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茶館》是老舍的話劇名作,也是北京人藝常演不衰的經典劇目。本劇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排,通過一個茶館寫出了近現代社會和時代的縮影。茶館老板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于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本書插圖作者葉淺予擅長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作,是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奠基人。本書被列為“中國現代名家名作插圖本”叢書。
老舍著 葉淺予插圖 ·社會 ·3.1萬字
一個涉嫌縱火罪的農村婦女,竟然被鑒定為精神病人,進了精神病院……一個美女記者的新聞調查,竟把自己陷入到了一個權錢交織的漩渦中……一個地方的經濟環境和生存環境,竟是多重利益算計和博弈后的結果……記者蘇小糖在清凌市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采訪,如同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復雜的權力博弈和巨大的利益糾葛,地方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之間的深層矛盾,個人情感與記者使命之間的沖突等等,讓蘇小糖面臨著巨大危機。而在污染背后暴露出來的貪腐黑幕和底層民眾遭遇的困境,更是超乎她的想象……她能相信誰?她能依靠誰?滄海橫流,當英雄不易。但英雄總要有人來當,總會有人來當!
唐大偉 ·社會 ·19.9萬字
本書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圍繞魯南金雞嶺中國最大天然鉆石“金雞鉆”的傳奇故事展開。抗戰時期,反動勢力為搶奪“金雞鉆”詭計頻出,上演了一慕慕腥風血雨的廝殺,在極度戰亂下,“金雞鉆”最終被日本侵略者掠走。面對日寇的燒殺搶掠,魯南軍民奮起反抗,組成游擊隊參加抗戰,由于實力相差懸殊,戰斗異常慘烈,抗日軍民付出了巨大犧牲,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奮戰,最終取得勝利。
韓寧 ·社會 ·33.5萬字
《秦腔》無疑是賈平凹受人喜愛的作品之一,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秦腔》是寫故鄉的作品。賈平凹說:“《秦腔》這本小說,是寫我最熟悉的、和我有直接生命聯系的東西。”賈平凹以故鄉棣花街為藍本,寫他最有感情的村人和村事,寫出大時代變革下鄉土中國所面臨的矛盾和迷茫。就文學風格而言,《秦腔》更是賈平凹的里程碑之作,日常生活式的書寫臻于純熟。
賈平凹 ·社會 ·43.1萬字
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剛烈;水咸土堿,風習強悍。近百余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沖,因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故而隨想隨記,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關,冠之總名《俗世奇人》耳。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馮驥才先生先后創作了五十四篇“俗世奇人”系列短篇小說。其風格統一、傳奇色彩濃郁、充滿生活氣息、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書寫了清末民初天津衛的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也展現出我國民間文化的精巧技藝與其中蘊藏的智慧。而今《俗世奇人全本》將其收為一書,并獨家收錄馮驥才先生親自手繪的生動插圖,呈現給讀者。
馮驥才繪著 ·社會 ·7.1萬字
