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部作品以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合大學的生活為背景,生動地刻畫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本書以七七事變后明侖大學教授孟樾一家的變故為主線,描寫北平知識階層在亡國之際表現出的崇高民族氣節,也揭示了一些人懦弱茍且的靈魂。小說富于生活氣氣息,營造出純凈真摯的藝術氛圍,令人回味不已。
宗璞 ·社會 ·78萬字
本書是西班牙大師塞萬提斯劃時代的巨著,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巨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訶德一方面脫離現實,愛幻想,企圖仿效游俠騎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鏟除人間邪惡。是一個可笑、可嘆、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學中一個不朽的典型。
(西)塞萬提斯 ·社會 ·62.3萬字
抗戰中期的陪都重慶,正是日機偷襲珍珠港前后。這里物價飛漲,物資緊缺。小說以一個剛正不阿,飽讀經書的區莊正一家和一個掛著心理學博士幌子而實際上做掮客的西門德夫婦為正副兩條線,牽引出銀行家、官僚、投機商、交際花、公務員、保長、甲長、轎夫、小販等蕓蕓眾生。勾勒出平民百姓求一飽而不能,醫生改行,教員轉業,生活如牛馬的慘狀,描繪了上層社會官亦商、商亦官、投機倒把、酒食征逐、“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的丑惡現象。
張恨水 ·社會 ·55.9萬字
《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對于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作品的成書年代一般認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間,《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平安京時期日本的風貌,揭露人性,宮中的斗爭,反映了當時婦女的無權地位和苦難生活。
(日)紫式部 ·社會 ·81.2萬字
《尤利西斯》是愛爾蘭意識流文學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小說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主人公,苦悶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廣告推銷員利奧波德·布盧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晝夜之內在都柏林的種種日常經歷。《尤利西斯》是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并被譽為20世紀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之首,是英國現代小說中最有實驗性、最有爭議的作品。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 ·社會 ·63.1萬字
張勇一介草民,但是他有野心,想賺錢,想發財;他先是通過借貸融資,空手套白狼;然后,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運籌帷幄,合縱連橫,一步步將小買賣做大,將小公司做強;最后創建起自己的商業帝國。本書涉及現代商業戰略和經營理念,涉及企業發展戰略和商業運作技巧,涉及行政領導藝術和管理智慧,涉及投資策略和理財技巧,融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精彩紛呈,極具示范價值。
盧永賢 ·社會 ·53.3萬字
《群魔》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于1871—1872年首次在《俄羅斯通報》連載。《群魔》的故事取材于1869年莫斯科發生的涅恰耶夫案件。涅恰耶夫(1847—1882)是彼得堡大學的旁聽生,曾積極參加1869年春彼得堡的學生運動。他跑到國外后,在日內瓦與巴枯寧接近,并學習了無政府主義的陰謀策略。1869年9月,涅恰耶夫攜帶建立反政府的秘密組織的計劃到達莫斯科,還隨身帶著由巴枯寧署名的“世界革命同盟俄國分部”的委托書。他建立秘密小組,密謀成立了“人民懲治會”。1869年11月21日,涅恰耶夫用惡意煽動、欺騙和恐嚇手段,借口伊萬諾夫有可能向當局告密,迫使“人民懲治會”的一群會員在莫斯科附近暗殺了他。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社會 ·50.4萬字
全本紀念版,完整包括《惶恐》《偷生》《饑荒》三部近百萬字,八年創作,全本出版歷經四十年。老舍半生心血之作。本書原稿毀于十年動亂,部分內容根據英文版本回譯補齊。入選《亞洲周刊》評選出的“20世紀華文小說100強”,教育部新課標推薦書目,北京高考語文必讀名著。家園淪陷的凄慘,親人離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堅忍,重整河山的激憤……老舍先生以充滿了責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將整個中華民族的那段灰色記憶,濃縮在了一個小胡同十幾戶居民的悲慘遭遇與忍辱負重之中。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是怎樣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度過難關?每一代人又會有怎樣的命運。
老舍 ·社會 ·69.9萬字
這是一部以藝術家命運為主線的勵志題材的長篇小說,書中的主人公吳為是個文學青年,為了實現自己的作家夢,他到全國各地四處闖蕩,經歷了艱難困苦的磨練,吃盡了人生的各種苦頭,通過自己的奮斗與努力,終于實現了當一個作家的夢想。書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具有普遍而典型的現實意義。作者以吳為、董開明、牛學淵、吳立文、吳藝等眾多人物形象,反映了一代文學追夢人的痛苦與歡樂、追求與夢想。它讓人們回憶往事,深思那一段沉重的歷史。展現了他們追逐文學夢,演繹各自不同命運的豐富人生。
張貴清 ·社會 ·84萬字
