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小說集。本書收錄了70后作家王善常在2016年后創作的十篇中短篇小說。他的小說多以農民或農民工為敘述對象,用底層小人物的視角折射時代鏡像與命運,關注大歷史敘事之外的個體歷史真實,揭示底層族群的精神意義和復雜的人性。因為作者具有豐富的底層生活經驗,所以他的小說能夠更真實、更細膩地接近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和內心世界,遠離那些所謂的底層代言者的片面化、機械化、平面化、概念化的文學書寫,進而完成了底層的自我表述。
王善常 ·社會 ·13萬字
本書描述的是一群人在一起送外賣的故事,現在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外賣員的身影,外賣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晴天,雨天,大熱天還是下雪天;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管是平時還是周末,只要你點餐,沒多久外賣員就能把你購買的商品送到手上。作者謹以此篇獻給所有送外賣的兄弟姐妹們,小說里的名字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天天夜夜2015 ·社會 ·4.3萬字
《碎鏡》用詩意的語言書寫了一部橫跨三代的家族故事:在19世紀70年代繁榮的巴塞羅那,隨著佛朗哥獨裁政權的出現與愈演愈烈,三代人昔日的愛恨最終走向落幕。那些破碎的愛與往事如破碎的鏡子般拼合在一起。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凈時,唯有愛的碎片在時間中留下痕跡。
(西)梅爾賽·羅多雷達 ·社會 ·16.5萬字
三個極限運動愛好者乘坐自己親手打造的熱氣球準備來一場高空飛行,不料熱氣球在空中發生故障,誤入桃花源。桃花源人見三人從空中降落,都以為他們是神仙,歡喜不已,決定輪流招待他們。三人開始樂于享受桃花源的美景,見識桃花源的風土人情,但時間一久就受不了了,決定修補好熱氣球的氣囊,可惜缺少針線,只能向桃花源人借用。桃花源人擔心他們修補好熱氣球離開大家,堅決不肯出借。在此期間,他們幫助桃花源人做了許多好事,調和了幾對男女青年的愛情,幫助桃花源人引水上山,開墾土地,修建橋梁,治愈癡迷長生不老之術的人,啞巴,自卑者,膽小鬼等,還巧勸立志挖山的人家搬離大山等。最后,他們終于找到機會修補好熱氣球的氣囊,離開了桃花源,返回當今世界。并向桃花源人解釋了他們不是神仙,只是外面世界的平常人。
王子群 ·社會 ·14.5萬字
蕭紅長篇小說代表作。多年的漂泊之后,蕭紅在人生的末端回顧童年,寫下《呼蘭河傳》這樣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蕭紅用繪畫式的語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現了粗線條的、大紅大綠的帶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滿童趣的影像。
蕭紅 ·社會 ·9.7萬字
老舍長篇小說代表作。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老舍 ·社會 ·13.8萬字
小說以舊社會體制下荒誕無稽的亂世為背景,以一個家庭的恩愛情仇為主線,以茶馬古道文化為支撐,講述一段面對生死和名利變數的心路歷程。在意料之外的糾結、困惑、茫然、失落的悲情中隱藏著太多的宿命之論。整篇小說有聲或無聲地拷問著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信仰的力量是什么、人性的本真是什么。
夏壩丁真 ·社會 ·12.1萬字
美國青年巴恩斯在世界大戰中脊椎受傷,失去性能力,戰后在巴黎任記者時與英國人阿施利夫人相愛,夫人一味追求享樂,而他只能借酒澆愁。兩人和一幫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納參加斗牛節,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絕了猶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卻迷上了年僅十九歲的斗牛士羅梅羅。然而,在相處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雙方年齡實在懸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毀掉純潔青年的前程,這段戀情黯然告終。夫人最終回到了巴恩斯身邊,盡管雙方都清楚,彼此永遠也不能真正地結合在一起。《太陽照常升起》為海明威的一部長篇小說,海明威也由此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美)海明威 ·社會 ·13.4萬字
美國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志愿參加紅十字會駕駛救護車,在意大利北部戰線搶救傷員。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亨利被炮彈擊中受傷,在米蘭醫院養傷期間得到了英國籍護士凱瑟琳的悉心護理,兩人陷入了熱戀。亨利傷愈后重返前線,隨意大利部隊撤退時目睹戰爭的種種殘酷景象,毅然脫離部隊,和凱瑟琳會合后逃往瑞士。結果凱瑟琳在難產中死去。《永別了,武器》具有極強的自傳色彩,是海明威根據自己的參戰經歷,以戰爭與愛情為主線、吟唱的一曲哀婉動人的悲歌。小說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堪稱現代文學的經典名篇。
(美)海明威 ·社會 ·16.8萬字
