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獲得感
  • 海華
  • 3458字
  • 2019-01-04 08:58:20

導讀 所謂帶團隊,就是帶給下屬滿滿的獲得感

在管理實踐中,我們經??吹?,不管我們的管理者采取何種方式鞭策下屬,他們絲毫沒有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們時常也會聽到有些下屬抱怨干得多拿得少、工作絲毫沒有前途、上班太沒意思;企業想留住優秀的員工,但他們卻“身在曹營心在漢”,時時抱著“騎驢找馬”“這山看著那山高”的心態;甚至有的下屬躺在企業溫床上愜意地享受,卻總是“端起碗吃肉,擱下碗罵娘”……這種種現狀讓我們的管理者苦不堪言,而與此同時也讓下屬有著“從小缺鈣,長大缺愛”的郁悶。

這是企業和老板的無奈,又何嘗不是員工的無奈!難道在企業和員工之間存在著的這個溝壑就永遠無法跨越嗎?從個人層面來看,員工對企業沒有歸屬感的主要原因就是對上級的工作表現不滿,認為他們沒有給予自己太多的關心,并且不認可自己的出色工作。對多數企業來說,無法讓員工在工作中有所收獲,恐怕是團隊缺乏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最主要原因。員工愿意努力工作,從最簡單的層面來看,不僅僅是希望企業能讓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工作成效,也就是“獲得感”。

什么是獲得感?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實惠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獲得感”一詞迅速在全社會火爆流行,且使用出現固化趨勢,多用以指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

“獲得感”表示獲取某種利益后所產生的滿足感,是企業“和諧幸?!蹦繕说木唧w化,涵蓋“歸屬感”“榮譽感”“成就感”這三個要素。一方面,“獲得感”有別于“幸福感”,強調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如果不講“獲得”而一味地強調幸福,就容易流于空泛。另一方面,“獲得感”的提出,使大家得到的利好有了可以衡量的指標,而“幸福感”是難以衡量的。所以,在當下的中國,“獲得感”更加貼近民生、體貼民意。這種“獲得感”,一般來說能夠真真切切地轉化為幸福感。

具體到企業管理的實踐來說,就是讓員工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付出,而要想讓員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他們有所得到。如果不讓他們“獲得”而一味地讓他們付出,那么一切激勵措施都將變得蒼白無力并最終“流產”?!矮@得感”更加貼近員工的實際需求、真正體貼員工的生活,這種感覺不光是物質上的體現,還包括管理及情感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獲得感”既是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既有看得見的方面,也有看不見的方面,它是每個人心中的一種綜合感受。一些企業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固然能提升他們的“獲得感”,但這不是“獲得感”的全部內容。比如,一些企業“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到真正要用人了,才想起使一些狠招、奇招,甚至歪招來“籠絡”員工。這或許能暫時留住他們的身,卻留不住他們的心。原因很簡單,他們在物質上暫時有了“獲得感”,精神上卻長期有“失落感”;他們今天受到了重視,明天就有可能被扔棄……如此這般,員工感受到的恐怕是得不償失,而不是“獲得感”。

對企業管理者來說,“獲得感”的提出,就像一把標尺,衡量著下屬得到的利好,衡量著管理者管理舉措的成效,衡量著企業的種種努力。所以,任何一位管理者都要改變急功近利的心態,把提升下屬的“獲得感”作為衡量自己工作得失的重要內容來抓。

一般來說,下屬的這種“獲得感”往往能夠轉化為積極的執行力。下屬的“獲得感”提高了,就會帶著愉快的心情,積極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把工作當成一種責任認真對待,這樣企業的工作效率就會得到提升。有了這種感覺,下屬會產生一種正向激勵與引導,不但對現實持有愉悅和欣慰的心態,而且對前景懷有積極樂觀的期待,并會按照貢獻與付出成正比的規則努力工作,以求贏得更美好的“獲得感”。

獲得感的衡量:讓下屬擁有獲得感的十個指標

企業要培養員工的獲得感,進而讓優秀的員工愿意留下來工作,關鍵在于了解他們的需求,以便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而正確分析員工對自我的需求期望以及對企業的需求與期望,是對癥下藥的關鍵。

那么,作為企業管理者,如何才能讓下屬實現這種存在狀態,從而更加努力工作?如何才能獲得下屬的擁護,讓他們心甘情愿地追隨你?其實,我們的管理者只需要用好以下十個指標就夠了。

1.有明確的目標,讓下屬獲得一份有盼頭的工作

沒有明確的目標,下屬自然就會迷失方向、失去動力。我們要幫助下屬設定適合他們發展的目標,這樣才能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有了明確而適合的目標,下屬自然就有了工作的動力,而獲得動力的過程,本身就能為他們帶來滿滿的“獲得感”。

