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主持人起名鞋底蠣子

有關牡蠣的文化印象,是從《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說開始的。之前我只是知道,大連人叫做海蠣子的牡蠣真就那么好吃。

歐洲人很怪,不認營養價值很高的海參,卻都對生蠔(牡蠣)表現出少有的瘋狂。法國畫家讓?弗朗索瓦?特魯瓦在1734年創作的那幅驚艷世界的《牡蠣宴》,畫面上男男女女的貴族達人癡醉迷亂地狂吃牡蠣的宏大場面,至今想起來心還在怦怦直跳。僅僅一只海蠣子,至于把人變成這樣嗎?大家都知道,法國人喜吃生蠔在世界是出了名的,濱海夏朗德省每年的生蠔消費十分驚人,連開生蠔殼的去殼員都有了。其實,歐美很多國家的人都在生蠔面前變成了瘋子。歐美人多少年來都認為生蠔有性功能,古希臘古羅馬的祭神狂歡,生蠔便是主食,所食用的多為告徹斯特地區的牡蠣。英王亨利六世認為“蠔比雞肉好吃”,百食不厭。我老是覺得,法國人狂吃生蠔,和那些顯赫政要駭世文人有關。你看,法國軍事家拿破侖上戰場前必吃數沓生蠔。法國大作家伏爾泰、盧梭等對生蠔大快朵頤之余,均提文作詩謳歌生蠔鮮美“有益健康”。拿破侖的大將朱諾元帥,每天以三百只生蠔當早餐。1798年,一位法國內閣大臣有一次一口氣在一個鐘頭內吃了三十二沓生蠔。19世紀末期,紐約的“蠔吧”街可謂燈火通亮,亮著紅燈的門里則燈光黯淡,顧客與多為娼妓的女伴在用帷幕圍起的小包廂內食蠔談情。日本人則把它稱作“根之源”。不管生蠔營養價值高下,蠔與性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么肥的海蠣子能不饞人嗎?

英國作家斯威夫特也是一位蠔迷,他曾為街邊賣蠔販子寫過一首詩《蠔》:

牡蠣多迷人我大叫

我的官人,來買吧

看多豐滿多新鮮

比告徹斯特牡蠣

還要鮮美還要甜潤

它們健脾壯陽

使你精神抖擻

助你開枝散葉傳宗接代

滿足你的娘子

不管她不孕不嫩

不貞不淑

一吃了我的牡蠣

躺在她身旁

她不但變得好生養

你亦不用再怕她。

這首詩,足以讓你明白歐美人的牡蠣文化了。

據沿??脊虐l現,我們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懂得采食牡蠣。在漢代之前,已有在海灘插竿養牡蠣的記述,是世界上第一個養殖牡蠣的國家。我國古代第一部有實用科學意義的書《天工開物》,就講到了牡蠣,稱殼蠣為“蠣房”,牡蠣肉為“蠣黃”。大連人至今把海蠣子肉叫蠣黃,炸蠣黃這道海鮮菜在各家酒店現在賣得依然很好。不過,《本草綱目》把海蠣子肉叫做“蠔房”:“蠔房治虛損……滑皮膚”。牡蠣作為壯陽食物在我國也是由來已久,從《神農本草經》到《本草綱目》都有記載,牡蠣體內含有大量制造精子所不可缺少的精氨酸與微量元素亞鉛。精氨酸是制造精子的主要成分,亞鉛促進荷爾蒙的分泌。牡蠣很奇特,只有雄性,沒有雌性,“牡”字在古代是公馬的意思,因此得名牡蠣。牡蠣補腎壯陽的作用,連名字都有說服力。牡蠣中豐富的牛黃酸有明顯的保肝利膽作用,所以現代人叫它“海洋牛奶”。鈣、鐵、鋅、銅、蛋白質等太多的營養構成,就不用說了。

外地人把大連話稱作“海蠣子味”,實際就是四不像的集合體:來大連最多的山東人決定了大連的語言基調以膠東味為主,當地遼南俚語又施加了一些影響,再努力著向普通話靠攏。把大連話說成“海蠣子味”,肯定是一個不喜歡大連話特色又吃不慣大連海蠣子的人?!昂O犠游丁钡拇筮B話,體現著濃厚的移民融合色彩。

大連人講:“涼水蠣子熱水蛤”,當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海蠣子也一天比一天肥美。秋冬季節,正是大連人饕餮海蠣子大餐的時刻!這個時節的海蠣子,正在備戰過冬,努力囤積身體內的養分和油脂,把自己養得豐滿肥腴,正好給人們大飽口福。

據專家說,大連灣牡蠣是大連最好的海蠣子。

八九歲時的一天,我把媽媽烀得熱乎乎帶金黃饹兒的玉米面餅子,用毛巾裹緊緊夾在腋下,跟著大人去海邊趕海蠣子。小北風颼颼刀剮似的吹在臉上,沒人叫疼。一撥人撅著屁股站在退潮的海水里挖著蜆子和蟶子,另一撥人就到礁石上刨海蠣子。我們高興地用帶錘頭的鐵撓子將礁石上的蠣頭一個個撬開,把那鮮流流的蠣黃直接放到嘴里,咬著餅子吃。原味的海蠣子肉,微甜微腥濃鮮且爽滑。

后來念中學時,聽說有了辣根這東西,酒店的人都蘸著它吃,我們就買了一管這小玩意,再去海邊吃,用鐵撓子尖對準海蠣子的兩張殼中間鉆進去,上下一撬,海蠣子的殼就分開了。海蠣子肉蘸著足夠濃度的辣根,剛一入口,辣根的沖勁兒便會立馬侵襲五官,眼淚都嗆了出來,一直爽到腳后跟兒。

