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之江新語》中感悟習式智慧——讀習總書記《之江新語》有感

宣傳局 趙一瑋

古語云:大道至簡。《之江新語》文雖短,卻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四年時間,習近平同志平均每周寫一篇文章,每篇三五百字,題目精辟犀利、一語中的,內容精煉簡約、言之有物。《之江新語》近來頗受廣大群眾推崇,大有一書難求之勢。愚以為除了總書記人格魅力等因素,更重要的是這些修身治學、親民勤政、篤行克難的政事評論,開辟了領導干部做文章之新風,蘊含了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方略的雛形和影子,讀之如沐春風,倍感親切。近日研讀《之江新語》,頗有感悟,新語中蘊含的方法、智慧對我們的工作學習乃至人生旅程都大有裨益。

一、修身立德的為人之道

修齊治平是傳統文化治國理念的關鍵,將修身放在首位,視之為立業的起點,足見個體道德的重要性。換言之,成人立事必先有修心治身之道德,后有經世治國之政德。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其道德品行還有著上行下效的重要作用,正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這就對我們的個人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活情趣非小事》一文提到,“風成于上,俗形于下。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不僅關系著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關系到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對社會風氣的形成、對大眾生活情趣的培養,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錢傲進太祖寶犀帶和李后主嬪妃素襪纏足至人人仿效兩則典故,一正一反,領導人個人修養和生活態度的重要性躍然紙上。“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市場浪潮引發的消費主義面前,在經濟繁榮帶來的豐富物質面前,各種誘惑會越來越多。作為黨員干部,更應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在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防微杜漸、兩袖清風,做光明磊落、品行端正之人。只有堅持做人的操守,培養良好的品行,從內心涵養一汩清泉,“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才能正確看待進退流轉,在誘惑面前百毒不侵。深化改革和創新發展越是往前推進,就越需要我們堅守信念、提升修養、慎獨慎微,嚴守底線規矩,砥礪品格修養,守住良知道德,提升人性中的真善美。

二、勤勉善學的為學之道

重視學習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個鮮明特點。即使在延安梁家河插隊的艱苦歲月,他也堅持學習,不僅在煤油燈下向書本學,也扎根群眾向廣大老百姓學。總書記的講話、文章,人們愛聽、愛讀、愛看,形成了獨具個性的“習式風格”,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與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密不可分。所謂胸中有丘壑,筆底生波瀾。乍看《之江新語》,文雖短,但其中的人文積淀、歷史積淀很值得玩味,從諸子百家到唐詩宋詞,從格言名句到民間俗語,總是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精神激蕩。

他倡導領導干部學習理論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要能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勤勉努力,要在學習實踐中“尋他千百度”悟得真諦。他強調要善于學習,善于思考,“要同時防止‘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這兩種現象”。他指出學習他人是一種美德,“最關鍵的是要學精神、學品質、學方法。比如,學習焦裕祿,就要學習他勤政為民、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學習牛玉儒,就要學習他廉潔奉公、清正無私的革命本色;學習鄭九萬,就要學習他‘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為民情懷。”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求,他諄諄教導大家“一定要強化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切實把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自覺,成為自己的一種興趣、一種習慣、一種精神需要、一種生活方式。”這些話語仿若一位師長情真意切、語重心長地傳授著自身的寶貴經驗,在循循善誘中激起我們對生活工作的積極進取態度,讓讀者情飛揚、志高昂、信心倍增。在當前國家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青年干部更要從總書記孜孜不倦求知善學的言傳身教中,推開門、邁開步,走進文化、加強學習、提升素養,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接力中,奮力跑出我們手中的精彩一棒。

三、攻堅克難的為事之道

之江乃錢塘江別稱。之,暗含曲折艱難;錢塘江大潮,波瀾壯闊、勢不可擋,與當今全面深改、共筑中國夢大勢高度契合。“浙江改革開放二十多年走過的道路,就是一條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前進的改革創新之路,就是一段‘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的歷程。困難是壓力,困難是挑戰,困難中往往也蘊藏著機遇,克服困難也就意味著抓住了機遇,贏得了先機。”

