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知道去哪里,才能到達哪里——一生要養成的自信好心態
- 一生要養成的50個好心態
- 陳立之
- 9271字
- 2018-05-29 16:46:30
07.信心是成功者的“定心丸”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是英雄主義的本質。
——愛默生
美國足球聯合會前主席戴偉克·杜根說過這樣一段話:“你認為自己被打倒了,那你就是真的被打倒了。你認為自己屹立不倒,那么你就會屹立不倒。你想勝利,又認為自己不能,那你就不會勝利。你認為你會失敗,你就失敗了。”
堅定的自信,往往能使平凡的人創造出驚人的事業來。自卑和意志不堅決的人即便是有出眾的才干、優良的天賦、高尚的品格,也會終生默默無聞。有的人最初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估計,自信能夠處處勝利,但是一經挫折,他們又半途而廢,這是因為他們自信心不堅定的緣故。所以,樹立了自信心,還要使自信心變得堅定,這樣即使遇到挫折,也能不屈不撓、向前進取,絕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
那些成就偉大事業的卓越人物在開始做事之前,總是會具有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堅定的自信心,深信所從事之事業必能成功。這樣,在做事時他們就能付出全部的精力,破除一切艱難險阻,直達成功的彼岸。
海倫·凱勒本來是個正常的嬰兒,能看、能聽,也會牙牙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成了一個既盲又聾的小啞巴——那時她才剛滿一歲半。這一幾乎致命的打擊,令小海倫性情大變。父母在絕望之余,只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特別聘請一位老師照顧她。終于,小海倫在黑暗的悲劇中遇到了一位偉大的光明天使——安妮·莎莉文女士。莎莉文也有著不幸的經歷:她在3歲時得了眼疾,幾乎失明。10歲時,和弟弟兩人一起被送進德士堡貧民救濟院,她在救濟院的惡劣環境中長大。
后來,她進入帕金斯盲人學校學習凸字和指語法,再后來便做了海倫的家庭教師。從此,莎莉文女士與這個蒙受多重痛苦的姑娘的斗爭就開始了。固執己見的海倫以哭喊、怪叫等方式全力反抗著嚴格的教育。洗臉、梳頭、用刀叉吃飯都必須一邊和她格斗一邊教她。然而,最終莎莉文女士通過信心與愛心,和海倫開始成功地溝通,小海倫逐漸地與她達成默契。
在海倫·凱勒所著的《我的一生》一書中,有感人肺腑的深刻描寫:一位年輕的復明者,沒有多少“教學經驗”,將無比的愛心與驚人的信心,灌注入一位全聾全啞的小女孩身上——先通過潛意識的溝通,靠著身體的接觸,在她心中點亮了希望的明燈。接著,自信與自愛在小海倫的心里產生,使她從痛苦的孤獨地獄中脫身出來,通過自我奮發,將潛意識里的無限能量發揮出來,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并最終走向光明。經過一段不為外人知道的掙扎,喚醒了海倫那沉睡的意識力量。兩人手攜手,心連心,以愛心和信心作為“藥方”。海倫曾寫道:“在我初次領悟到語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興奮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沒其他人,可以感覺到我當時的喜悅吧?!币粋€既聾又啞、眼盲的少女,在初次領悟到語言時的喜悅,那種令人感動的情景,實在難以筆述。
仍然是失明耳聾的海倫,憑著觸覺,用指尖代替眼和耳,終于學會了與外界溝通。她10歲多一點時,名字就已傳遍全美,成為殘疾人士的榜樣——一位真正的強者。1893年5月8日,亞歷山大·貝爾博士在這一日成立了著名的國際聾啞人教育基金會,而為會址奠基的正是13歲的小海倫。這是海倫最開心的一天,這也是電話發明者貝爾博士值得紀念的一天。
海倫如饑似渴地接受教育,并獲得了超過常人的知識,順利地進入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接受大學教育的聾啞人,為殘疾人樹立了榜樣。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而且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寫作。她的觸覺很敏銳,甚至可以把手放在對方嘴唇上來感知對方在說什么。她把手放在樂器的木質部分,就能“鑒賞”音樂。
如果你和她握過手,幾年后當你們再見面握手時,她會憑借握手認出你,知道你是強壯的、美麗的、爽朗的,還是滑稽的、體弱的、心事重重的人。
海倫的事跡在全世界引起了震驚和贊嘆,被《大英百科全書》稱為殘疾人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她大學畢業那年,人們在圣路易博覽會上設立了“海倫·凱勒日”。她始終對生命充滿信心,充滿熱誠。憑她那堅強的信念,她終于戰勝了自己,體現了自身的價值。“二戰”后,海倫·凱勒在歐洲、亞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講,以喚起社會對殘疾者的重視。
