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現有研究存在問題與本書研究創新之處

現有研究存在諸多問題有待深入。

第一,對于風險概念,學界已經較多地從社會學、政治學等視角加以界定,這些風險定義更多是“后果論”和“將來時”的,即主要考慮了行為或事件對人的未來影響和結果。筆者以為,一方面,風險定義還需要“過程論”和“過去時”、“現在時”的視角。風險的源頭往往孕育在過去,在現在持續擴散,乃至在未來產生影響。風險的定義應該容納風險發生和發展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人的存在也是一個過程。人的存在貫穿“過去—現在—將來”三個時態。風險與人的存在在時間上的同構性并非巧合,因為人的現實生活過程是充滿風險的,風險內在于人的存在結構中。為此,我們需要提出一個存在論的風險界說。

當然,學界對此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莊友剛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認識風險和風險社會;王茂濤曾經探討過“存在學意義的風險社會”王茂濤:《風險社會根源的歷史唯物主義考察》, 《學術論壇》2009年第2期。;劉巖曾主張“風險社會理論的生存論價值情懷”參見劉巖《風險意識啟蒙與反思性現代化——風險社會理論的生存論理路》,見邴正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學: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獲獎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385—396頁。劉巖提出,“對人類整體生存發展的深切關懷以及對此類問題的積極探討,是生存論的思想傳統。”筆者則認為,生存論的角度還應該包含具體個人的存在,因此理解風險和風險社會需要存在論的視角。。這些研究更多聚焦當前風險社會,而對于與人之存在與生俱來的風險則鮮有闡述。筆者受馬克思實踐思想和海德格爾哲學的啟發,試圖從哲學存在論的角度來理解風險概念和風險社會。風險伴隨人的整個存在過程,直到今天發展為風險社會。要理解今天的風險社會,就要理解它的“前史”。也許個別或局部的一些風險是可以規避的,但是從宏觀上說,風險是人們無法規避的。這并不否認風險規避的重要性,規避風險是當代風險治理的一個方面。我們要基于風險治理認識風險規避,而不是基于風險規避談論風險治理。人的存在過程總是有風險,社會發展進程也總是伴隨風險,對此我們主要應采取風險治理的思路化解其有害影響,或曰把這種影響盡可能地降低到最小限度,即在推進社會發展的同時,強化對風險的盡可能有效的治理。

第二,對于“當前社會何以是風險社會”的認識有待深化。筆者以為,這個問題實際上可以分解為兩個方面:其一,塑造了當今風險社會的緣由有哪些?其二,風險實際上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伴隨著個人的生存,它是如何從幕后走上前臺,從而成為當今社會生活的焦點?學界努力回答了第一個方面的問題,指出了一些“風險根源”,即哪些方面塑造了風險社會,比如科技理性的擴張、網絡和信息化生產、消費社會和資本主義全球化運作等。這種回答是社會靜力學的,我們還需要一個社會動力學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是孔德首先提出的。社會靜力學研究社會的各個部分是如何構成一個社會整體的,以及這種社會結構的原則是什么。社會靜力學的主題是秩序。社會動力學則研究社會秩序形成的歷史過程,研究人類整體社會結構的變化和發展。社會動力學的主題是進步。社會靜力學研究社會結構的成因,社會動力學研究社會變遷的機制。的回答,以說明風險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的變化,從而解釋為何今天人類進入了風險社會。貝克已經看到了“從財富分配邏輯為主的社會到風險分配邏輯為主的社會”的轉變,但是他沒有指出這種轉變的深層動因是什么。吉登斯對第二個方面的問題進行過闡述,筆者則試圖以“風險異化為危險”的過程來進一步回答第二個問題。風險在人類生活中作用的變化,需要一種能容納動態變化的觀點來解釋,“風險異化為危險”可以提供這個解釋。由于近代以來科學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資本生產體系的全球擴張,導致全球性風險不斷衍生和持續擴散,一些本來層級不高的風險逐漸轉變為對全人類的生存構成巨大挑戰的危險,不同風險之間也發生復雜的相互作用,風險迅速擴散,人們的風險意識也跟著高度膨脹。人類步入了風險社會。“風險異化為危險”是風險社會的深層動因。

第三,對于上述第一個方面的問題,即風險社會根源的研究也有待于深入。盡管海德格爾等人的技術自主性研究和馬克思等人的資本批判理論已經暗示了風險社會的某些根源,但這些研究在他們的思想體系中是晦而不顯的,需要明確揭示出來。同時他們的研究各有其局限,比如海德格爾對于資本的作用未置一詞;而因為時代條件的限制,馬克思也不能看到,當今技術力量的強大遠非工業革命時期所能相比。國內學者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還存在需要深化的地方。莊友剛指出了資本和科技理性對于風險社會的塑造,但是科技還有非理性的一面,后者對于風險社會所起的作用同樣需要重視。王迎春提出了技術和資本的共謀對風險社會的塑造,然而技術與資本的關系既有合作又有矛盾,而且這種關系的發展也有一些階段性特征,這些問題等待進一步的闡明。

筆者試圖闡明,技術力量的過快增長——以技術自主性發展和技術通約化為特征,是塑造當今風險社會的首要原因。技術力量膨脹的思想根源,不止是工具理性的擴張,還包括非理性的“技術拜物教”,它們滲入當今技術競賽的實踐進程中愈演愈烈,把人們推入高風險的社會。資本的逐利和短視,成為風險社會的制度根源。科學化的技術和現代資本在近代以后深刻地結合在一起,出現了全球化的技術資本主義。風險社會的兩種根源也結合在一起,推動著風險社會的縱深發展和風險的持續擴散。技術資本主義重構了全球時空,這是它引致“風險異化為危險”和催生高風險時代的現實基礎。

第四,對于風險擴散機制的研究,包括研究方法都有待于展開和深入。學界已經對于導致風險擴散的某些誘因有了某種程度的認識,然而像技術、科學、資本和公眾等這些誘因是怎樣相互作用的,也就是風險的擴散機制是什么,學界還缺乏相關研究。筆者試圖闡明,風險是一個復雜系統德國社會學家尼格拉斯·盧曼用社會系統論對風險已經進行了研究。筆者目前不能在本書中就自己的研究和盧曼這項研究做深入的比較分析。一個基本的不同是,通過系統論,盧曼主要研究了風險,而筆者主要研究風險擴散。,技術、科學和資本等風險因子存在復雜相關性,同時由于市場的放大效應,風險在社會實踐進程中不斷擴散和變異。本書研究用當代系統論和復雜性科學的方法研究了風險的擴散機制,認為風險擴散最終呈現出累積效應、乘數效應、溫室效應和回飛鏢效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通海县| 毕节市| 壶关县| 克什克腾旗| 息烽县| 理塘县| 旬邑县| 五华县| 无为县| 商河县| 海伦市| 浮山县| 车险| 永胜县| 泰顺县| 博乐市| 柳州市| 兴化市| 濉溪县| 军事| 忻城县| 辽阳市| 贡觉县| 明光市| 乐陵市| 湟中县| 东宁县| 潼南县| 城步| 山阴县| 武宁县| 井冈山市| 阜南县| 阳西县| 九龙县| 米脂县| 裕民县| 崇州市| 岱山县|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