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服裝設計元素

第一節 服裝的造型

從設計學的角度來分析,造型是設計之初最基本的形象元素。服裝的造型特征決定了服裝款式的主要風格,服裝的造型可分為外造型和內造型。

外造型主要是指服裝的外輪廓形體,內造型指服裝內部的結構和款式。服裝的外形是設計的主體,而內造型設計要符合整體外觀的風格特征,內外造型應相輔相成。

一、服裝廓形構造

服裝廓形造型指的是服裝外輪廓的設計,是服裝造型的根本。服裝造型的總體印象是由服裝的外部造型決定的,它進入視覺的速度和強度高于服裝的局部細節,如圖2-1所示。服裝設計作為一門視覺藝術,其外形輪廓能否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是設計成功的第一步。服裝的外部造型是用來區別和描述服裝的重要特征。因此,設計師可以從服裝外部造型的更迭變化中,分析出服裝發展演變的規律,進而可以更好地預測和把握服裝流行趨勢。以下我們按最為通用的字母型分類法,為大家具體分析,包括A型、T型、X型、H型、O型五大類。

圖2-1 服裝廓形構造

(一)A型

A型也稱正三角形,外形似英文字母“A”。整體造型以緊身型為基礎,肩部自然,用各種方法放寬下擺,整體呈現上窄下寬的外輪廓型。A型具有活潑、瀟灑、個性化的造型效果,流動感強、富有活力的特點。用于女裝給人產生華麗、飄逸的視覺感受。被廣泛用于大衣、披風、連衣裙等的設計中,如圖2-2所示。

圖2-2 A型廓形造型

(二)T型

T型外形線類似倒梯形或倒三角形,此種造型強調的是夸張的肩部造型,與之相對應的下擺部分做收緊的處理,會使肩部造型更加突出,形成上寬下窄的外形輪廓。“T”型廓形體現了穿著者大方、灑脫、較男性化的性格特點。多用于男裝,在服裝中性化的浪潮中也成為女裝流行的時尚。對窄肩、平胸、溜肩等形體有彌補作用,如圖2-3所示。

圖2-3 T型廓形造型

(三)X型

X型是A型和Y型的綜合。服裝夸張肩部和下擺,腰部呈收緊狀態,“X”造型最能體現女性的形體特征。“X”型線條的服裝與女性身材的優美曲線吻合,體現了女性柔和、優美、女人味濃的性格特征。可充分展示和強調女性魅力,顯得富麗、活潑,如圖2-4所示。

圖2-4 X型廓形造型

(四)H型

H型也稱矩型、箱型、筒型或布袋型。其造型特點是肩平、不收緊腰部、筒形下擺,因其形似大寫英文字母“H”而得名。服裝整體的肩部、腰部、下擺尺寸沒有明顯變化,遮蓋胸、腰、臀等部位的曲線,呈現直線形外觀。“H”型服裝具有修長、簡約、寬松、舒適的特點,這樣的造型略顯干練、簡明、穩重、嚴肅的風格,呈現輕松飄逸的動態美,舒適、隨意。同時H型造型可掩蓋許多體型上的缺點,修飾人體的不足,如圖2-5所示。

圖2-5 H型廓形造型

(五)O型

O型呈橢圓形,其造型特點是肩部縮小、腰部放大、下擺縮小,整體線條沒有明顯的棱角,特別是腰部線條松弛,不收腰,整體外形比較飽滿、圓潤,呈現蛋形的造型。“O”型造型顯得相當活潑,很有趣味,體現了穿著者休閑、舒適、隨意的性格特點,如圖2-6所示。

圖2-6 O型廓形造型

二、服裝的造型要素

服裝的造型要素指的是服裝的內部結構造型,是建立在服裝輪廓內的服裝某一部分的結構,它是組成外輪廓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服裝的內造型設計,對塑造服裝的外造型,增添服裝的裝飾性、趣味性和功能性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服裝內造型包括結構線、領型、袖型和零部件等。

(一)服裝結構線

服裝結構線是指體現在服裝的各個拼接部位,構成服裝整體形態的線。結構線具有塑形性和合體性,相對于形態美觀而言,主要是為了使結構更合理。服裝結構線是依據人體而確定的,因此合身舒適、便于行動是其首要的特點。在此基礎上,還要強調其裝飾美感以達到美化人體的效果。既然結構線是依據人體而定,那么其合體性、塑形性是服裝上任何其他線條所不能比的。結構線設計一定要根據不同面料的可塑性來選擇合適的結構線處理方法,以使結構線與材料互相適合、切合人體。

