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簡明世界歷史讀本
  • 武寅主編
  • 1344字
  • 2019-03-18 19:38:30

五 殖民運動

殖民運動興起的原因

古風時代既是城邦形成的時期,也是大規(guī)模展開殖民活動的時期,希臘殖民者的足跡遍及整個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歷史上各個文明世界的殖民(即移民)活動從來沒有止息,但形成一場大規(guī)模的運動卻有具體的原因。希臘人殖民的一個基本動因是人口過剩、田地不足的壓力,迫使在本國走投無路的人到異鄉(xiāng)去尋找生存空間。

希臘半島耕地面積嚴重受限,而黑暗時代以來的較和平的定居生活造成人口的自然增殖加快。新一代公民在本國難以分到賴以為生的耕地,成為社會不安定的制造者。新興的城邦只好有組織地把多余的人口派遣到海外謀生。例如,庫列涅邦在組織殖民時,采取抽簽方式,中簽者必須出走,拒絕離開故鄉(xiāng)者將被沒收財產(chǎn)并判處死刑。有時天災也是促使殖民的動因之一。如希羅多德提到昔克拉底群島中的鐵拉島(今山托里尼島)曾因連年干旱,顆粒無收,被迫組織、有領導地向北非移民。城邦內(nèi)部的政治斗爭也是促使部分失意者遠走他鄉(xiāng)的原因之一,例如卡爾西斯邦的政治流亡者在意大利南部的列吉烏姆建立定居點進而發(fā)展為新邦。還有為商貿(mào)目的在海外建立殖民點的事例,但為數(shù)很少。母邦與子邦之間的商貿(mào)來往通常是在子邦建立之后自然出現(xiàn)的,換句話說,貿(mào)易是殖民運動的產(chǎn)物,而不是基本動因。

 

殖民運動的過程與后果

古風時代殖民的目的地集中在希臘半島東北和西北部。這些地區(qū)有適于農(nóng)耕的平原與水源,且當?shù)鼐用襁€處在前國家狀態(tài),如西西里島的西塞爾人、東北部的色雷斯人與黑海沿岸的斯基泰人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都較古希臘人落后,這使得希臘殖民者比較容易在當?shù)亓⒆恪?/p>

公元前750年左右,與阿提卡半島隔海相望的優(yōu)卑亞島上的城邦凱爾吉斯和艾列特里亞最先向意大利半島殖民,殖民者在今那不勒斯城附近破土建邦,開啟了延續(xù)兩個世紀的大殖民運動。其他邦紛紛效仿,分別在意大利半島、西西里島、比利牛斯半島沿岸殖民,有些殖民地甚至遠至大西洋沿岸,隨之興起了一系列新的城邦,有些邦后來成為西地中海的重要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如南希臘的科林斯在西西里島建立的敘拉古。

東北方向的殖民也由優(yōu)卑亞人發(fā)起,隨后希臘半島、小亞細亞和愛琴海島嶼上的希臘人積極跟進,紛紛在色雷斯、赫勒斯滂、黑海沿岸落戶安家。殖民地呈裂變狀建立。一個母邦分出女兒邦,女兒邦又分出孫兒邦。離開母邦的殖民者多則數(shù)百、少則數(shù)十人,行前或由母邦任命帶隊負責人,或殖民者集體選出首領,訂立共同遵守的契約,隨身攜帶母邦的圣火,踏上殖民的征程。也有幾個城邦聯(lián)合殖民的例子。它們協(xié)商殖民地所需要的政治與經(jīng)濟制度,如權力與土地的分配等問題。在契約基礎上建立的新邦和擁有政治參與權的公民集體往往同母邦脫離了直接的政治隸屬關系。殖民城邦與母邦之間的特殊關系主要基于血緣、宗教、風俗習慣等文化因素或商貿(mào)聯(lián)系。到古風時代末期大殖民接近尾聲時,計約40多個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139個殖民地。

殖民對于希臘人而言無異于一次地理發(fā)現(xiàn),大大拓展了希臘的地域范圍,拓展了古希臘人視野。從古風時代末葉出現(xiàn)的最早一批歷史作品看,選題幾乎都是異邦異族的歷史,說明古希臘人的新鮮感。希臘半島與整個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qū)因文化的共同性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促進了經(jīng)濟往來。但也應看到希臘殖民運動的負面作用,因為殖民伴隨著暴力與對土著居民的侵奪,也造成奴隸的來源擴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会泽县| 丰都县| 天峨县| 潞西市| 宣化县| 平潭县| 萝北县| 康定县| 保定市| 彭泽县| 五台县| 泰宁县| 黄山市| 洞头县| 肥西县| 卓资县| 同仁县| 洛扎县| 锡林浩特市| 綦江县| 历史| 井研县| 田林县| 边坝县| 文昌市| 蒲城县| 济阳县| 社会| 漠河县| 芒康县| 肥乡县| 湟源县| 土默特左旗| 神木县| 庆城县| 扎赉特旗| 宜良县| 左贡县| 昭平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