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國網絡游戲盟主“家天下”——陳天橋教你“知識致富”(1)
- 跟500強企業家學什么
- 王力編著
- 4791字
- 2018-04-03 16:31:53
他,17歲上名牌大學,18歲入黨,20歲以“優秀畢業生”提前畢業,22歲被任命為上海陸家嘴集團某子公司的副總經理,24歲成為陸家嘴集團董事長秘書,26歲創業,30歲身價超過40億人民幣……
他,領導著一個世界上用戶規模最大的網絡游戲企業。在他的帶領下,截至2009年3月,盛大網絡已擁有超過8億的累計注冊用戶,同時在線人數超過百萬人,月平均銷售額數千萬元,在中國擁有65%以上的市場占有率,
他,是世界上用戶規模最大、收益額位居前列的網絡游戲“盟主”——陳天橋。
他,幾年前穿白襯衫,現在還是白襯衫,如果沒有什么重要的場合,他會穿得更加隨便,他中午會在單位跟員工一起吃盒飯,他從來都不是個會揮霍的人——陳天橋的許多成功都與年輕沒有關系。
個人簡歷
1991年,從洋涇中學畢業,考入復旦大學經濟系;
1993年,提前一年以優異成績從復旦畢業,進入陸家嘴集團總裁辦;
1998年,離開陸家嘴集團,加入金信證券公司;
1999年,與妻子、弟弟、同學等一起創辦盛大網絡,開始做卡通網站;
2000年,盛大獲得中華網風險投資,制定要做網上迪斯尼的發展戰略;
2001年,盛大網絡宣布正式進入互動娛樂企業,并先后代理運營了《傳奇》、《新英雄門》、《瘋狂坦克》等多款大型網絡游戲;;
2002年,盛大網絡年營業額達到6.8億元人民幣,純利1億元人民幣;
2003年,當選中國共青團中央候補委員;
2003年,獲得國際著名風險投資機構日本軟銀集團4000萬美元風險投資;
2004年,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加盟盛大任總裁,陳天橋繼續任盛大董事長兼CEO,盛大在納斯達克上市。
【陳天橋談發財:上海首富的密碼】
“我和99%的中國青年有著相同的人生經歷。喜歡玩游戲并不純粹是件壞事,關鍵是要玩出‘精’,我就是玩游戲玩出創業靈感的。大學生創業完全可以從身邊找到靈感和機遇。但無論做什么,第一要專注,第二要注意節奏。”
一位創業不久的朋友非常崇拜陳天橋,他在瘋狂瀏覽了涉及陳的幾乎所有信息之后,頗有感觸:“陳天橋玩的無非就是綜合實力:在搞IT的里頭他做網游,在網游里頭他玩股票,在玩股票的里頭他操作資本。干什么都比人家快出一步。”
不過,陳天橋在中央電視臺的《對話》節目中剖析自己的時候,卻總結出了自己發財的兩大成功密碼:“第一是專注,第二是節奏。”
1.專注才能抵制誘惑
陳天橋真正的發跡是從《傳奇》這個網絡游戲開始的,但是他在開始自己的傳奇人生之前,也曾經被誘惑過——被各種各樣的掙錢機會誘惑著。
1999年,26歲的陳天橋與弟弟陳大年在上海浦東新區科學院專家樓里的一套三室一廳的屋子里創立了盛大網絡,并推出了網絡虛擬社區“網絡硅谷”。2000年,盛大網絡獲得了中華網300萬美元的注資。這時候的陳天橋,總是“善于”發現新的賺錢機會,于是,盛大很快就廣泛涉足了網上互動娛樂社區的開發經營、即時通訊軟件的開發和服務以及網上動畫、漫畫等業務。這時候,盛大網絡進入了迷茫而無序的發展狀態。
在功成名就之后,陳天橋告訴前來取經的創業者:“當你認準了一個方向之后,就要全力以赴,只有專注的企業才能成功,多元化的企業可以存活但是很難成功。”而這正是他有切膚之痛的經驗之談,“一個創業企業往往都是自己的靈感和方向,我相信他們應該對未來充滿信心。,但我覺得他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也就是我犯的錯誤,就是所謂的一上來就對整個戰術執行多元化或者搖擺不定,而不是專注地在某一點上進行突破。”
盲目發展很快結出了惡果,盛大網絡陷入了困頓中。在總結了自己的失敗原因之后,陳天橋開始尋求改變。這時《傳奇》進入了他的視野并把他深深吸引了,他立刻給中華網寫了厚厚一疊項目建議書。“我們把《傳奇》拿回來,很高興地向我們的投資方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領域,我們認為這不但能賺錢而且能賺大錢。但是當時我們的投資方覺得我們在講一個神話,所以他說你可以一個人走,但是我們不陪你。”
