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呼蘭河傳》是蕭紅長篇小說的代表作,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出作者對于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蕭紅以她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傳世之作。茅盾曾這樣評價《呼蘭河傳》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種“孤寂與苦悶”的情懷,其實也可以從這一角度予以理解。小說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聲,著名文學巨匠茅盾作序。
蕭紅 ·社會 ·10.1萬字
作者在書中刻畫了一個殘暴、冷血、自私、貪婪的“魔鬼醫生”形象,他專橫、頑固,但又貪生怕死,整天生活在恐懼之中,如驚弓之鳥,夜夜噩夢,住處周圍不是建瞭望臺,就是設陷阱和圍欄,并養了大量的看門狗,充分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懼;同時,他又貪圖享樂,竟然非禮收留他女主人,暴露了他低劣的品行和無恥的嘴臉。由于有眾多此類細節,使這個本身就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顯得更加吸引人。
(法)奧利維耶·蓋 ·社會 ·10.2萬字
《醒世恒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該書收錄了宋、元以來話本、擬話本40篇,風格各異,這些故事,有來源于史傳的,也有出于歷代筆記、小說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頭,則直接來自民間傳說的故事,來自社會的實際生活。通過這些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內容豐富,有反映愛情婚姻的;有抑揚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謳歌行俠仗義,譴責忘恩負義的。故事情節離奇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充滿情趣。
(明)馮夢龍 ·社會 ·5.9萬字
(明)馮夢龍 ·社會 ·4.8萬字
(明)馮夢龍 ·社會 ·5.6萬字
《二刻拍案驚奇》題材大多取自《太平廣記》、《齊東野語》、《夷堅志》、《剪燈新話》、《剪燈余話》及其他典籍,經過作者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創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個性,體現了凌氏本人的藝術構思和藝術風格。本書里的故事反映明代后期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更為廣闊,凡是人倫道德的各個主題,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同時,明末內憂外患紛起,社會矛盾更加復雜尖銳,這一狀況,《二刻拍案驚奇》表現得也比《初刻拍案驚奇》更為充分,諸如貧富懸殊造成的心理傾斜,官僚腐朽造成的社會動蕩,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興商人階層對士農工商四民秩序的挑戰,淫靡世風膨脹起的人欲對天理道學的反叛等等,勾勒出一幅晚明社會日薄西山的慘淡圖畫。
(明)凌濛初 ·社會 ·5.3萬字
本書是老舍先生創作的小說,在《二馬》中,老舍通過中國商人老馬和兒子小馬在英國的經歷,呈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中國國民性的弱點進行了諷刺和批評,這是老舍對東西方文化關注思考的較早的一部作品。大師善于借助幽默來嘲諷,用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嘻笑怒罵之間,不僅強烈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暮氣、懶惰、不思進取、事事順人,同時也譴責了英國社會中的民族文化偏見,表達了青年老舍樸素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愛國主張。
老舍 ·社會 ·4萬字
本書是老舍先生創作的小說,在《二馬》中,老舍借著這么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嘻笑怒罵之間,不僅強烈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暮氣、懶惰、不思進取、事事順人,同時也譴責了英國社會中的民族文化偏見,表達了青年老舍樸素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愛國主張,這是老舍對東西方文化關注思考的較早的一部作品。本書通過中國商人老馬和兒子小馬在英國的經歷,呈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中國國民性的弱點進行了諷刺和批評。
老舍 ·社會 ·4.8萬字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中國書籍編譯館)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跡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法)莫泊桑 ·社會 ·18.6萬字
《好兵帥克》是一部世界著名的長篇諷刺小說,取材自作者自己真實的參戰經歷。小說通過帥克這個“官方認證的白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歷,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奧匈帝國的軍官、警察以及神父昏庸無能和愚蠢透頂的丑態。這部作品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持續發揮著影響。本書塑造的帥克形象耿直誠懇、憨厚淳樸、幽默機靈,他總是善于以耿直無辜的態度戳破統治官僚的謊言,讓暴虐腐朽的軍官暴露出丑惡嘴臉,讓蠅營狗茍的官僚丟人出糗,讓人的自由價值得到彰顯,“帥克精神”在今天依然不過時!