工作后,我經常到市場買回海蠣子肉,在電餅鐺上用油煎著吃,中等火候,直到把海蠣子煎出黃饹,口味焦香焦鮮。

再就是吃烤海蠣子,和鐵板燒的吃法等同。把帶殼的海蠣子放在電爐子上烤,等到海蠣子張口的時候,把切成片的大蒜塞進去,放一些辣椒醬,再烤幾下,隨著“啪啪”的聲音,海蠣子都張開了口,一股鮮美的熱氣升騰起來。把海蠣子的湯慢慢吸進嘴里,再把海蠣子肉塞到嘴里,天下最美的滋味盡在于此。

當代人對海產品有著奇特而肆虐的愛好,野生海蠣子也在不斷減少。隨著養殖海蠣子的增加,人們更加懷念當年大片大片的野生海蠣子。市場上有一些大大的海蠣子肉,據說是用什么東西泡出來的,看著誘人,鮮味極差。

如果你在城市某一墻根市場某一角落,看到蹲在那兒的老頭或老太太的鋁盆里,盛著一碗碗拇指大的海蠣子肉時,你就撞上好運了,這是真正的大連灣野生海蠣子。別看蠣子肉少,但很鮮很濃,蘸辣根生吃或下面條做鹵子,再鮮美不過了。

當然,大部分體積較大的海蠣子肉還是經得起推敲的,海畢竟是廣大寬闊的,不安分養殖牡蠣的人畢竟是少的。一個長期蹲在市場賣海蠣子的人,更需要大家對他的信任。要不然,他的海蠣子還怎么賣下去?

大連有一種海蠣子,在冷水里生長的時間比一般海域長,海蠣子的營養元素比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成分更加豐富完美,而且有一個非常生動好聽的名字:鞋底蠣子。聽這名字,你就能夠想象到它有多大的個頭。這個名字,就是大連電視臺一位叫李一峰的美食節目主持人起的。這種海蠣子的產地,就在著名的棒棰島海域。這片海的守護人孫世禮先生說,在大連,只有棒棰島這片海有這種蠣頭。

這種鞋底大的海蠣子在這片海域,出產量極小,因此在大連農貿水產品市場你是見不到的。有這個口福的人,只能來到大連棒棰島,還得趕上水下有貨。海蠣子沒有長大前,主人是不會去動它的。棒棰島海蠣子一旦撈上來,除了滿足來到這里大大小小的首長與貴賓外,剩下的一小部分才能滿足棒棰島國賓館和海邊悅海樓的賓客。

李一峰在大連算是一位美食家,主持了7年的美食節目。對大連海鮮,他有幾套自己的心得。他向我描述了發現鞋底蠣子的過程。

2005年的夏天,他接到棒棰島守海人孫世禮先生的電話,說這里發現了野生大海蠣子,有興趣就過來看一看。

在現場剛主持完節目的李一峰和攝制組的小哥們一說,大家就徑直趕到了棒棰島海邊悅海樓腳下那片海。正趕上中午幾位首長在悅海樓用餐,孫世禮先生領著他們聲音很小地坐著小船下了海,來到離岸邊不遠的一片海域,潛水員一個鯉魚打挺扎進水里,十幾秒后嘩地躍出水面,手里舉著一只鞋底大的海蠣子,抹了一把臉上的海水:“水底下全是這么大的蠣頭!”

李一峰接過蠣頭,反復端詳著,喃喃自語地冒出幾句:“和咱們穿的鞋底一般大,這不就是鞋底蠣子嗎?還沒有名吧?就叫鞋底蠣子吧!”

孫世禮先生一聽,連說這名字好。守海人同意了更沒人說什么了。那期電視節目就出現了鞋底蠣子的專題。不少大連人看了節目,直奔棒棰島海邊,怎奈這鞋底蠣子出水量太少,弄得這些來賓和孫世禮先生都為難了好一陣子。

大連美食家、美食節目主持人李一峰

在棒棰島賓館做了多年餐飲總監的董長作大師說,大連的海蠣子,大連灣的蠣頭小但是海蠣子肉最鮮。要說大個海蠣子肉最鮮,得數棒棰島的鞋底蠣子了,它的營養成分也高于一般海域的海蠣子。

棒棰島能成為國賓館,不光是風光旖旎,這片海域的海帶、紫菜、海藻這些海藻類植物格外稠密,營養價值也很高。咱們都知道,海藻類植物是海參汲取營養的重要來源,海藻類植物含三種糖類,抗衰老作用很強,是海洋中低脂肪食品,有大量的優質蛋白,含有很多對人體有利的生物活性元素,豐富的礦物質和天然碘。這個環境里野生的大個海蠣子,像大珍珠一樣水盈盈的大蠣黃,增加性功能的鋅、強化肝功能的牛磺酸、有降壓作用的海帶氨酸和殺蟲作用的海人草酸,都很豐富。一個鞋底蠣子的營養價值,絕不差于一只海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巨鹿县| 根河市| 依兰县| 湾仔区| 来安县| 平远县| 东乌珠穆沁旗| 杭锦旗| 海兴县| 丹江口市| 扬中市| 防城港市| 博野县| 都安| 苏尼特左旗| 原阳县| 邵阳市| 新邵县| 泰和县| 海门市| 乳源| 娱乐| 双柏县| 达州市| 荥阳市| 凤台县| 阳高县| 白水县| 安化县| 鸡东县| 麻栗坡县| 漯河市| 乐东| 尉氏县| 彭阳县| 迁安市| 长顺县| 台南市| 宁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