最終,陳天橋與中華網分手,中華網按股份留給了陳天橋30萬美元。2001年7月14日,盛大和《傳奇》海外版權持有商Actoz以每年30萬美元的價格簽約,陳天橋剩余的30萬美元全部進了Actoz的口袋。
“合同簽完后,我就沒錢了,但游戲運營才剛開始,光服務器跟網絡寬帶就需要一大筆錢,形勢十分危險。”這時候陳天橋使出他成功的第二個密碼——節奏。
2.快節奏突破死神圍困
脫離了中華網后,陳天橋也深刻感受到了死神的腳步:“2001年之前,盛大幾乎每天都有可能死去;2002年,盛大每個月都有可能死去;進入到2003年后,盛大每個季度都有可能死去。”但是陳天橋并沒有被嚇倒,他決定裁員,首先把50人的公司裁成20人,最早的那批人全部留下來,但卻只能拿八折的工資。
此外,為了解決硬件設施問題,“我們就拿著與韓國方面簽訂的合約,找到浪潮、戴爾,告訴他們我要運作韓國人的游戲,申請試用機器兩個月。他們一看是國際正規合同,就同意了。”陳天橋回憶說。然后,拿著服務器的合約,以同樣的方式找中國電信談。中國電信最終給了盛大兩個月測試期免費的帶寬試用。有了韓方的合同,再加上服務器廠家和中國電信的支持,陳天橋又取得了當時國內首屈一指的單機游戲分銷商上海育碧的信任,代銷盛大游戲點卡,分成33%。
2001年9月28日,《傳奇》開始公測,兩個月后正式收費,同時在線人數迅速突破40萬大關,全國點卡集體告罄,資金迅速回籠,盛大安然度過了這場生死玄關。
這時候離盛大和Actoz簽約僅過了4個月,盛大以其快節奏首次突破了死神的魔掌。回首這段往事,陳天橋深感自豪:“現在回過頭來看,如果說對我的創業密碼做一個總結的話,我覺得就兩個字:節奏。世界上沒有做錯的事情,永遠是時間錯誤。”
節奏還讓他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2004年5月13日,盛大在納斯達克上市。此時并非新股上市的好時機,中國概念股遭遇寒流,陳天橋在上市前夕的24小時之內備受煎熬。反復權衡之后,他作出決定,并電話通知美國的上市團隊下調發行價,將每股13美元下調到11美元,并減小了50%的上市規模。就這一筆,公司就要損失2000萬美金。
但是精明的陳天橋還有他的如意算盤。“我們相信,上了市以后以我們每個季度百分之二十幾的增長率,很快就可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我們可以通過再融資獲得資金。”不出陳天橋所料,同年10月,盛大網絡的股價大幅上漲,這時候陳天橋決定再融資,“我是10月8號下午開始刊報,我打電話給高盛說,你們一個禮拜之內,必須要把這個可轉債完成。對方說世界上沒有過一個禮拜完成的,我說沒完成這個我們以后就不聘請高盛了。”結果高盛真的在短短的一星期內做到了。
“一個月之內,我們把這筆錢用在了對上游內容商的控股上面。在半年之內,從上市、發計報、融資到收購,我們都完成了。我覺得在這里面就存在對節奏的把握,如果有任何一步你沒有踏準,或者缺錢或者缺地方,都是不行的。人家也是看到你有錢才會談,你沒錢怎么跟你談?所以我覺得,創業的第一階段要做到專注,第二階段要把握節奏,這是不同階段的我對整個企業理解的精髓。”
快節奏已經成了陳天橋的招牌招數。2005年,陳天橋斥資近20億,僅用43天即成功收購了中國最大門戶網新浪19.5%的股票,成為新浪最大股東,顛覆了中國互聯網的格局。而這種動作絕非陳天橋偶一為之的特殊舉動,早在2003年,盛大就已經先后收購了北美、日本以及國內的近10家公司;2004年,盛大的擴張步伐進一步加快,創下了兩個月內完成6次資本運作的紀錄。
3.務實的理想主義者——豪賭需要大膽,常勝需要謹慎
陳天橋的魅力在談話中才開始顯現出來。他不茍言笑,喜怒不形于色,目光如炬,有跟年齡不相稱的成熟;說話語速很快,談鋒穩健,思路縝密且語多比喻,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他腦中統一得很好。用陳天橋自己的話說,他今日網絡娛樂業老大的地位,全是源自幾年前腦中的一個“idea”(想法)。
“別人的幸運發家,可能是因為看中一處升值前景巨大的樓盤,可能是因為開發了某種市場巨大的產品,而我們的起步,只是把我們的story(故事)賣了個好價錢。當然,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最初的1000萬并不難掙,難的是把1000萬變成100個億。”