走在有海的城市忘了看海,走在人山人海中孤身一人。多少人擦肩而過,多少人命里終少你。一個人的路,兩個人走也蠻好。一場孤獨的旅行,三個人的故事,一趟火車讓他們擦肩而過,明明彼此不會存在自己的生命中,卻還是時常想起。這是一場孤獨過客的故事。本書是送給孤獨者的,講述著孤獨的救贖。當然孤獨是無趣的,所以故事也有些無趣,那或許就是孤獨。
路不遙 ·社會 ·16.5萬字
一對夫妻,兩個孩子,三個家庭,四個老人,五個危機……百味人生。三十而立的白露和江榮峰,是兩個孩子的爸媽,同時也是四個老人的子女。擔負起養家養老職責的兩個年輕人,每天被各種賬單數字壓迫的快要喘不過氣來。各種各樣的數字建成一座密不透風的圍城,記錄的是生活的苦,可也有人生的甜。
李九思 ·社會 ·17.4萬字
1999年的東北農村,發生在杜連山和他的兩兒兩女身上的養老故事,養兒防老、老年人再婚以及住養老院等諸多觀念沖擊著人們的生活。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年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變化,面臨的養老問題也日益突出,從老一輩養兒防老引發的子女矛盾,到新一代兒女遠走,空巢老人面臨的養老選擇,大時代背景下,濃縮的兩代人養老的故事,以及養老觀念的變化,展現兩代人面對養老問題的選擇。
華云 ·社會 ·28.1萬字
《大街》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克萊·路易斯的代表作。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美國一個小鎮為背景,描寫一位城市女知識分子卡羅爾嫁到小鎮上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太太。起初她滿懷熱情,企圖“改造”這個受傳統保守勢力束縛的小鎮,但遇到巨大的阻力。她的思想與小鎮的現實格格不入,以至被迫離開小鎮去華盛頓找工作,但最終仍不得不回到小鎮上,繼續面對她無法改變的舊傳統勢力。本書具有很強的諷刺性,對于美國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度討論。
(美)辛克萊·路易斯 ·社會 ·45.3萬字
《鐵皮鼓》是德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但澤三部曲”之一。小說主人公奧斯卡的父親是德國人,外祖母是但澤地區的古老居民卡舒貝人。奧斯卡在三歲時發現母親和表舅偷情,決定不再長個兒。在他的視角里,社會和周圍的人怪異而瘋狂。他敲著鐵皮鼓,用他唱碎玻璃的超能力,發泄對畸形社會的憤慨。后來,女孩瑪麗亞和他相愛,懷孕后她卻嫁給父親,生下了奧斯卡的兒子小庫爾特。奧斯卡隨侏儒雜技團慰問德軍。三年后蘇聯軍隊攻占但澤,身為納粹的父親被擊斃……小說以黑色幽默與荒誕的筆法敘述了德國那段黑暗的歷史。
(德)君特·格拉斯 ·社會 ·44.5萬字
近一百年前,一批通俗淺近、裝幀精美的“口袋書”陸續面世,是為“小小說”系列。其內容多依托古典小說名著改編,文字淺顯,材料活潑,更有鮮明悅目的精美封面助人興味,既可供文歷史愛好者品味消遣,亦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民眾教育的流行讀本。惜歷時彌久,今多已散佚。為“復活”這批優秀的傳統文化讀物,特搜集上海圖書館所藏共99種“小小說”,略據內容分為六冊,凡軍事、歷史、武俠、志怪、世情,涵蓋各種類型,集中展現了我國古典白話小說的發展水平與藝術特色。本冊《群英會》包括三國故事十二篇。
上海圖書館 ·社會 ·5.6萬字
《山音》描寫了信吾一家人的故事。老人信吾已過耳順之年,一雙兒女相繼成家,本該是坐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女兒婚姻失敗,帶著兩個孩子回到娘家,兒子出現外遇,信吾心疼兒媳菊子,竟生出微妙的眷戀,全家籠罩在不正常的氛圍之中。一天夜里,信吾聽見了山音,像是風聲,又像波濤聲。等聲音停息后,他陷入了某種恐懼......《山音》中,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不幸,川端從來沒有想要批判誰,或者嘲笑誰,他只是把命運的這種無奈之感恰如其分地呈現出來。
(日)川端康成 ·社會 ·12.1萬字
