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對花啜茶
唐人以對花啜茶為煞風景,蓋花間本宜酒。“羅襦襟解,微聞薌澤”,此時此刻,一斗之量,也可飲一石,至于酒極則亂,也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那個不可不戒之事了。
蘇大胡子說“對花不飲花應猜”,可知對花不飲酒,花也不開心。至于不飲酒,反而飲茶,更是不可理喻,花若有知,當大口啐之,豈止疑猜而已。因為茶是用來清心的。對姹紫嫣紅滿園,卻用清心之茶來強迫自己心如止水,不起波瀾,的確煞風景,可謂道學之極。元微之“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尚修的是半吊子的道學,只有五成功效。金庸的男主角們卻必須修夠十成的學分,當然,除了逃課的韋爵爺和免修的虛竹先生。
英雄美人共處一榻,軟玉溫香抱滿懷之際,合是無酒也醉人。按當今寫手慣例,如椽大筆一揮,下面就是洋洋灑灑一大篇香艷文字,管教讀者血脈僨張,涎垂三尺。可是金庸這里,即便特別生韋小寶在麗春院中與眾女大被同眠的大好光景,也只是“胡天胡帝”四字含糊過去了。其余的同學,連胡天胡帝的待遇也不曾有。
石破天從天而降,跌入舟中,毫無建樹,還可以說是因為被捆作粽子,束手束腳,不得伸展。令狐沖在群玉院與二女同床,一來力不從心,二來強敵在外,尚有可說。可是福建歸途,送恒山眾女弟子回家,依舊夜夜睡在甲板上,廢話也沒有半句,真真辜負了“江湖浮浪子弟”之名,難怪讓年輕二十歲的莫大佩服了。
最煞風景的要數袁承志。鉆進美女被窩,更剛剛得知,那美女暗戀他,毫無動作也就罷了,偏偏要把金蛇劍做了楚河漢界,壁壘森森,讓人家小美人也動作不得,令人鄙視。
最悲催的是胡斐。誤入香巢,美人在懷,于飛之樂是與他無緣了。為免唐突佳人,揭開褥子,往床底下撒一大泡尿,將藏于床下的敵人淋一個醍醐灌頂的樂趣也被剝奪,頗值得同情。
堅忍還屬段呆子。武俠小說里,某類藥物是香艷文字慣用的引子,也是文中男女縱欲用濫的借口。道義上,有了推諉的對象,實際上,又合了茍合的心愿,是建牌坊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偏偏段呆子倒霉,托生到金大俠筆下,即使誤服了“陰陽和合散”,仍被勒令:“忍無可忍,還是要忍!”所以小段要在最宜談《詩》的環境下,不得不教《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可惜“震是長子,巽是長女。我是‘震’卦,你就是‘巽’卦”。更沒奈何的是學生木婉清頑劣,大演《鬧學記》:“不,你是乾卦,我是坤卦,兩人結成夫妻,日后生兒育女,再生下震卦、巽卦來……”要推選最悲劇的艷遇,小段的石室遭遇當是首選。
對花啜茶既然“煞風景”,又是極道學,貌似和風流全不相干。細細思量,卻發現,他若真道學,不入花叢。既入花叢,那花間種種,雖然不曾真個銷魂,終于“止乎禮”,然而“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10]的福利還是有的,膽大如胡斐之流,更額外賺了“檀口揾香腮”[11]的便宜去。可知其間大有“發乎情”的余地。
放翁詩云“花搖新茶滿市香”,對花飲茶,也是別一種風流吧。
四 盡人調戲
當年張生遇鶯鶯,眼見她:盡人調戲,亸著香肩,只將花笑拈。金圣嘆對“盡人調戲”大加贊賞:“盡人調戲者,天仙化人,目無下土,人自調戲,曾不知也。彼小家十五六女兒,初至門前便解不可盡人調戲,于是如藏如閃,作盡丑態。又豈知郭汾陽王愛女晨興梳頭,其執櫛進巾,捧盤瀉水,悉用裨牙將哉!”