窺一斑而知全身。從當年浙江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放眼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既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困擾,也有“松一篙則退千尋”的風險。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每一次革弊鼎新,既是刮骨療毒、壯士斷腕,又是雄鷹換羽、鳳凰涅槃,只有不怕苦、不畏難,才能不斷前進、走在前列。國資國企改革也是同理,改革者所面對的總是一堆難題、一塊堅冰、一團烏云,面對“啃硬骨頭”的艱巨任務,不僅不能讓畏難情緒占據上風,而且要把各種困難估計得足一些,把各項工作準備得充分一些,拿出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拼搏精神與勁頭。我們都在期盼新一輪的改革紅利,殊不知任何改革都是涅槃重生的選擇,惟其之難,讓我們更加團結,奮發努力;惟其之難,使我們信心百倍,步伐堅定。正是在這充滿艱辛的漫漫追夢征程中,才會生出許多自豪與光榮,留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光輝印跡。

四、心系群眾的為民之道

“心無百姓莫為‘官’。”當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于民。十八大以來各項惠及民生的改革政策頻出,正是因為施政者心中時時裝著群眾,凡事處處想著群眾,才會在治國理政時將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總書記強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覺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來檢驗自己的工作和政績,做到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可。”這些樸實的話語既是對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一脈相承,字里行間也洋溢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

“群眾利益無小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醫療養老、上學就業,對于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來說,每件事都是大事。如何讓普通老百姓生活得更便利、更體面、更有尊嚴,是黨和國家改革發展需要破解的難題,也是最終的目的。記得上學時,母親曾問我長大以后想做個什么樣的人,我說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二十多年,不忘初心,我由衷感激并倍加珍惜現在的工作,謹記自己肩負的責任。作為國資委的青年干部,有幸能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事業,以一己綿薄之力,毫無保留地為央企、社會、國家添磚加瓦、貢獻力量,我感到既光榮又振奮。崔衛平老師說過一句話:“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若每一位共產黨員、領導干部都能始終不遺余力踐行我黨忠誠無私、為民服務之宗旨,我們的努力會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中國夢的實現指日可待。

五、求真務實的為政之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對領導干部提出“三嚴三實”的要求,嚴字打頭、實字筑底,“為政貴在行”的理念一以貫之。總書記反復強調崇尚實干、狠抓落實,“必須把抓落實擺上重要位置,做到落實、落實、再落實。實踐表明,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抓而不實,等于白抓。抓好落實,我們的事業就能充滿生機;不抓落實,再好的藍圖也是空中樓閣”。當前,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系列重大舉措已經做出,有了宏偉綱領和藍圖,接下來的關鍵就在于抓落實。只有在深化、細化、具體化和實抓、實干、求實效上下工夫,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才能將頂層設計的藍圖變成美好的現實。

在強調“務實”的同時,總書記不忘提醒我們全面、辯證地思考問題,處理好務實與務虛的關系。他說:“如果說務實是‘決勝千里之外’的實踐,那么務虛則是‘運籌帷幄之中’的謀劃,兩者可謂并蒂之花、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于全部領導活動之中。”“虛與實的工作,好比人體的大腦和心臟……大腦和心臟都重要、都需要,缺一不可。所以,干工作必須虛實結合,尤其是虛功一定要實做。”作為從事國資監管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員,這段話無疑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非常深刻的啟示。宣傳思想工作不像業務工作,它們之間的關系類似哲學與科學。科學技術推進社會不斷進步,哲學思辨指引我們擁有情懷和理想,二者不可偏廢。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物質文明建設主實,精神文明建設貴在虛功實做。故此,宣傳思想工作不能光靠空洞的說教,要善于找實實在在的載體,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才能達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增強信心、鼓舞士氣的功效,奠定起中華民族共同理想的基石。

錢塘江畔一席新語,讓我深感習總書記信仰篤定、言出必行、夙夜在公、心系群眾之本色作風和純真情懷,其中包含的為人、為學、為事、為民、為政的立場、觀點、方法、智慧更是發人深省、常學常新。學習之余,深感吾輩需常溫此道,將家國命運謹記心間,為實現民族國家復興之大任不斷求索前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宁明县| 沿河| 宁河县| 郎溪县| 萨迦县| 综艺| 镇沅| 德昌县| 贡嘎县| 柳州市| 桃江县| 青浦区| 临城县| 花莲县| 肇庆市| 铁岭市| 望都县| 榕江县| 滦南县| 板桥市| 前郭尔| 高州市| 四会市| 太湖县| 永德县| 浠水县| 南投县| 彭泽县| 哈密市| 阳新县| 乌兰察布市| 仪陇县| 永吉县| 汉寿县| 南汇区| 永济市| 图片| 翁源县| 杂多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