近一百年前,一批通俗淺近、裝幀精美的“口袋書”陸續面世,是為“小小說”系列。其內容多依托古典小說名著改編,文字淺顯,材料活潑,更有鮮明悅目的精美封面助人興味,既可供文歷史愛好者品味消遣,亦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民眾教育的流行讀本。惜歷時彌久,今多已散佚。為“復活”這批優秀的傳統文化讀物,特搜集上海圖書館所藏共100種“小小說”,略據內容分為六冊,凡軍事、歷史、武俠、志怪、世情,涵蓋各種類型,集中展現了我國古典白話小說的發展水平與藝術特色。本冊《芙蓉屏》包括元明清故事十三篇。
上海圖書館 ·社會 ·8.5萬字
馮驥才繪著 ·社會 ·5.2萬字
《死魂靈》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現實主義創作發展的頂峰。小說描寫一個投機鉆營的騙子(吝嗇鬼)——假裝成六等文官的乞乞科夫買賣死魂靈(俄國的地主們將他們的農奴叫做“魂靈”)的故事。《死魂靈》(插圖珍藏版)將收錄近百幅俄文原版精美插圖,力求以精美裝幀奉獻給讀者。
(俄)果戈理 ·社會 ·29.7萬字
近一百年前,一批通俗淺近、裝幀精美的“口袋書”陸續面世,是為“小小說”系列。其內容多依托古典小說名著改編,文字淺顯,材料活潑,更有鮮明悅目的精美封面助人興味,既可供文歷史愛好者品味消遣,亦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民眾教育的流行讀本。惜歷時彌久,今多已散佚。為“復活”這批優秀的傳統文化讀物,特搜集上海圖書館所藏共98種“小小說”,略據內容分為六冊,凡軍事、歷史、武俠、志怪、世情,涵蓋各種類型,集中展現了我國古典白話小說的發展水平與藝術特色。本冊《鬧江州》包括水滸故事十三篇。
《追尋逝去的時光》是二十世紀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創作的長篇小說,先后出版于1913—1927年間。這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七大卷,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議論。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只有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本套書收錄著名法語翻譯家周克希先生翻譯的第一卷、第二卷、第五卷和選本。
(法)馬塞爾·普魯斯特 ·社會 ·138萬字
當你靜下來聆聽,世界就開始變化。這兒有家唱片行。一家明亮的小小唱片行。門上沒有店名,櫥窗內沒有展示,店里卻塞滿了古典樂、搖滾樂、爵士樂、流行樂等各種黑膠唱片。它時常開到深夜。孤獨的、失眠的、傷心的或是無處可去的……形形色色的人來此尋找唱片,或者,尋找自己人生的答案。而老板弗蘭克,四十歲,是個熊一般高大溫柔的男人。只要告訴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講講你的故事,他總能為你找到最合適的唱片。一個關于跨越藩籬、不要畏懼未知的療愈故事,一首跳動著希望和溫暖的動人情歌,還有音樂那撫慰人心的神奇力量。
(英)蕾秋·喬伊斯 ·社會 ·15.1萬字
一本被刻意隱藏的日記;一段漫長而又無聲的爭吵;一對明明想靠近卻又被誤解和矛盾越推越遠的母女……在舊屋的榆樹下回憶往昔,才明白那些面對母親時的厭煩、退縮和擔憂原來是成長的證明——才發現我也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日)堀辰雄 ·社會 ·7.2萬字
年輕的悉達多發現人生總要經歷種種痛苦,為了尋求解脫,他開始獨自流浪。途中,他聆聽了長者的教誨,探索了情欲的奧秘,擁有過大量的財富……幾乎窮盡了靈與肉的體驗之后,悉達多還是深陷痛苦,不得解脫。絕望之際,他來到河邊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卻在這時看到了世界的美妙圓融……黑塞在漫長的創作生涯中,一直牢牢把握著時代病的癥候,他擅長探討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矛盾與痛苦,努力在作品中展現、剖析個人心靈危機,用文學治愈自己和讀者。《悉達多》集中表現了這一點。在《悉達多》中,出身高貴的悉達多感到人生很痛苦,他四處流浪,最終在河邊悟道,獲得精神上的解脫。正是由于黑塞小說對讀者、對他自身都有鮮明的文學治療意義,他才被無數青年奉為人生導師。
(德)赫爾曼·黑塞 ·社會 ·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