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
中國古代山水畫論專著。北宋郭熙及其子郭思著。全1卷。《四庫全書》本共收錄《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畫格拾遺》、《畫記》6篇,而通行本無《畫記》。前4篇為郭熙著,其子郭思著后兩篇,并為前4篇注釋,總成其書。郭熙(生卒年不詳),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熙寧年間(1068—1077)曾為畫院“藝學”,神宗時為宮廷畫師,曾為樞密院、學士院作壁畫多處。一生作畫百余件,傳世作品尚有《早春圖》、《關山春雪圖》、《溪山秋霽圖》、《幽谷圖》、《窠石平遠圖》等約6件。本書是郭熙山水畫創作經驗的總結。由于作者本人的實踐基礎深厚,故所論切貼深入,為歷代山水畫家所推崇。認為山水畫的立意在于抒發“林泉之志”,“高蹈遠引”,抒情暢意。主張畫家要“飽游飫看”,使山川“歷歷羅列于胸中”,并抓住自然景色的特征,溶入人的感情,與自然發生共鳴。如“春山煙云連綿,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使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使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使人寂寂”。對于山水畫的構圖,總結了“三遠”(平遠、高遠、深遠)、“三大”(山、木、人三者之間,山大于木、木大于人)的提法,一直為后代山水畫家所依循。對于山水畫的筆墨技巧,提出墨有濃、淡、焦、宿、退,筆有勾勒、皴擦、渲染、點、刷等。由郭熙父子總結的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寶貴經驗,直至今天,對于山水畫家的創作實踐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77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