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札華梁
詩論著作。唐上官儀撰。上官儀(約607—664),字游韶,陜州陜縣(今河南陜縣)人。幼出家為僧,尤精《三論》。工于文辭,博涉經史。貞觀初登進士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太宗作詩,每命繼和。永徽初,為高宗草詔得罪武后,坐事下獄死。《筆札華梁》二卷,見錄于藤原佐世之《日本國見在書目錄》,未題撰人。宋《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錄有《筆九花梁》二卷;據中外學者研究,“九”當為“札”字形誤,二者實為一本。上官儀時代,正處于律詩形成過程中,士大夫對于詩律知識之要求甚為迫切。該書內容,主要總結六朝以來有關對偶及聲病理論,故有“六對”、“八對”、“八病”諸目。魏晉以來詩歌創作偶句之法漸為嚴密。《文心雕龍·麗辭篇》總結為“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四種,上官儀則增加至十種,元競、崔融繼續增補,至《文鏡秘府論》東卷乃總結為二十九種對。“八病”原為沈約所創,上官儀又提出“齟齬”病,亦為聲病。又有“六志”,論述言志之方法;“八階”則與“六志”接近。其書久佚,部分內容見引于《文鏡秘府論》、《小學紺珠》、《玉海》、《詩人玉屑》中。舊題《魏文帝詩格》亦據以改頭換面而成。整理本有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肌?。
·358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