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關系重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長效機制研究
- 韓丹
- 612字
- 2019-01-04 17:41:49
(五)研究意義
(1)本研究超越了傳統的過渡社區模式和社會工作模式,認為長效機制的構建應基于“社會關系重建”的社會學理念。這一理念的改變,對于國內如何更深入地正確看待中國的戒毒體系是有深遠意義的。中國的戒毒體系包括強制隔離戒毒、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和自愿戒毒四個方面。強制隔離戒毒的理念需要重新定位,因為面對越來越多的合成毒品戒毒人員,對于他們在長達兩年的強制隔離戒毒如果僅僅從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小生產)和心理治療的方法無疑是有偏差的,應該把對戒毒學員的戒毒治療的核心放在出所后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和重建社會關系”上。對于初次吸毒人員的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也要把治療和康復的理念放在“社會關系的重建”上。
(2)社區戒毒模式與社區康復模式的有機融合構成了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無縫鏈接長效機制。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過程中,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戒毒人員出現復吸并重新滑入吸毒亞文化圈子,因此構建一個環環相扣的無縫化社區戒毒康復模式將成為幫助戒毒人員守住底線、逐漸康復并逐步回歸家庭與社區的一個最重要的支持系統。
(3)從過去15年的研究成果來看,大多數國內社會學研究采用在公安機關開設的戒毒所和勞教所抽取樣本的問卷調查方法,這一方法的缺陷在于相關定量研究的問卷調查樣本的代表性存在質疑。本研究主要運用“跟蹤訪談”這一社會學研究方法,這就繞開了樣本代表性不足的天然缺陷,而且采用跟蹤訪談的方法也最適合驗證“長效機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