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牧寶鑒
一卷。清李容撰。康熙時,李目睹社會風俗頹敝,生民阽危,于二十八年(1689)錄輯此書,作為“千古父母斯民者之寶鑒”(王心敬《序》)。初名《牧民須知》,友人改題為《牧民寶鑒》,后又改為《司牧寶鑒》,約在康熙四十年前后刊行。本書錄有宋真德秀、明呂坤等人的諭屬之文,其中,真德秀諭屬有四事:律己以廉、撫民以仁、存心以公、蒞事以勤,十害:斷獄不公、淹延囚系、慘酷用刑、訊濫追呼、招引告訐、重疊催稅、科罰取財、縱吏下鄉、低價買物等;呂坤等人諭屬或所著有:知府之職、知州知縣之職、先賢要言、牧政往跡、預免鋪墊文、救急單方。以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明兩代的社會問題,對于研究宋、明歷史,特別是吏治問題,提供了重要史料。書前有曾任武功、周至知縣的倪雍梧和李門人王心敬的《序》及作者《自序》。有《遜敏堂叢書》本。李的著作還有《四書反身錄》、《二曲集》。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