(捷克)雅·哈謝克 ·社會 ·14.1萬字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后一部作品,在孤單寂寞之際,想到了家鄉,想到了呼蘭河畔那個墨跡斑駁的黃金時代——她的童年。她用最稚拙和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節奏徐緩,卻又內蘊深藏,渾樸醇厚,讀來蕩氣回腸,充滿滄桑感。具有獨特而鮮明的個人風格。
蕭紅 ·社會 ·9.7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空中飛行員所見所思的小說,是圣·埃克蘇佩里的飛行三部曲之一。本書主要講述了圣·埃克蘇佩里從航空的角度探索人生與文明,他從高空中發現人類只是生存在一個大部分是山、沙、鹽堿地和海洋組成的星球上,生命在上面只是像瓦礫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地在夾縫中滋長。文明像夕陽余輝似的脆弱,火山爆發、海陸變遷、風沙都可以使它毀滅無遺。這些形成圣埃克蘇佩里的看法:人生歸根結蒂不是上帝賜予的一件禮物,而是人人要面臨的一個問題。人的價值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獲得的。
圣·埃克蘇佩里 ·社會 ·7.7萬字
1950年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羅生門》,劇本源自芥川龍之介的短篇《竹林中》。在這篇小說里,沒有所謂的真相,只有利己主義主導之下,用自己的敘述來解構他人的敘述。正是這種陰暗,遮蔽了命案的真相,構成了《竹林中》的重重迷霧。《羅生門(中日雙語)》選譯了芥川龍之介廣為讀者熟知的《羅生門》、《竹林中》兩篇作品。與電影同名的短篇《羅生門》,則是根據日本佛教故事集《今昔物語集》卷二十九第二十三話“具妻行丹波國男于大江山被縛語”改寫的一個短篇故事。“羅生門”有通向地獄之門之說,因而該詞也擁有“生死徘徊”的意味。
(日)芥川龍之介 ·社會 ·2.6萬字
這里匯聚了三四線城市青年的百態人生,也是一個時代下城市的縮影。他們對愛情的欣喜期待、對婚姻的憧憬困惑、以及對原生家庭的艱苦抗爭,都一一記錄在內。有些經歷,只有在真正記錄理解它的時候,它才能過去。在“懂你的人越來越少、懂你的APP卻越來越多”的時代,這些人的故事,或許可以給你慰藉,讓陌生的你我,因遙遠的相似性,靠得更近。
李暢 ·社會 ·5.3萬字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部自傳體小說,以蕭紅自己的童年生活為線索,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描繪出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社會風貌和人情百態。它是蕭紅后期的重要作品。作者懷著深沉的感情,刻畫出小城里的人們愚昧、落后、麻木、荒謬的精神狀態,揭示了舊社會的封建陋習和落后思想對人民的禁錮和戕害,在輕盈靈動的文字中流露出無奈而悲哀的意味。本書以上海寰星書店1947年版本為底本,保留時代特色,保證作品的原汁原味。
蕭紅 瞿瀾 ·社會 ·9.8萬字
本書是五四時期第一代著名女作家廬隱最早的一本短篇小說集,其中《海濱故人》一篇是廬隱短短十多年寫作生涯中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作品寫五四時期的青年,天真浪漫,用幻想編織著未來的自由王國。卻深感世界的的寂寞與人生的不幸,因之情緒也甚為感傷、悲觀。整個小說集好似用多愁善感的青年和無數淚珠串成的,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含自敘傳的性質,比較真切地反映了“五四”后尋找出路的知識分子思想狀況,也打著“五四”退潮中思想變遷的烙印。抒發著她這樣的年輕人在時代的大背景下,面對的思想、生活、愛情與現實的巨大沖突的困境,心中無法排解的悲涼。
廬隱 凃艷秋 ·社會 ·11萬字
本書是作者已發表的短篇小說選集。故事生動,文筆流暢。反映了人的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波瀾壯闊的內心景觀。讀其小說如同在心靈世界旅游,也有美不勝收的內心景觀。這些作品大都發表過,如舞步翩翩,分別,黑色的音樂,自我折磨,老周的故事,見證,感情的迷茫,警鐘早鳴,家,離開,雪雪,誰做飯誰當家,老劉的策略,一份盒飯,人之初……等。
韓娟 ·社會 ·13.9萬字
南方小城少年揚子,原本是一個乖乖少年,父親半生拼搏,積累下可觀的財富,也為家里帶進了其他女性和孩子,由此扭曲了他的人生觀。他和其他小城富二代子弟們,吃喝玩樂,不學無術。成年后,他繼承父業,事業起色同時,效仿父親——婚姻之外包養其他女性,后不慎陷入了賭博的漩渦,欠下巨債,最后隱匿他鄉。瀕臨絕境時,被兩位城管拯救,靠自己走出泥淖,最終回到小城,再興家業。
寧辰公子 ·社會 ·5.2萬字
這段青春故事,發生在2008年的夏天,因逢北京奧運會和汶川地震,令人更為難忘。故事里,愛情曲折,友情艱難。和那些平穩度過青春期的孩子比,故事主角可謂“作”。是因為搞藝術的青年必然“作”,還是性格、際遇使然?秘密都在故事里。
黑月靜夜 ·社會 ·7.6萬字
這是一部傳記小說,講述了一個普通女人追求幸福、改變命運的故事。女人離異喪偶再嫁難,是當今社會不爭的事實。女主人公結束了多年的不幸婚姻,滿懷激情尋覓良緣……遭遇婚介騙錢、擇偶無望、流離失所的困境之后,她把目光轉向大洋彼岸,開始了艱難的嘗試。不懂英語的她最終找到心心相印的美國戀人,攜女兒赴大洋彼岸。在陌生的國度,她開始了新一輪拼搏:學英語、考執照、找工作……屢敗屢戰后,她終于在美國社會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同時把來之不易的跨國婚姻經營得溫暖幸福。當一切如愿以償,她和心愛的人籌劃更美好的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奪走了她的愛人,摧毀了夢想成真的一切……從悲痛中站起,主人公寫下這段刻骨銘心的逐夢人生,以告慰她在天堂的老公。
圓緣 ·社會 ·1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