2.提供體面的待遇,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切都將成為空談

毋庸置疑,為下屬提供一份體面的收入,是增強他們“獲得感”的首要因素,沒有哪個人愿意餓著肚子還談夢想。但是,這種“獲得感”必須建立在“多勞多得,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上,必須建立在公平科學的業績考核基礎上。如果搞“大鍋飯”,那么公平性平衡就被打破,下屬的“獲得感”就會蕩然無存。

3.充分授權,讓下屬在獨立工作中獲得自我滿足

下屬獲得了上司的授權,工作中就擁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他們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和認可,這種來自心理的滿足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們也可以學到很多新知識、新技能,這本身就是一種獲得。毫無疑問,下屬獲得授權的機會越多,他們成長得就越快。

4.提供讓下屬參與管理的機會,提升下屬的自我實現感

每個下屬都有參與管理的愿望和要求,這與馬斯洛理論人類需求的自我實現相符合。要想讓下屬真正有獲得感,我們就要給他們創造一個好的參與環境,并提供一切機會讓他們參與管理,以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參與,對企業的認同感就會提高,就會在工作中實現自我滿足。

5.提供職業晉升路徑,讓下屬在企業“扎根”

要想讓下屬在企業“扎根”,除了精神鼓勵、物質獎勵外,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給他們發展和晉升的空間,讓他們在企業有快速成長的途徑和載體,沒有多少人愿意干沒有晉升空間的工作。這是下屬作為個體的愿景。下屬有了這種“獲得感”,就會更加安心、積極地工作。

6.跟蹤下屬情感變化的軌跡,與下屬締結情感契約

在社會競爭激烈、各種壓力俱增的背景下,提供高薪酬、優福利已遠遠不能滿足下屬獲得感的需求,他們更需要心靈上的撫慰。我們要多給下屬以鼓勵,多向下屬傳遞正能量,那么他們在情感上自然會有更多的獲得感。與物質激勵相比,通過情感撫慰給下屬以恩情,就會得到他們更加強烈、深沉、持久的回報。

7.有效處罰,讓下屬在挫折中獲得自我完善

任何輕松無壓力的氛圍,都會使下屬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開始得過且過。所以,當我們的正向激勵不再有效時,就必須采用處罰措施。懲罰就好比是一座火爐,下屬碰到了它就要被燙手。但火爐的存在并不是為了讓下屬被燙,而是要使下屬得以聚集取暖、感受溫暖、獲得熱量。

8.創造良好的溝通氣氛,讓下屬及時獲得清晰的行動指令

溝通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下屬明確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還在于激發他們工作的動力,激發他們愛企業如愛家的思想,進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溝通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下屬工作效果的好壞,并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獲得感。

9.建立良性考核制度,形成人人積極向上的工作激情

工作的效果如何,最終要看考核結果。我們只有通過考核,才能讓下屬知道工作的情況。我們要引導下屬從考核結果思考從中獲得了什么經驗,今后應當如何提升等。這種回顧與總結的過程,正是獲得感提升的過程。這種獲得感的價值在于下屬可以從結果中提煉經驗、吸取教訓、汲取知識、不斷提高。

10.學習!學習!在不斷學習中突破自我、實現自我

團隊中的任何人,只有通過不斷努力學習,才能不斷超越自我,讓自己在工作中獲得更多,實現更錦繡的人生。為了實現下屬的各種愿望,我們就要幫助下屬在學習中變得更出色、更優秀。

我們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什么收獲

沒有付出,哪有收獲。員工要想真正擁有“獲得感”,說到底還是要靠自身與企業合二為一,靠與大家組成無堅不摧的團隊干出業績。企業發展壯大了,“大河有水小河滿”,員工才有了提升“獲得感”的前提。

對于企業的管理者來說,我們要做好領導工作,讓下屬明白貢獻與報酬、付出與獲得、積累與發展之間的關系,通過實施各項措施,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讓他們在不斷的努力中實現“獲得感”。

這就是我們向廣大讀者奉獻這本書的初衷。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增強下屬獲得感所必需的技巧和工具。作為管理者,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能夠懂得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帶出一支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洪泽县| 河南省| 龙里县| 谢通门县| 宜川县| 武冈市| 延吉市| 五家渠市| 武夷山市| 和田市| 始兴县| 利川市| 哈密市| 威海市| 哈尔滨市| 兴国县| 山东| 沁阳市| 剑河县| 西青区| 城市| 龙泉市| 思南县| 宁城县| 新源县| 巨鹿县| 松江区| 清原| 青岛市| 长春市| 历史| 玛沁县| 平山县| 奉贤区| 林周县| 吴桥县| 河津市| 铜川市| 五大连池市|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