按照金先生的解法,這“盡人調戲”是道學的最高境界,是渾然不解風情的緣故,比疑似心中有鬼的“如藏如閃”高了數個段位。至于汾陽王帳中將士用命,是否和“水晶簾下看梳頭”的激勵有關,則不可考。
金先生的這種觀點,還貫徹到了《水滸傳》。武二起初被嫂嫂調戲時,“武松是個硬心直漢,卻不見怪”。金圣嘆便評道:“不見好,是丈夫,不見怪,是圣賢矣。極寫武二過人。”直把“盡人調戲”提拔到了“圣賢”的高度。
讀者看書,不是看“圣賢”的,好吧好吧,修正為“不僅僅是看圣賢的”。《兒女英雄傳》里,鄧九公的姨奶奶把安公子調戲得面紅耳赤,雖然有文康先生代為解釋道:“列公,切不可把這位姨奶奶誤認作狎邪一路。”卻離“天仙”“圣賢”遠著呢,甚至連佳話都算不上。
金圣嘆的批評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那些“盡人調戲”不解風情的“天仙”“圣賢”,其實本身是極具風情的。
藍鳳凰風韻甚佳,而聲音之嬌美,更遠過其容,“既美貌,又風騷”。黃河舟上與岳君子酬酢問答,只因“苗家女子,不懂你拋書袋的話”,以至于混沌如桃谷六仙,也認為她和岳掌門在調情。口才如岳不群,也后繼無力,剛烈的岳夫人,更是酸氣沖腦,罵出了“妖魔鬼怪”。而藍鳳凰卻渾然不覺,依然是落落大方,“大河之上當眾自呼,絲毫無忸怩之態”。
上得舟來,開始輸血救援的苗女,更讓岳先生如臨大敵。“有所不為”的岳君子,想象力大概就是“看短袖就想到裸體,看到裸體就想到性交”[12]吧。“嗚呼,她們已將四肢露出,將來一定要光著屁股走路了。”[13]“這藍鳳凰的話聲已如此淫邪,再施展妖法,眾弟子定力不夠,必難抵御。”于是,眾弟子且退出艙外,待為師單槍匹馬來對付她……
苗女嬌音,是金庸小說不變的設定。至于依據么,或是其先祖敬業公游歷西南的心得,或是金庸先生自己的偏見,不可考據。何鐵手六十高齡,聲音之柔美,讓韋小寶直說“隔壁聽見你的聲音,那要叫你婆婆妹妹了”。而她和韋小滑頭之間油嘴滑舌的調笑,旁觀眾人,除了搖頭獅子吳老爺子之外,恐怕都要大搖其頭。殊不知人家何姑娘尚且“云英未嫁”。
美貌風騷是風情,天真爛漫也是風情。
田伯光花中老手。“你要打斷我兩條腿,我就讓你打”這種陳詞濫調本是調情慣用,孰料儀琳小師父渾不識這風言風語,大庭廣眾之下,原詞道出,絲毫無隱。老田若知這俏媚眼做給了瞎子看,怕不是要氣得吐血三升。
小黃蓉和郭靖同居同行,卻不涉于私。黃蓉對男女私情全然不解,偏偏還好學得很。追問陸師兄怎知我倆未成親,追問老爹生娃娃是怎么回事。弄得陸師兄不得不顧左右而言他,博學的老爹要杜撰山海經式的故事,胡編出脅下生人的鬼話。這種無知的糗事,在讀者看來,多半也是可愛的吧。鐵槍廟中,黃蓉洗腳,抓來的小兵壯丁看得眼直,還敢色心不死地說:“小的見姑娘一雙腳生得……生得好看……”讓柯鎮惡心驚,以為這廝不是被抽筋,就是被扒皮了。黃蓉卻一笑置之:“憑你這副蠢相,也知道好看難看。”大度的原因,固然多半因為“天仙化人,目無下土”,沒把那小兵放在眼里,也就是金圣嘆盛贊的“道學”因素占了主流,但其中又何嘗沒有自矜美貌,樂人夸贊的風情呢?
這種盡人調戲的道學與不解風情的風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大可風流者得其風流,道學者見其道學。
五 結語
金庸先生書中的道學種種,風流種種,矛盾種種,融合種種,“悶騷”二字,足以盡之,我卻啰里啰唆的寫了這么一大篇。對這種浪費時間、占用版面的行為,深表鄙視。同時,又懷疑是否傳染上了金大俠新修版婆婆嘴的毛病,深懷恐慌。其實,我只是想對“悶騷”不再悶的新修版說:“悶騷”是一種風流。
當然,發騷只是下流,這種沒素質的話,我是不會說的。
【金庸人物志】
一 折本浪子段正淳
和尚與綠帽子是大理段氏的兩大特產,但似乎與風流成性而又風流自賞的“大理段二”沒啥關系。天龍寺自然不收留這個花和尚,綠帽子也只有他拿去送人的份兒。亦舒有句名言,“功夫下在什么地方,還是看得出來的”。鎮南王相貌平平,功夫平平,政績也平平,泡妞的手段卻是“前無古人”(后有來者,韋公小寶是也),幾乎一網打盡全部中年美婦,且到了聽見別人的風流韻事也會心虛的地步。這當然由于段正淳肯在泡妞上下功夫,只看他一身的定情信物,一肚子的甜言蜜語,遍布天下的情婦,卻從來沒有張冠李戴過,一定是常常“溫故而知新”的緣故。不顧聲名地位,不管江山事業,不怕河東獅吼,不屈不撓,把泡妞當成人生第一要緊大事,看來“浪子”之名,沒人能與之爭鋒了。出塵子曾道:“到底是大理,還是信陽,天南地北,不是鬧著玩的。”殊不知段王爺風塵仆仆,千里迢迢自大理直奔信陽,只為安慰一個新寡少婦,真是“人近天涯遠”,比出塵子敬業多了,佩服!佩服!
