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少數民族法律史綱要
- 胡興東
- 400字
- 2019-01-04 12:54:10
第二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民族法制
三國兩晉南北朝至唐朝時期,中央政府對民族地區的法制建設基本上采用秦漢時期的原則與措施,明顯的變化是這個時期沒有繼承秦漢時期針對少數民族的專門立法成果。到現在為止,從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看,三國至唐朝時期沒有明確的專門針對少數民族立法的法律。對少數民族立法的最大成就僅是唐朝《唐律·名例律》中有“化外人條”作為少數民族法律適用的基本法律。在制度設置上,隋唐時期在少數民族地區推行羈縻州縣制。北朝時期后漢推行過明確的一國兩制的法律制度,即匈奴適用匈奴的法律制度,漢族適用漢朝的法律制度,史稱“胡漢分治”,成為中國歷史上統一政權下兩種法律制度共存的歷史淵源。北魏鮮卑人推行法律漢化運動成為這個時期少數民族政權法制建設中較有特色的部分。此外,北齊、北周的法律在北魏的發展道路下形成了較有特色的中華法律發展中的重要樣式,被后來隋唐兩朝全面繼承,成為中華法系法律樣式的基本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