懂得“信任”自己“心靈”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價值,海倫·凱勒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這一點,創造了物質財富,也創造了精神財富。
自信能點燃生命之火,一個人沒有自信,只能脆弱地活著;反之,擁有信心的人,會堅強地活著。有信心的人是命運的主人。如果你用強大的自信心去推動你的事業車輪,你必將贏得人生的輝煌。
08.心理不設限,人生有無限可能
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
——培根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開放的世界,它接納每一個想要獲得成功的人。但是總有一些人把自己封閉在過去的經歷中,暗自傷神,埋怨自己無能,豈不知,在這樣自暴自棄的過程中,成功的機會已經從你的身邊溜走了。
自我封閉的人不懂得,過去并不代表未來,無論你曾經失敗過多少次,受過多少挫折,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無論你過去怎樣,只要你調整心態,明確自己的目標,積極地行動起來,就能夠扭轉劣勢,更好地成長。
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莉,曾是個體重90千克、身材笨重、姿色平平的黑人女性。她出身在美國的一個貧民區,是一個私生子。兒時的溫弗莉寄居在親戚家,受盡了非人的虐待,給她的一生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傷痛。十幾歲的她曾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假裝被打劫的樣子,偷走了母親的錢包。她和伙伴們鬼混,抽煙、吸毒、喝酒,越陷越深,她的青春猶如在骯臟的大染缸里浸泡,母親甚至想將她送進少管所。
直到14歲,溫弗莉才第一次見到父親。她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沒有希望了,當時也沒有人愿意正眼看她。還好,父親沒有拋棄她。她在新的環境中改頭換面,參加了學校的戲劇俱樂部,并常在俱樂部舉辦的朗誦比賽中獲獎。后來,在費城舉行的有1萬名會員參加的校園俱樂部演講比賽中,溫弗莉憑借一篇短小精悍的演講,贏得了1000美元的獎學金。
在大學里,溫弗莉有機會踏進所有電視人夢想的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大門,但是她開創的充滿感情的新聞表述方式,與傳統主持人刻板莊嚴的風格迥異。雖然這種風格沒有被接受,卻為她贏得了另一家電視臺的特別關注。不過,這家電視臺希望她去紐約接受整容手術,但溫弗莉的底子太差,美容師端詳了半天后望而卻步,整容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實,不僅是外貌上的原因,當時美國的主持界鮮有女性,甚至有人說“女人的聲音聽起來缺乏可信度”。但是溫弗莉證明了這是謬論:她主持《人們在說話》脫口秀,收視率一路飆升,超過了當年脫口秀有名的節目。另外,她主持的《芝加哥早晨》欄目,從一個下三流的脫口秀一躍而起,變成收視率第一的金牌欄目。后來,《芝加哥早晨》更名為《奧普拉·溫弗莉脫口秀》,在全美120個城市同步播出。
如今的溫弗莉已經是美國輿論界呼風喚雨的人物。從一個標準的黑人小混混,到優秀的畢業生,再到著名的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莉一次又一次突破了自我。在她看來,只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只要不停地去嘗試,不斷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相反,很多人都輸在了自我設限上。絕大多數人都會以過去的自己來判斷未來的自己。事實是,未來的自己完全可以成為另一種樣子的人。有一些年輕人本來自身條件不錯,但是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求職時,由于受到“心理高度”的限制,常常對一些適合的職業發展機會(如合適的用人單位、升職機會、發展機會等)望而卻步,結果,痛失良機,甚至導致經常性的職場挫敗。如果你能及時擺脫自身“心理高度”的限制,打開制約成功的“蓋子”,那么你的職業發展空間和成功率將會大為增加。
心理高度決定一個人的事業高度。一個人若想突破事業的“瓶頸”,有所作為,首先就要突破心理的“瓶頸”,不能因為過去的一些失敗或是眼前職位的卑微而妄自菲薄,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過早地蓋上一個“蓋子”。在這個開放的時代,我們要敞開胸懷,勇往直前,在人生的大舞臺上跳出優美的華爾茲。
任何人的人生都不需要保證,哪怕是自己最信賴的人。只要你不畫地為牢,就永遠有欣賞不完的風景。
09.心知道去哪里,腳步才能到達哪里
一個朝著自己目標永遠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
——愛默生
諾貝爾文學獎設立后的第一個獲獎者也就是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蘇利·普呂多姆在與年輕人對話中曾說:“人類?;孟腼w鳥的探險,卻不敢進一步擁有跟飛翔同樣大膽的意志!”