大學生漢斯來到高山肺病療養院探望表兄約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療,療養院里的人來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異。漢斯是個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這些人交往后,思想變得混亂,精神變得消沉了;俄國女子克拉芙吉亞更使他神魂顛倒。他忘記了事業和重任,高山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轉眼七年過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吉亞離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東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個個擊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獨。世界大戰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漢斯覺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于是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線的征途。小說場面宏大,人物眾多;它由兩條主線構成:描寫主人公漢斯同少婦克拉芙吉亞及富商皮爾科佩恩間的三角戀愛,揭示生與死,靈與肉之間的矛盾;圍繞民主主義者與軍國主義分子間的爭斗,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和不同思想觀點的對立。
(德)托馬斯·曼 ·社會 ·66.7萬字
《二十年后(套裝上下冊)》是在《三個火槍手》講述的故事結束后,過了二十年,達爾大尼央、波爾多斯、阿多斯和阿拉密斯雖在巴黎發生投石黨運動時,前兩位為馬薩林首相效勞,后兩位則站在投石黨一邊,雙方無法合作,但他們仍然像從前一樣,忠于友誼,緊密團結,在關鍵時刻共同營救英王查理一世,接著又挫敗了馬薩林的陰謀。情節環環相扣,大起大落,緊張曲折。同時,通過一系列險象環生的遭遇,在作家的筆下,老火槍手們的性格特點也愈發鮮明。
(法)大仲馬 ·社會 ·56.4萬字
《古爐》是賈平凹迄今為止篇幅最長的小說,逾60萬字,寫盡了300多支筆。賈平凹在后記中說:“我感激著那三百多支簽名筆,它們的血是黑水,流盡了,靜靜地死去在那個大筐里。”小說寫了一個自古以來燒瓷器的古爐村,從1965年冬到1967年春之間的故事。古爐村山水清明、六畜興旺,也十分貧窮閉塞。原本寧靜的古爐村,竟迅速醞釀出一場浩浩蕩蕩的集體運動,村民們相互依賴又相互攻訐,因為一些小仇小恨而使強用狠。在短短的一年多里,整個村子仿佛變成了人性的修羅場。
賈平凹 ·社會 ·61.6萬字
一個幫會,一座城市,一個時代;兄弟,父子,愛人,家國。上海灘再起幫派角逐硝煙!兩個好兄弟共謀幫派大業,卻因離間陷害而相愛相殺。風雨過后,黃浦江邊響徹一個嶄新的名字——洪門!《洪門兄弟1:結義》登場,講述洪門的誕生,展現一個你前所未見的洪門首領!常氏父子大展風采,上海再起新風雨。然而,堅如磐石的洪門卻因二十年前的情仇糾葛出現了裂痕。《洪門兄弟2:內訌》矛盾升級,展現洪門子弟不為人知的愛與恨!上海即將解放,在這翻天覆地的時代巨變中,一代“上海王”悄然落幕,洪門也即將迎來最后的終結!《洪門兄弟3:歸宿》完美收官,一切紛爭與繁華,終將歸于平靜!
泳群 ·社會 ·64.2萬字
《項塔蘭》: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切冒險和智慧的總和。林巴巴本是大學里最年輕的哲學與文學講師,卻因婚姻破裂染上毒癮。為獲取毒資,他身穿全套西裝、舉止禮貌地犯下搶劫案,獲封“紳士大盜”,也被判入獄十數年。兩年后,他從澳洲看守最嚴密的監獄逃脫,偷渡至孟買,帶著不可告人的過去,進入底層社會,和乞丐、妓女、士兵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逃亡者一起,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在一個小村莊,他獲得了新的名字“項塔蘭”,意為“天賜的和平之人”。林巴巴學習如何穿著衣服洗澡;他住進貧民窟,成了眾人愛戴的醫生;他加入黑幫,干起了走私和軍火交易的勾當,一次次沖進槍林彈雨;他愛上一個綠眼睛的女人卡拉,并跌入了一個更深的秘密……八年摸爬滾打,無數次絕境逢生,林巴巴可能真成了“項塔蘭”。《項塔蘭》的故事橫跨8年時間,集中發生在神秘的印度城市孟買。故事中有黑幫之間的明爭暗斗,也不乏窮苦人民的互幫互助,感情的碰撞……這本書里有一切冒險和智慧的總和,描繪出一幅人世間眾生相。
(澳)格里高利·大衛·羅伯茲 ·社會 ·65萬字
一個雨天,威廉給弟弟喬治做了艘紙船,弟弟高高興興出門去街上放船,不久后卻慘死在下水道口。接下來鎮上不斷有小孩失蹤或夭折,警察的搜尋卻毫無結果。威廉的父母沉浸在喪子的悲痛中,對威廉不聞不問。暑假里,難過而孤獨的威廉與六個在學校不受歡迎的孩子組成了“窩囊廢俱樂部”。小伙伴們發現他們幾乎都曾見過一個詭異的家伙--“它”。“它”變化多端,有時是拿著氣球的小丑,有時是巨鳥,有時是排水管內的低語和汩汩冒出的鮮血……最不變的是,“它”每次在德里出現,都會奪走數十個孩子的生命。
(美)斯蒂芬·金 ·社會 ·70.6萬字
《無字》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蕩、大變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際,展現了中國近百年間的時代風云,對二十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描寫了一個說不盡的時代。
張潔 ·社會 ·62.2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作品以抗戰時期的北平淪陷區為背景,描寫了北京城內“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孫四代為中心的十幾戶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再現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統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悶、忍辱偷生到逐漸覺醒、反抗的過程,歌頌了他們可貴的民族氣節以及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斗爭意志和抗戰決心。小說展現了日本侵略時期人們的反抗與覺醒,故事情節描寫細膩,刻畫了在殘酷壓迫下的北平人們抗戰決心,弘揚正能量。
老舍 ·社會 ·69.8萬字
《四世同堂》是老舍20世紀40年代主要的長篇小說,反映了北平抗戰時淪陷區普通民眾與生活與抗戰歷程。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本書寫的是關于一個音樂天才與自身、與藝術以及與社會之間的斗爭,追溯了一個德國音樂家在許多藝術斗爭中演變的歷程。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個有著矛盾和不協調的性格,滿懷生命熱情卻又遭到敵對世界誤解的極其誠懇的藝術家。愛德蒙·高斯稱此書為20世紀的最高貴的小說作品。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代表作,他因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法)羅曼·羅蘭 ·社會 ·9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