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窩與金絲燕
1.1 燕窩簡介
“中海燕無家苦,爭銜小白魚。卻供人采食,未卜汝安居。味入金齏美,巢營玉壘虛。大官求遠物,早獻上林書(出自《吳梅村詩集·燕窩》)”。歷史上,被稱為“上八珍”的燕窩一直被認為是腐朽的封建階級和權貴階層所專享的美味,但伴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燕窩也逐漸“飛入”了尋常百姓的家庭(圖1-1、圖1-2,參見彩插)。

圖1-1 洞燕窩

圖1-2 毛燕窩
現今對于燕窩的批判,主要來自對自然資源的關注,因為燕窩作為金絲燕避風擋雨和繁育后代的家園,傳統的燕窩劫掠式的采摘方式對燕窩種群的繁衍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許多燕窩產地為了延續金絲燕的種群不得不長時間地對外封閉。
傳統以燕窩采摘為生的人的生活是異常艱險和貧苦的,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去攀爬溶洞的峭壁。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搭建“燕房”,提供更舒適的筑巢和孵化環境來招引金絲燕,采摘燕窩不再那么艱險,燕窩貿易也逐漸繁榮起來。
西方人給燕窩起了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Edible Bird's Nest”,意思是“可食用鳥巢”。燕窩對華人來說,的確是珍貴的補品,原因很簡單,燕窩太稀有、太珍貴了,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食用燕窩的潮流中去了。
第一個吃燕窩的人——“沙多羅諾” 傳說在古代,爪哇有個叫沙多羅諾的人,他經??吹匠扇旱难嘧釉诤_吀呱降膸r洞外飛來飛去,覺得非常好奇?有一天,他也嘗試爬上山崖,鉆進洞一看,里面掛滿了成百上千個燕子的巢穴(圖1-3),他敲下其中一個并帶回家中。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將燕巢在水中蒸煮,發現味道相當不錯。消息傳開后,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都去海邊的巖洞中尋找燕巢食用,并且逐漸發現長期食用燕窩會帶來精力旺盛的感覺。于是,燕窩作為補品便這樣流傳開來。

圖1-3 金絲燕和它的巢穴
第一個吃燕窩的中國人——鄭和 傳說,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是明朝的大航海家鄭和。西元1405—1433年,鄭和曾七下西洋(圖1-4)。一次,他的船隊在下西洋途中遭遇了大風暴,被迫緊急停靠在馬來群島的一個荒島上,一連被困數日,食物嚴重短缺。鄭和在無意中發現,荒島的斷石峭壁上懸掛著許多白色的鳥窩,就命令部下采摘下來,洗凈后用清水燉食,用來充饑。幾天后,船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面色紅潤。于是,在船隊回國時,鄭和帶了一批這種后來被稱為“燕窩”的補品獻給明成祖朱棣,結果明成祖龍顏大悅。但從現有的史料來看,中國食用燕窩的歷史要遠遠早于明朝。

圖1-4 鄭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