多么精彩的論斷。成功乃是先天固有的。它依賴于心靈和肉體的健康條件,依賴于工作能力,依賴于勇氣;它在延續世界這個方面起著主要的作用。
信心是一個人經營強項的一塊偉大的奠基石。在人們做出努力的所有方面,信心都能造就奇跡。誰能估計人們取得偉大成就過程中信心的巨大作用力,誰又能估計那種有助于消除障礙、有助于克服各種艱巨困難的信心的巨大作用力?
正是信心使人們的力量倍增,更使人們的才能增加數倍;而如果沒有信心,你將一事無成。即使是一個強有力的人,一旦他對自己或對自己的才能失去信心,那他就會被迅速地剝奪一切力量,變得不堪一擊。信心是主觀和客觀之間,或者說是你的靈魂與肉體之間的一個巨大的聯系環節。信心能開啟守衛生命真正源泉的大門,正是借助于信心,你才能發掘偉大的內在力量。
你的人生是輝煌還是平庸,是偉大還是渺小,與你信心的遠見和力量成正比。
信心總是先行一步。
信心是一種心靈感應,是一種思想上的先見之明,這種先見之明能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景象。
信心是一個導游,它幫我們開啟緊閉的大門,它能看到障礙背后的光明前景,它幫我們指點迷津,而那些精神能力稍差些的人是看不到這條光明大道的。
導致那些偉大發現的往往是高貴的信心而非任何懷疑畏難情緒。是信心,是高貴的信心一直在造就偉大的發明家和工程師,以及各行各業辛勤努力而又成就斐然的人們。那些對將來絲毫不存恐懼之心的人往往都是深信自己能力的人。
自信不僅僅只是困難的克星,自信還是貧苦人的朋友,也是貧苦人最好的資本。無資財但有巨大自信心的人往往能創造鬼斧神工般的奇跡,而光有資財卻無信心的人則常常招致失敗。
如果一個人的信心極弱,那他的努力程度也就微乎其微。信心不足的人不可能發掘強項,不可能成就大事。
如果你相信自己,那么與你貶損自己、缺乏信心相比,你更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如果你能衡量自己的信心大小,那么,你便能據此很好地估計自己的前途。
心知道去哪里,腳步才能到達哪里。心期望能達到什么樣的事業高度,你的事業才有可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只有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在自己的心中先設定好事業的高度,用自信指引自己的人生航向,才能在正確的道路上持續行進,最終抵達事業的最高殿堂。
10.自我激勵是傳達成功的話筒
即使拿走我現在的一切,只留下我的信念,我依然能在十年之內重新奪回它們。
——洛克菲勒
自我激勵就是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我們自小就被要求要爭氣,在逆境中要奮起,而支持崛起的信念則來自自我激勵。
當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這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目前的狀態,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來自心的力量。
大凡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是善于自我激勵的人,面對困境,他們表現出很高的逆境情商。而逆境情商是情商中特別重要的內容,這在許多出色的人身上都有所體現,和田一夫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八佰伴”曾經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偛煤吞镆环蚪涍^長達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將一家小蔬菜店發展成為在世界各地擁有400家百貨店和超市,員工總數達2.8萬人,年銷售額突破5000億日元的國際零售集團。1997年,正當他努力開拓中國市場之際,留在日本總部坐鎮的弟弟因經營不慎,使得整個集團遭遇重大挫折,最后不得不宣布破產。
從國際大集團總裁到一文不名的窮光蛋,從住寸土寸金的深院豪宅到租住一室一廳的公寓,從乘坐勞斯萊斯專車到自己買票乘坐公共汽車……這對于已經68歲的和田一夫而言,無異于是從天堂跌到了地獄。
一時間,輿論嘩然,眾說紛紜。有人說他肯定爬不起來了,只能在窮困潦倒中悄悄地了此殘生,有人甚至猜測,他應該會自殺,就像很多在一夜之間破產的富翁一樣。然而事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和田一夫沒有一蹶不振,更沒有懦弱地選擇自殺,反而抖擻精神重新“復活”了。他從經營顧問公司邁開第一步,后來又和幾個年輕人合作,開辦了網絡咨詢公司。雖然進入的是陌生領域,但憑借努力和過去的經驗教訓,他的生意一步步紅火起來。
很多人對他在人生如此大起大落面前仍然能反敗為勝、東山再起敬佩之余也十分好奇,認為他一定有什么“秘密武器”。對此,他的回答是,如果說有秘訣,那就是自我激勵。他解釋說,是不斷的自我激勵使他即使面對巨大失敗也沒有失去希望,即使處在事業的低潮和人生的谷底仍然相信有光明的前途。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他決心重新上路。
和田一夫有一套獨特的自我激勵方法,他多年來一直堅持“心靈訓練”。他曾說:“如果想真正獲得人生幸福的話,就需要有‘沒關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種豁達的想法。”這種心靈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從他涉足商場起,他就一直堅持寫“光明日記”,記錄每天讓他感到快樂的事。和田一夫說:“如果想使自己的命運得以好轉的話,就必須不斷地用積極向上的語言來鼓勵自己,并使自己保持開朗的心情。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光明日記”外,和田一夫還獨創了“快樂例會”。即在每月的工作例會中,和田一夫規定:在開會前每個人要用3分鐘的時間,從這個月發生的事情中找出三件快樂的事情告訴大家。“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很難找出三件快樂的事。后來,養成習慣后,別說三件,人人都想發表十件快樂的事。每月這樣延續下來,人人都逐漸露出笑臉?!焙吞镆环驅ψ约旱某煽兒茏院溃@種別開生面的方式,的確有效地調動了員工的樂觀情緒。
許多不成功的人不是沒有成功的能力與潛質,而是他們在思想上就不想成功。因為他們在受到羞辱時除了暗自神傷,嘆息命運不濟外從不給自己打氣,他們會習慣“劣勢”,久而久之真的只有失敗與之為伴。
也有一些人并不是不給自己一點激勵,而是很快就把對自己的承諾拋在腦后,沒有認真地去實現當時的目標。