由于服裝的結構分為衣片的接合線條和服裝的裝飾線條,因此服裝結構線分為造型結構線和裝飾結構線兩種。

1.造型結構線

造型結構線是指服裝設計制版中根據人體結構的變化特征設計的剪裁分割線,如肩縫線、門襟線、后中線、袖籠線等。它的特點就是服裝造型線均是產生在人體的轉折部位、活動部位等關鍵部位,以符合人體結構為基本要求,是屬于功能性、實用性的結構線。造型結構線根據其功能和作用又可分為結構剪裁線和省道線。

省道設計是為了塑造服裝合體性而采用的一種塑形手法。人體是曲面的、立體的,而布料卻是平面的,當把平面的布披在凹凸起伏的人體上時兩者是不能完全貼合的。為使布料能夠順應人體結構,就要把多余的布料剪裁掉或者收褶縫合掉,這樣制作出來的服裝就會非常合體。被剪掉或縫褶部分就是省道,其兩邊的結構線就是省道線。主要有胸省、腰省、臀省、腹省、肩省、背省、肘省、領省等。形態多為棗核省、錐形省、平省、弧形省等。現代服裝省道的設計,已不再是傳統的手法延伸運用,不但是造型手段,也作為服裝裝飾手段進行設計。例如將傳統的省道位置、大小、長度、形狀、里外做變化,或是集中或是分散等,以達到別致的設計效果。在實際設計中,省的具體形狀也很多,且大都是以基本省道進行相應的省道轉移得來的。省道轉移也是女裝結構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如圖2-7所示。

圖2-7 造型結構線

2.裝飾結構線

裝飾結構線是指為了服裝造型的設計視覺需要而使用的分割線,附加在服裝上起到美化、裝飾的作用。分割線所處部位、形態和數量的改變會引起服裝設計視覺藝術效果的改變。裝飾結構線可以結合功能性的結構線進行設計,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裝飾性的分割,分割的部位在服裝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視設計目的而定。在不考慮其他造型因素的情況下,服裝中線構成的美感是通過線條的橫豎曲斜與起伏轉折以及富有節奏的粗獷纖柔來表現的。裝飾結構線的工藝處理手段有兩種,一是剪裁分割面料緝縫形成線條,二是在面料上用緝線、繡線等工藝形成線條,如圖2-8所示。

圖2-8 裝飾結構線

以上兩種分割線型結合,形成了結構裝飾分割線。這是一種處理比較巧妙并能同時符合結構和裝飾需要的線型,將造型需要的結構處理隱含在對美感需求的裝飾線中。相對前兩種分割線而言,結構裝飾分割線的設計難度要大點,要求要高一點。因為它既要塑造美的形體,同時又要兼顧設計美感,而且還要考慮到工藝的可實現性,對工藝有較高的要求,如圖2-9所示。

圖2-9 綜合結構線

(二)領型造型要點

衣領是服裝至關重要的部分,因為接近人的頭部,映襯著人的臉部,所以最容易成為視線

集中的焦點。衣領的設計是以人體頸部的結構為基準的,通常情況下衣領的設計要參照人體頸部的四個基準點,即頸窩點、頸椎點、頸側點、肩端點。頸窩點是鎖骨中心處凹陷的部位;頸椎點是后背脊椎在頸部凸起的部位;頸側點是前后頸寬中間稍偏后的部位;肩端點是肩臂轉折處凸起的點。

領型的設計要考慮到臉型特點以及頸部長短、粗細的特征,并要充分運用視錯原理,進行領型的選擇與設計。如頸部粗短者適宜選用深而窄的領口,長形的臉型配以圓領型則削弱臉長的弱點。總之,在設計領型時兼顧美觀與協調,因人而異地設計造型。在裝飾領子時,多采用滾邊、繡花、異樣布襯托等手法使之與整體協調勻稱如圖2-10所示。后續單元中會對領子的具體分類和造型做詳細介紹。

圖2-10 領型造型

(三)袖型造型要點

衣袖設計也是服裝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的上肢是人體活動最頻繁、活動幅度最大的部位,它通過肩、肘、腕等部位進行活動,從而帶動上身各部位的動作發生改變。同時,袖窿處特別是肩部和腋下是連接袖子和衣身的最重要部分,設計不合理,就會妨礙人體活動。如袖山高不夠,將胳膊垂下時就會在上臂處出現太多皺褶或在肩頭拉緊;袖山太高,胳膊就難以抬起或者抬起時肩部余量太大,所以要求肩袖設計的適體性要好。同時,衣袖在服裝整體中所占比例較大,其形狀一定要與服裝整體相協調,如非常蓬松的外形加上緊身袖或筒形袖,可能其審美效果就不好。所以,衣袖設計更要講究裝飾性和功能性的統一。

