究。
劉志彪 吳福象等 ·區域 ·20.9萬字
本書是我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區域案例研究成果之一,系對昆明市所轄的三個國家級貧困縣/區(東川區、尋甸縣、祿勸縣)典型脫貧模式的調查、挖掘、整理、總結和凝練。全書分為兩篇,第一篇分析了昆明市農村貧困特點以及扶貧任務的艱巨性和脫貧攻堅戰的超前性;第二篇從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生態補償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危房改造、激發內生動力、少數民族整族推進扶貧等諸多方面總結和凝練了昆明市三個國家級貧困縣/區的17個創新扶貧模式。
楊子生 劉智 拉瑪·興高 熊瑞麗 趙學農主編 ·區域 ·22.6萬字
本書研究中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發展問題,系統地分析了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由浙江大學周谷平教授等主編。
周谷平 陳健 鄧純考 ·區域 ·22.2萬字
《重慶經濟年鑒》是一部全面介紹重慶經濟發展狀況的大型工具書。2019年卷為《重慶經濟年鑒》的第十九卷,由“特載、部門經濟運行與管理、產業狀況、開發區與園區建設、區縣經濟、附錄”共六編組成。書中主要收錄了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的部分文獻,其他文稿、數據、圖表等主要來自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政府,部分開發區與工業園區,圍繞重慶經濟社會熱點難點開展的專題研究成果。
唐青陽主編 ·區域 ·45.2萬字
本書是“一帶一路”環球行動報告系列圖書的第四部,是迄今為止關于“一帶一路”最為詳盡的行動報告,為所有“一帶一路”上的探索者提供了一個幾乎無所不知的導向。本書全面、客觀地記錄了從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國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所有部署、政策、行動、項目、平臺以及相關會議、論壇、展覽、主題活動等。
楊善民主編 ·區域 ·24萬字
本書分為總報告、專題研究篇、地域狀況篇、附錄四個部分,涉及農業、司法、口岸經濟、地方旅游文化、體育產業等不同專業領域,從宏觀視角和微觀研究進行深入分析,圍繞普洱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的發展現狀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論述,全面把握普洱綠色經濟發展的總趨勢。
普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普洱學院 ·區域 ·28萬字
本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匯編,包括“2/3現象”專題調研、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產業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鄉村振興、民生建議、改革探索、政策評估等8個部分。這些書果圍繞湖南經濟社會運行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為湖南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是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湖南發展、了解湖南省情的重要參考文獻。
談文勝主編 ·區域 ·35.4萬字
攀西民族地區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轉變,作為全國脫貧主戰場,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關系到構建融入新格局和現代化建設的進展與質量。本書首先闡釋攀西民族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不僅是鞏固扶貧成果的需要,實現民族大團結,也是民族人民享受中華大家庭發展的需要,接著,分析中國古代、馬克思主義者、西方國家關于鄉村振興理論,并對這些理論進行分析。本書的重點在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實踐分析:按照鄉村振興的五個要求,本書主要分析攀西民族地區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進行分析,并闡述五個振興的內在邏輯以及對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意義。本書還對國外鄉村振興進行了透視,并分析國外鄉村振興哪些是我們可以借鑒,最后,對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政策供給以及實施步驟進行分析。本書可為攀西地區兩州市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為兩州市鄉村工作的工作人員提供借鑒,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參考。
胥剛 陳江 ·區域 ·2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