自我激勵其實就是給內心找一個希望,給行動找一種支持的信念動力。能夠自我激勵的人,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會被打倒,即使失敗中他們也能夠找到成功的信念,再次登上成功的頂峰。
11.別忘了“給自己加把油”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
——大仲馬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么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面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有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才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后,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談經驗。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這個謎終于被解開了,他在自傳中是這么說的:“每次比賽中,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在內心不斷為自己喊‘加油’,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不斷地給自己加把油,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千米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幾個小目標,在給自己加把油的鼓舞下輕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千米外終點線的那面旗幟上,不知道在內心里為自己加把油,結果我跑到十幾千米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給自己加把油”,是因為成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
張騫通西域,是穿越大漠風沙一步步走過來的;唐僧取經,是歷盡艱險一步步走過來的;紅軍長征,是爬雪山過草地一步步走過來的。世界上有些事情可以請人代勞,而有些事情卻是無法請人代替的。人生之旅,奮斗之途,成功之路,是尋不到幫辦,覓不到替身,找不到代理的。
“給自己加把油”,因為成功的路并不平坦,并不筆直,而且常有坎坷,常有崎嶇。有平川,也有低谷;有高山,也有密林;有旱路,也有水路;有坦途,也有險區。
路好走時,你要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路難行時,你要開路架橋,披荊斬棘。有時你和路人同行,可以戮力通險,共渡迷津;有時你只是孤身一人,也應一鼓作氣。
奮斗的路盡管不平坦,但也并非“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愚公移山”的決心和行動最終能感動“上帝”,你的堅定步履也最終將叩響成功的門扉。
給自己加把油,也就是提高自己的樂觀與信心,增強自己的勇氣,保持沖勁,勇往直前!并在前進的路上,不停地喊“加油”,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12.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動一座山
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動一座山。只要堅信自己會成功,你就能成功。
——拿破侖·希爾
全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開始新的追求,他們均渴望登上事業的高峰,享受隨之而來的成功果實。但大多數人卻又不具備堅強的自信心,意志脆弱,因此無法達到成功的殿堂。
有人卻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們仔細研究成功人士的各種作為,學習他們的工作方法,并敏銳地抓住機遇,因而踏上了成功之路。
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心態之一,是自我的重要內容。自信與自尊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自信能培養較強的自尊,同時又有利于維持較理想的人際關系。反過來,自尊的人必定自信,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也必定充滿自信。
可見,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以及自己所從事的活動與事業的正確性深信不疑的心態特征。正因為他們深信自身以及從事活動的正確性,他們才能敢于真誠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與感情,才能按自己的意愿采取行動,而不會故意掩飾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不會屈從于環境的壓迫和命運的刁難。
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有一顆自信的心,因為自信的人對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深信不疑,對自己性格內涵的正確性與合理性深信不疑,對自己正在實施的行為的正確性深信不疑。
盡管自信心來源于對自身及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與事業的正確性深信不疑的性格特征,但這并不是說自信心是認識的產物,也并不是說一個人只要對自身和事業的正確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就會自動具有自信的性格。與樂觀等其他核心特質一樣,自信心是個人性格的核心特質,其形成和發展基于一個人過去的生活體驗和生活經歷。過去生活中的成功經驗與自我勝任感越多、越深厚,自信就越強。尤其是在面對艱難的困境,經歷數次挫折后,卻能化險為夷,獲得成功的生活體驗,最能讓人充滿自信。
自信是一種樂觀地對待生活的態度,它較少受認識的影響。自信方面的障礙并不是認識障礙,而是與以往的經歷和體驗密切相關的情緒障礙。缺乏自信心的人,有時盡管在意識上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勝任某一件事,但還是沒有信心去干。