1)一年里承擔了別人十年的風險
自認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的陳天橋,創業之初的理想是“做網絡上的迪斯尼”。
公司的草創人員只有5名,一間小小的工作室,陳天橋他們扛著自己做的招聘板,坐火車到南京大學招畢業生,說要做網絡上的迪斯尼,但沒有人理睬他們。
而在之后的2004年,盛大網絡在上海張江高科15000平米的辦公樓里,有1000多名平均年齡25歲的員工在為網絡迪斯尼的夢想奮斗著。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陳天橋一開口說盛大還有400個職位虛席以待,馬上就成了網上的熱門新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于盛大的極速成長,陳天橋最知個中滋味。
別人都說陳天橋幸運,但陳天橋自己說,盛大的幸運和不幸是共通的。網絡游戲這一新興領域,機會多,雷區也多,有很多時候,盛大都處在暗流的中心,稍有不慎,便是全盤皆輸。
盛大剛剛起步的時候,陳天橋常在深更半夜被吵醒:哪里的服務器又癱瘓啦,哪里又出現嚴重的私服外掛啦……
有一次,一名員工半夜整理手機通訊錄,不小心撥通了陳天橋的手機,陳天橋一個激靈,醒了過來,“當時是半夜兩點,周圍非常安靜,我已經很久沒有在半夜里接到公司的電話了,我的判斷是,要是有電話來,一定是出大事了!”
當時陳天橋瞬間出了一身大汗,衣服全部都濕透了。
第二天,這名誤撥電話的部下被陳天橋“狠狠說了一頓”,用陳天橋自己的話說,他平時跟員工關系很好,但遇到工作上的事時,就會“很兇”。
陳天橋有時會覺得心臟不適,就是因為久處壓力的中心。“2002年的時候,公司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死一次的可能。一個朋友跟我說,天橋啊,你還是很幸運的,盛大基本上沒有碰上什么大挫折。我就反問他:你說,任何企業可能遇到的災難哪一項盛大沒有遇到過?青少年迷戀網絡游戲,《人民日報》頭版都點過我們的名……”回顧盛大的創業之路,遭遇過投資方突然撤資,遭遇過與合作伙伴對簿公堂,遭遇過黑客的大規模襲擊,遭遇過競爭對手舉報偷漏稅……用陳天橋的話說,“一年里承擔了別人十年的風險”。
但盛大還是如游戲里的大俠一般,在危機叢生的環境里騰挪跌宕、見妖捉妖、遇魔降魔,一路打到了通關。陳天橋也被很多人稱為“傳奇小子”。
人們都說陳天橋很“主流”。確實,從小到大,他每一步都是遵循最主流的模式成長起來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少年時代家教很嚴,而陳天橋也是個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孩子,不但成績優異,還一直都是學生干部。他18歲就入了黨,在復旦大學讀經濟學的時候,獲得過“上海市學生干部標兵”的稱號,并提前修完學分,成為了1993年復旦18名提前畢業的學生之一。
當時的陳天橋,在同學眼里已經是一個“性格堅毅、極富才華、前途不可限量之人”了,但他后來的發展走向還是讓不少舊日老友吃驚,因為當時大家普遍認為,陳天橋適合走仕途。
當年提前畢業的18名學生中,陳天橋是唯一一個到國有企業工作的。工作的第二年,他就從陸家嘴集團的普通員工,做到了集團子公司的副總經理,到1996年,24歲的陳天橋已經成為了陸家嘴集團的董事長秘書。同一年,該集團總裁被調往浦東新區任副區長,要帶陳一起去,但他婉言謝絕了。
沒多久,陳天橋便從陸家嘴集團辭職,去了一家證券公司。“走之前有人留我,說:小陳,我們這里快要分房子了,你等拿了房子再走。當時我畢業才三四年,就有房子分給我,應該說是很幸運的了。但我想,難道我這輩子,自己還掙不了一棟房子?”
就這樣,陳天橋與仕途“擦肩而過”,或者說,是他主動選擇了另一條人生之路。
“我有一個同學在國外,人家跟他說你的老同學陳天橋發啦,他不信,說肯定是同名同姓,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結果上網查出圖片來一看,還真是我,他很吃驚,他一直以為我會走仕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