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瞥集:港澳文學雜談(煮雨文叢Ⅲ)
- 陳子善
- 931字
- 2019-01-04 02:41:16
愛書家的心聲
香港作家葉靈鳳的三大卷《讀書隨筆》(一九八八年一月北京三聯書店初版)是我案頭的必備書,這不僅因為書是編者柳蘇先生所贈,是我喜歡的毛邊本,也因為每次翻閱,總有一種新鮮感和親切感。我從中知道了中外古今許許多多關于書的奇聞趣事,同時也不斷發現現代文學研究的新資料和新線索,書中常為人稱道的清雋的文筆,優雅的風致,倒覺得反在其次了。
譬如第三集中有篇千余字的《紙魚繁昌記》,說的是作者所珍愛的《紙魚繁昌記》《獵書家的假日》《英國的禁書》《書與斗爭》《藏書快語》《藏書之道》《書志學講義》等日本歐美談書的書如何在一九三八年廣州陷落日本法西斯之手時不幸散失,而《紙魚繁昌記》后來終于失而復得的故事,頗有戲劇性。我注意到文中有“來到香港后,忘不掉這幾冊書,我曾將他們寫在《忘憂草》里”這句話。根據《紙魚繁昌記》內容推斷,此文應作于抗戰勝利之后,那么,《忘憂草》就應作于抗戰期間。但翻遍三卷《讀書隨筆》,不見《忘憂草》的蹤影,想必是葉靈鳳的一篇佚文了,何處尋覓呢?
今年二月,我到香港中文大學訪學,有幸在一位當年與葉靈鳳也相識的香港老藏書家那里得見《忘憂草》真容,原來這是一本散文集,全書即以這篇《忘憂草》為書名,一九四〇年十一月香港西南圖書印刷公司初版,小三十二開本,正文共一百二十九頁。以前人們只知道葉靈鳳五十年代以后在香港出版了《文藝隨筆》《北窗讀書錄》《晚晴雜記》等散文集,對這本《忘憂草》卻一無所聞。《忘憂草》是葉靈鳳在香港出版的第一本書,它的發現填補了葉靈鳳創作史上的一個空白,何況它還很可能是當時南下作家在香港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其意義更不待言。
《忘憂草》無疑是這本散文集中最為感人的一篇,難怪作者要以這個富有詩意的題目作為書名。作者對那七種稀見的“談論書物版本聚散變遷的關于書的書”的追憶介紹各自獨立成章,遠比后來的《紙魚繁昌記》詳盡真切,娓娓道來,多么引人入勝,而對它們在侵略戰火中所遭受的厄運又是何等憤慨,大義凜然地譴責了人類文明的毀滅者。作為一篇精彩的書話,《忘憂草》記載了葉靈鳳難以忘懷的失書之痛,傾吐了一位“真正的愛書家和藏書家”對書的一片癡情,而今的愛書人讀后除了大長見識,更可領悟到點什么吧?
(原載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四日上海《文匯讀書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