衣袖設計主要可分為袖山設計、袖身設計、袖口設計三部分,如圖2-11所示。后續單元中會對袖子的具體分類和造型做詳細介紹。

圖2-11 袖型造型

(四)兜袋造型要點

在成人服裝的部件設計中,與領子、袖子設計相比,口袋可以算是比較小的零部件。服裝袋型設計按照工藝特點,大體可分為貼袋、插袋和挖袋三大類。其中貼袋是將布料直接剪成各式袋形貼縫在衣片外表的一種口袋,故又稱明袋。它的制作簡單,但要求制作時位置要正,多有明線裝飾。式樣變化隨意,較多地應用于童裝和休閑裝。插袋是一種較為樸素而隱蔽的袋型,多從拼接縫中留出袋口,如褲子的側插袋等。挖袋是在衣片表面剪挖袋口而制成的口袋,有暗袋之稱,其工藝要求較高,品種多樣,較廣泛地應用在男女裝并適合多種場合穿著使用。

袋型設計中要求充分考慮到袋型與整體之間的比例、大小、顏色、位置、風格等因素是否協調統一。一般來說,童裝、工作服、旅游服應注重袋型設計,而睡衣、禮服等則不強調袋型設計,輕柔的絲綢類服裝多不加口袋。口袋的裝飾手法很多,有緝明線、加褶、鑲邊、裝飾扣、貼繡花紋樣等。但都要與整體的和諧性及款式造型的風格相一致,如圖2-12所示。

圖2-12 兜袋造型

(五)門襟造型要點

門襟是服裝的“門臉”,位于服裝的前中線處,是非常重要的部位。由于人體的左右對稱性,大多數服裝都使用對稱式的造型。隨著時代的進步,設計師打破了常規,出現了許多不對稱的造型設計,此種門襟的設計相對比較靈活。門襟的設計方法、制作工藝、裝飾手法等非常豐富,因此外觀表現的種類也十分繁多。

門襟根據是否閉合可分為閉合式門襟和敞開式門襟。閉合式門襟是通過拉鏈、紐扣、粘扣、繩帶等不同的連接設計將左右衣片閉合,這類門襟比較規整實用。從服裝的功能性角度來講,服裝中的閉合式門襟使用得較多。敞開式門襟就是不用任何方式閉合的門襟,如毛衣開衫、小披肩、小外套等多使用這類門襟。

門襟從制作工藝角度還可以分為普通門襟和工藝門襟。普通門襟就是用最基本的制作工藝將門襟縫合或熨平;工藝門襟則是通過鑲邊、嵌條、刺繡等方式使門襟具有非常漂亮的外觀。

門襟還可以根據厚度和體積分為平面式門襟和立體式門襟。一般的門襟都是平面式門襟,這種門襟規范嚴謹,使用范圍廣泛。將面料層疊、抽褶、系扎或者經過其他工藝手段處理形成一定體積感的門襟則屬于立體式門襟。立體式門襟具有較強的藝術效果,在設計上可以相對花哨點,顯得活潑可愛,所以也有很多花樣,在表演性服裝中變化更多,如圖2-13所示。

圖2-13 門襟造型

(六)拉鏈應用要點

拉鏈設計是現代服裝細節設計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拉鏈也是服裝中廣泛使用的造型輔助品。主要用于服裝門襟、領口、褲門襟、褲腳等處的設計中,用以代替紐扣。如牛仔套裝、運動裝、羽絨服、夾克、皮靴等的設計中幾乎離不開拉鏈的使用。服裝上使用拉鏈可以省去掛面和疊門,也可免去開扣眼,可簡化服裝制作工藝。由于拉鏈屬于對齒咬合,會使服裝外觀更加平整。拉鏈的種類非常繁多,從材料上看,拉鏈有金屬拉鏈、塑料拉鏈、尼龍拉鏈之分。金屬拉鏈經常用于夾克、牛仔裝;塑料拉鏈多用于羽絨服、運動服、針織衫等;尼龍拉鏈則較多用于夏季服裝。根據服裝拉鏈是否需要暴露在外,拉鏈還可以分為明拉鏈和隱形拉鏈。明拉鏈多用于厚重結實、風格粗獷的服裝中;隱形拉鏈多用于單薄柔軟、風格細膩的服裝中。從式樣上看,拉鏈可以一端開口,也可以兩端開口,還可以將拉鏈頭正反兩面使用,而且還可以有粗細、形狀的不同變化。以拉鏈為主題的服裝設計也頻頻問世,如圖2-14所示。

圖2-14 拉鏈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香河县| 韶关市| 疏附县| 沐川县| 辰溪县| 兰西县| 古浪县| 松江区| 天门市| 额济纳旗| 宜州市| 沁水县| 安化县| 滦平县| 仪征市| 自治县| 珲春市| 英山县| 永德县| 阜康市| 澜沧| 克拉玛依市| 栾川县| 光山县| 罗江县| 中宁县| 清苑县| 万荣县| 辛集市| 中山市| 察哈| 循化| 内乡县| 桐乡市| 安徽省| 张北县| 拉孜县| 衡东县| 绥宁县|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