從古至今,人們出于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的目的,對自信心抱著崇高的期望。自信心的力量是巨大的,是追求成功者的有力武器,是成功的秘訣。
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充滿自信。只有敢于負起責任的人,才能成功;只有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達到目的的人,才能真正地達到目的。要做好一件事,實現心中愿望,首先必須有堅定的自信心,始終相信自己能夠做成任何要做的事。
信心是一切成就的基礎,當你自信能完成一件事情時,就會激發出一種巨大的潛在力量,使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在信心面前,一切困難都顯得微不足道。只要有信心,堅定前進的步伐,勇往直前,你就能移動任何一座阻擋你前進的困難之“山”。
◎心態小課堂:培養自信的8個技巧
自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不恰當的認識,是一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泄氣、失望、頹喪的情感反應。
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虜,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得不到發揮,使人覺得自己難有作為,生活沒有意義。所以,克服自卑心理就能掃除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礙。
怎樣才能從自卑的束縛下解脫出來,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呢?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認清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想法,而不是我們想什么事情。人的自卑心理來源于心理上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正如哲學家斯賓諾莎所說:“由于痛苦而將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自己看不起自己。悲觀者往往會有抑郁的表現,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是一樣的。所以先要改變戴著墨鏡看問題的習慣,這樣才能看到事情明亮的一面。
2.正確認識自己
自我評價不宜過高,要認識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素質和心理特點,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夸大自己的缺點,也不抹殺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確立恰當的追求目標。特別要注意對缺陷的彌補和優點的發揚,將自卑的壓力變為發揮優勢的動力,從自卑中超越。
3.客觀全面地看待事物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總是過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極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積極的一面,缺乏客觀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努力提高自己透過現象抓本質的能力,客觀地分析對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潛力,而不是妄自嗟嘆、妄自菲薄。
4.放松心情
努力地去放松心情,不要想不愉快的事情?;蛟S你會發現事情真的沒有原來想的那么嚴重,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5.嘗試一點改變
先做一點小的嘗試。比如,換個發型,化個淡妝,買件以前不敢嘗試的比較時髦的衣服……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你會覺得心情大不一樣,原來自己還有這樣的一面。
6.要增強信心
因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樂觀向上,對前途充滿信心,并積極進取,才是消除自卑、促進成功的最有效的補償方法。悲觀者缺乏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自信。他們往往低估了自己的實力,認為自己做不來。記住一句話:你說行就行。事情擺在面前時,如果你的第一反應是我行、我能夠,那么你就會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對它。同時,你知道這樣繼續下去的結果是那么誘人,當你全身心投入之后,最后你會發現你真的做到了;反之,如果認為自己不行,自己的行為就會受到這念頭的影響,從而失去太多本該珍惜的好機會,因為你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不行,最終失敗了也會為自己找到合理的借口:“瞧,當初我就是這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7.積極與人交往
不要總認為別人看不起你而離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別人也不會輕易小看你。能不能從良好的人際關系中得到激勵,關鍵還在自己。要有意識地在與周圍人的交往中學習別人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點,多從群體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樣可預防因孤陋寡聞而產生的畏縮躲閃的自卑感。
8.在積極進取中彌補自身的不足
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極暗示,從而愈發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確對待自身缺點,把壓力變動力,奮發向上,就會取得一定的成績,從而增強自信,擺脫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