故事在一個叫清風別院的養老院展開。到這里養老的人都要用化名,意在隱去真實身份拋開過去,開啟全新的人生。這一情節設置本身,就有鮮明的烏托邦或理想主義色彩。養老院聘請了幾位顧問,他們的身份是退休教授、書法家、老中醫、商業成功人士、退休官員、退休幼兒教師等。通過這些人匯聚在清風別院“新生活”展開的過程,演繹了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價值取向、情感生活等等。小說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再認識,代際沖突以及老年再婚、對待死亡態度,家族企業接班等情節內容,塑造了幾位不同的老年形象。
天寧 ·社會 ·19.1萬字
北京等大城市郊區,因為藝術家的自然聚集而形成了多處畫家村。本書以上世紀末的宋莊畫家村為敘事背景,用典型化手法塑造了一群離經叛道的前衛藝術家。因為作者也是畫家,圈內人寫圈內事,內容豐富,真實可信。其中關于藝術家創業和生存的艱辛,關于藝術家的怪誕思維和浪蕩行為,關于藝術家用心血和生命熬煉作品的自殘過程,關于藝術炒作、拍賣做局等市場神話,關于金錢對藝術事業的提振與摧殘,和對藝術家靈魂的腐蝕……都有入木三分的刻劃與解讀,是讀者窺望這個特殊群體的窗口。也順便普及了許多藝術知識。
五木 ·社會 ·15.6萬字
蹇叔將船逆行還上,然后順流漂下,進入一個巨大的漩渦里。洮河的漩渦并不洶涌,可是暗藏殺機很難逃出它的魔跡。就像銀河系的所有行星,都在一個吸引力的掌控之中,難以脫離運行的軌道。除非一陣大風刮過河面,或者有股暗流從下涌動,才能意外掙脫漩渦的束縛與羈絆。
王喜平 ·社會 ·6.3萬字
李志豐知道自己不配愛學霸,回村掏了900元彩禮娶了結實圓潤的韓玉玲,為了生計他來到海船上討生活,做了一名裝卸工,海上的寂寞和危險沒有打倒他,20年間,他在海上經歷了無數在陸地上的人永遠無法想象的事,而他的老婆也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苦澀。
璃茉君 ·社會 ·13萬字
《他人的篝火》是阿拉提·阿斯木的長篇小說新作,故事的發生地在北疆的伊犁和南疆的和田,主人公是“我”和兩位翻譯朋友,酒桌上的“我們”是隨時開啟頭腦風暴的鐵三角,妙語連珠和思維碰撞間,閃現著維吾爾族人的性格特質和為人處事的智慧。小說中的玉石商人,作為線索和背景,關聯著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并通過這些人物的言行經歷,展現人性的善惡、懺悔和救贖。這本小說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表達方式,“以一種未經修飾的粗糲和坦誠將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示給讀者”。
阿拉提·阿斯木 ·社會 ·14.5萬字
蘇北里下河流域,是一個湖蕩縱橫所在。大縱湖、得勝湖、烏巾蕩、旗桿蕩……所謂“五湖八蕩”,安頓著一代又一代里下河人的鄉愁。作者將一陣陣湖畔微風、一聲聲湖邊鳥鳴、一樣樣美味小食、一件件童年故事,訴諸筆端,汩汩流水的波動,美景深處的里下河風光,味蕾深處的炊煙氣息,鄉親們的質樸與良善,盡在文字間呈現。歲月的艱辛,人情的冷暖,物我的相通,在每一篇作品中展現出來,故鄉成了每個人內心的詩與遠方,那里回響著記憶的鐘聲,溫馨而且悠長,讓人難忘。
劉香河 ·社會 ·11.7萬字
兒童文學作家景文周小說新作,葛拉拉從小不記得爸爸,韋禛幾年前離開了媽媽。兩個女孩同命相連,結為好友。葛拉拉一心要找到爸爸。她不僅利用各種渠道尋找,還和韋禛一起在班里倡導了手帕活動,跟韋禛一同學習、玩樂……小說通過兩個女孩的故事,彰顯了新時代學生的奮發。
景文周 ·社會 ·14.9萬字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寫的一部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及長島為背景的作品。小說描述了出身貧寒的蓋茨比如何歷盡艱辛不擇手段地攫取財富終從一個窮光蛋變成人們心中的“了不起”的大富豪,卻又如何苦苦追求初戀時由于貧窮而失去情人的故事,再現了美國20世紀“爵士樂時代”的社會現實。
(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社會 ·9.1萬字
《馬爾特手記》,全名《馬爾特·勞里茨·布里格手記》,德語大詩人里爾克唯一的長篇小說,動筆于1904年,最早出版于1910年。這是一部日記體小說,日記中的“我”馬爾特出生于丹麥,他于二十八歲那年的秋日獨自抵達巴黎,落腳于拉丁區圖利耶路上的一家小旅館,窮困潦倒地度過了那年的秋天和冬天,迎來次年的春天。逗留巴黎的這段時間里,他在四壁蕭然的旅館房間里寫下一篇篇手記,記錄了內心發生的深刻改變和脫胎換骨的成長。小說由這樣的71個片段構成,還包括幾條里爾克虛構出來的編者的注。這部小說被譽為“德語世界第一部真正的現代小說”。
里爾克 ·社會 ·12萬字
繼《生而為人》后,畢嘯南全新小說力作,書寫一個家族四代人的命運狂想曲。畢嘯南說:“不要怕,不要恨,要靠自己,跟這個世界討要一點活法。”全新動人故事,一個家族四代人的命運狂想曲。故事以膠東半島上一個平凡家族的命運軌跡為線索,從晚清一直延伸至2023年,四代人橫跨百年,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風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次國境線上的生死大逃亡、一首底層女性的情欲之歌、一場殺死父權的無聲挑戰……金句頻出,被讀者稱作“人生救贖之書”。人活著,就要在不可能里相信一點可能。人生真正的大事,靠的都是一個“命”字。我們能做的,無非修修補補一個“運”字。個人是誰,追求什么,如何選擇,這些總和便構成了人的一生。畢嘯南試圖通過這本書告訴每一個普通人:“任何一個平凡的人,哪怕再卑微,他的一生,只要盡力活著,都是一部屬于他自己的偉大史詩。”
畢嘯南 ·社會 ·9.6萬字
一對跳出農門的青梅竹馬的戀人在七年戀愛之旅中,兩人真摯的戀情是怎樣受到殘酷現實的沖擊以至于瀕臨破碎的。女主人公石玉萍在物欲中彷徨、迷茫,用青春賭明天,幾乎走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是家鄉的巨大轉變和生機讓她看到了希望,找到自身定位,毅然回歸家鄉和戀人懷抱,完成了精神的自我救贖。
王子群 ·社會 ·1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