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改革新語境

當前的改革與過去的改革有了很大不同。改革新語境(context)有兩方面的內涵:其一,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其二,改革進入深水區與攻堅期。

改革的大邏輯是跟隨經濟發展的大邏輯走的,經濟新常態為中國下一步改革設定了基本語境。經濟新常態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但至少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

其一,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在增速上相比過去30年的高增長有所減緩。這是經濟規律。既與國際經驗相符,也和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相契合。從勞動力、資本、技術創新、資源能源約束以及國際大環境而言,中國增長的動力減弱而約束增強,這必然引致結構性減速。隨著經濟減速,很多在高增長時期所掩蓋或者所忽略的問題(如產能過剩、結構扭曲、效率不足甚至收入差距等)都會“水落石出”,成為真正的經濟社會嚴峻挑戰。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改革為經濟增長和結構優化提供新動力,那么,新常態將會成為低速和低效的經濟增長,更成為問題叢生、矛盾重重的發展階段。

其二,經濟增速下滑并非新常態的全部,新常態還意味著經濟朝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的革命性轉變。不過,這些轉變也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引領實現。換句話說,新常態能否“蝶變”成新平臺、新機制與新境界,在于改革能否真正扎實推進。新常態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真改革”。

進一步分析,改革的新階段、新語境還有著更為豐富的含義,比如,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

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特點是,其所面臨的多是重大問題和敏感問題,不少觸及深層次社會矛盾,涉及利益關系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些問題多年一直想改但改不動,成為難啃的硬骨頭。這種情況,從改革長周期的角度,就是一個改革的低潮期,改革原有動力耗散,新的動力尚未形成,從而需要改革的重啟。

從成因上分析,當前改革面臨的困境與漸進改革道路的選擇不無關系。

采取漸進改革的戰略,往往是從體制外入手,從容易改的入手,從阻力小的入手,這樣能夠快出成效,積蓄力量,以圖改革的繼續推進。不過,漸進改革也會帶來不少問題:一些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并且,漸進改革也容易使得一些集團利益固化。多年來的經驗證明,改革如果不徹底,在推進至某個特定階段的時候,往往會形成新的既得利益集團。在進一步破除原有格局時,這些利益集團將成為妨礙改革推進的重要阻力。當前利益固化的現象幾乎無處不在,政府部門利益、行業壟斷以及各種既得利益群體,都會結成牢固的“樊籬”。所謂“利益固化的樊籬”,是指為保障既得利益而設置的防御壁壘。利益固化樊籬有兩個特點:一是利益的獲取源于公權力的運用;二是獲利主體遠離改革要惠及的大眾階層。對既得利益階層而言,樊籬是其利益的保護傘和護身符,但對社會大眾而言,樊籬則是其獲取利益的壁壘。利益固化樊籬作為一種體制機制上的痼疾,現階段已廣泛滲透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國有民營經濟之間以及不同社會群體之間,成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巨大障礙,抑制了經濟社會的創造力,降低了資源配置的效率,限制了社會成員向上流動的空間,削減了改革的正能量。如果說過去的改革更多的是改革設計部門在研究別人的利益調整,今后的改革更多的是向體制內的既得利益部門開刀,由過去更多地改別人轉向改自己,削弱自己的權力和利益。

改革初期,“人人受益”的“帕累托改進”環境令人振奮,改革的阻力因此比較小。如今,當改革進入深水區,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已很難再出現“無人利益受損”的現象。面對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躲避、繞行都不是辦法;不改沒有出路,慢了會貽誤時機,付出的代價更大。因此,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打好改革攻堅戰。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有成績也有挑戰。當前最大的挑戰就是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期,改革步伐放緩,向前推進艱難,呈現一種“膠著”狀態: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糾纏,不同改革訴求之間的碰撞。正如經濟運行的周期一樣,改革似乎也遭遇到這么一個周期,從過去的快速推進到今天的陷入僵局。如何直面利益集團掣肘、改革動力不足、改革共識有待重建、改革頂層設計不夠等問題,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必須應對的重大挑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太谷县| 汝州市| 乌兰浩特市| 龙州县| 拉孜县| 竹北市| 芒康县| 定日县| 淮滨县| 惠来县| 黎川县| 胶南市| 汶上县| 霍林郭勒市| 盐山县| 白银市| 楚雄市| 罗定市| 武强县| 辽宁省| 灵山县| 栖霞市| 银川市| 保康县| 邯郸县| 贵南县| 都昌县| 津市市| 安平县| 嘉善县| 长沙市| 盘山县| 衡东县| 罗城| 从江县| 蓝田县| 绍兴市| 宝应县| 莆田市|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