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決執行難評估報告: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為樣本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深圳市律師協會聯合課題組
- 1074字
- 2019-01-04 12:46:07
(二)廣東高院的探索與努力
1.深入推行審執分離
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于2000年試點啟動之后,各地法院逐步改變了執行庭設置模式,普遍建立了執行局,涉及執行的事項均由執行法官負責,實現審判事項與執行事項在法院內部的初步分離。然而,執行程序仍然會涉及對實體權利的審查事項,如對債權人申請追加、變更被執行人的事項的審查,如果均由執行法官負責,鑒于其既是執行官又是裁判官,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審執分離。
2009年3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廣東高院”)在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并下發了《關于辦理當事人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和《關于辦理執行程序中追加、變更被執行人案件的暫行規定》兩個規范性文件,正式推行將執行程序中的實體裁決權交由審判部門行使的改革。通過執行實體審查模式改革,執行程序中涉及實體權利的審查事項統一交由審判部門負責,執行部門只能執行審判部門的裁決結果,實現進一步的“審執分離”。
2.首創執行指揮中心
廣東的執行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廣東高院在全國率先建成以省法院執行指揮中心為核心、三級法院聯網同步實施的執行指揮與查控體系。廣東高院充分發揮執行聯動機制作用,積極參與社會誠信體系建設。2008年,廣東高院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轉發省委、政法委等部門《關于聯合建立執行聯動機制的意見》,與檢察院、公安機關、發展改革部門、國有資產監管部門、國土資源部門、建設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地方稅務局、人民銀行、銀行監督管理部門十個部門和單位共同加強執行聯動,明確執行聯動的適用范圍,完善社會協助執行體系,建成全國第一家執行指揮中心,切實提高執行工作效率。
3.嘗試推進主動執行機制
執行難的原因很多,法院在一定程度上的消極被動甚至不作為是原因之一。為了有效推進執行工作,適應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能動司法的要求,廣東高院嘗試由“被動執行”改為“主動執行”,并于2008年年底啟動主動執行制度改革,并確立了一系列試點法院。2009年,廣東高院在全面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下發了《關于在全省各級法院全面實行主動執行制度的通知》和《關于在全省法院實行主動執行制度的若干規定(試行)》,在全省正式推行主動執行制度。廣東高院推行的主動執行制度是指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且超過履行期限的相關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不需經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直接移送立案執行的制度。主動執行是通過主動征詢、主動立案、主動推進三個環節,保障債權人債權的實現。執行程序啟動后,法院將主動對被執行人采取相應執行措施,快速調查、控制、處分被執行人的財產,目前廣東已經建立較為完善的快速主動執行機制。
- 司法會計理論與實務
- 刑法及司法解釋匯編:含指導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與指導案例:商事卷(第六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制度精義與條文評注(上冊)
- 法律法規新解讀叢書:民法典人格權編解讀與應用(2023年版)
- 勞動法及司法解釋新編:條文序號整理版7
- 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物權糾紛
- 刑法的私塾(之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配套解讀:含實施條例
- 農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糾紛與抗爭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釋義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刑事案例四(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釋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系列)
- 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買賣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