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主要內容與主要觀點

1.主要內容

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問題是戒毒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本研究從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真實現狀出發,剖析他們難以回歸社會的根源,并進而構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長效機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困境的社會學分析:①回歸社會現狀:難以回歸社會,表現為復吸率高;②主要困境:遭受歧視與生活來源問題;③根源:戒毒人員的個人、家庭和社會關系的破裂,健康與人力資本問題、社會歧視與排斥、生活方式固化、難以擺脫毒品亞文化、社會支持缺失、自我主動分離社會等。

(2)子模式1——社區戒毒模式:社區戒毒模式是將美沙酮社區維持治療(生理)、吸毒人群人格重塑與拒絕毒品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家庭治療(家庭支持)和社區戒毒、幫教(禁毒社工幫扶)相結合,每個環節無縫連接,心理治療機制、社會適應機制是核心。

(3)子模式2——初級社區康復模式:在戒毒康復模式的第二階段,我們從生活來源保障機制、反歧視機制和康復資源整合機制來展開研究。

(4)子模式3——高級社區康復模式:在第三階段,重點從“社會關系的重建”理念出發,搭建戒毒人員就業平臺、康復文化平臺和家庭與社區融入平臺,這些平臺需要一系列長效機制的保證。

(5)組織架構和支持體系:社區戒毒康復模式的組織架構是黨委政府負責下的多元架構;社區戒毒康復模式的支持系統,既包括長三角的社區平臺,即包括綜合、司法、民政、勞動保障、公安在內的社區平臺,也包括專業化的社區醫療機構(美沙酮維持治療機構)、專業化的禁毒社工隊伍、戒毒人員組成的同伴互助組織、針對戒毒人員的康復支持小組(戒毒康復幫扶小組)、康復社區中的康復之家,以及其他各種支持服務機構。

2.主要觀點

(1)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關鍵不在于戒毒者本身,而在于戒毒者與社會關系的破裂,要從“社會關系重建”的社會學視角去思考長效機制,構建基于生理—心理—社會范式的治療模式與基于“社會關系重建”的康復模式為連續統的無縫鏈接的長效機制。

(2)長三角社區建設已經從高速發展階段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基于社會管理創新的長三角社區可以在組織架構、治理模式、資源整合等多方面為長三角戒毒人員回歸社會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戒毒康復平臺。因此,長三角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長效機制應以社區為依托,以社區戒毒模式和社區康復模式為無縫鏈接體系,以重建社會關系、回歸正常人的生活為目標。

(3)單純的戒毒康復場所模式和戒毒社會工作模式都不能成為戒毒人員最終回歸社會的長效機制,但是專業化的戒毒社會工作隊伍在“社區戒毒模式”和“社區康復模式”中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核心工具。

(4)康復的中長期效果與戒毒人員是否參與成癮治療,是否能夠融入一個互助性康復社會,是否有其他形式在康復中的同伴支持關系密切,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戒毒人員的社區康復資本的生成、可獲得性、范圍和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蒙自县| 珠海市| 迭部县| 木里| 延吉市| 长海县| 阳东县| 双流县| 手游| 桂林市| 克拉玛依市| 左权县| 晋城| 顺平县| 荥经县| 夏河县| 商河县| 峡江县| 铁岭县| 化州市| 威海市| 澜沧| 伊宁市| 县级市| 商城县| 普安县| 丰台区| 洞头县| 大埔县| 平罗县| 宁明县| 苗栗市| 乌鲁木齐市| 永嘉县| 枣庄市| 新野县| 南丹县| 姚安县| 敦煌市|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