偷香竊玉本是討便宜的勾當,由段某人做來,卻總不免失便宜。在萬仇谷,差點賠上兒子、女兒,這只是折些小便宜;在信陽險些被小康騙取了性命,則算得上丟了中便宜。不過這些也算不了什么,畢竟死于修羅刀下、貝齒之間,做個風流鬼,是段正淳畢生理想,求仁得仁而已。然而,讓他最最料不到的恰恰是他老人家也有綠云罩頂之日,且賠上的正是他的原配夫人;更春風一度,珠胎暗結,把他的獨生愛子,做了綠帽的見證!
冤!冤!冤!有多少根正苗紅的女兒流落江湖,有的還入了邪教,還有的在做丫頭,偏偏鎮南王府里養尊處優的是別人的兒子。恨!恨!恨!為了假兒子,喪盡了一生的紅顏知己。慘!慘!慘!大理皇位旁落倒也罷了,偏偏充斥后宮的竟然都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當這個便宜丈人讓老段喪盡一生英明——段譽這風流種子,全然不是段正淳的遺傳!
折本浪子之美譽,舍段正淳而其誰?
二 幫忙幫閑韋小寶
幫忙和幫閑都是不易為的差事。幫忙需要有大智慧、大手段……這都不必說了。即使幫閑也是賢者不屑為之,而庸庸碌碌之輩又力有不逮。如諸葛亮、魏徵之輩的幫忙,固然青史留名;如袁枚、李漁之流的幫閑,也能文苑留芳。
同是“不易為”,幫忙幫閑卻似冰炭不同爐,免不了互相拆臺。諸葛亮要求后主“親賢臣,遠小人”(大概就是提高幫忙的福利待遇,扣幫閑的薪水)。宇文士及也免不了離間一下魏徵:“滿朝官員都那副德行,您老當皇上還有嘛樂子?”[14]此言效果顯著,像李世民這樣的“鳥生魚湯”,也不免“龍顏大悅”。
綜上所述,若想幫忙幫閑,集于一身,不僅僅是“才難”,而且要克服心理障礙,化解千年宿怨。這種人才不敢說萬萬沒有,可也是千載難逢。然而“我圣祖仁皇帝”“英才天縱,鴻福齊天”,伏惟大清康熙一十三年,乃天降韋公小寶。
韋小寶自進入皇宮以來,兢兢業業,從低等雜役做起,陪小皇帝摔跤、罵人、講黃色笑話,時時引得皇帝“龍顏大悅”,是一個難得的幫閑人才。然而,就是這個幫閑同時卻完成了多少歷史名臣無法企及的功業!舉薦良將,平三藩、收臺灣,這還不過是假人之手。救太上皇、結交吐蕃、蒙古、收雅克薩,則全是親力親為。
不僅如此,韋公小寶還有精力、有能力去做各種兼職,而且工作成績不在本職工作之下。幫閑方面他甜言蜜語哄騙“公主師父”,使她對自己另眼相看,為他隨時偷香竊玉,和師姐套磁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神龍教原教歌基礎上,韋公小寶獨出心裁,創造了同時歌頌教主和夫人的新教歌,自己也成為了神龍教的“白龍使”。
幫忙的成績也不容忽視,他從藏僧手中救出了公主師父,也拯救過神龍教教主和夫人。同時,天地會的工作也干得很出色,化解了和沐王府的積怨,多次拯救反賊兄弟。
兼職工作里,最值得一提的應該是幫助“俄羅斯固倫長公主蘇飛霞”奪取了政權,也恢復了兩國邦交。當真是“入得閨房,出得朝堂”。難怪“俄羅斯固倫長公主蘇飛霞”對之念念不忘,韋公小寶也成為男人心中的偶像,生活中努力的目標。
三 移岸就船任盈盈
只有移船就岸,哪有移岸就船。(閻婆惜)
世上只有藤纏樹,有誰見過樹纏藤。(劉三姐)
女人如今的不名譽與以前不同了——如今的不名譽是說女人愛上了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卻不愛她。(張愛玲)
女人是不可以倒追男人的——這是自有人類以來,所有偉大女性的智慧結晶。男人當然也頗為贊同,繡像版《紅樓夢》上,尤三姐的題詞就寫道:“女子無媒休自薦,君不見,桃花血濺鴛鴦劍。”然而,偏有愚魯的女子,不顧前輩教誨,不管自然規律,不識天下大勢,來倒行逆施。
話說日月神教教眾萬千,實力可與正派聯軍抗衡——可能還略占上風。東方不敗名為一教之主,實權卻掌握在一個半人手里:一個乃教主男寵,楊大總管蓮亭,半個便是任大小姐盈盈了。(權勢有時會蒙住人的眼睛——真理呀!)
任大小姐在教中一呼百諾——號令天下,無所不從,卻對一個正派之中的無名小子大加青眼,只是看兩眼也沒什么,卻又大張旗鼓,弄得江湖上眾口紛傳,人盡皆知;若是那個家伙識得好歹,也還值了,偏偏人家情根早種,另有意中人,更偏偏任大小姐早早知情,卻芳心不改。本以為甘心情愿為之舍命,可以換得“浪子回頭”“蒼松迎客”“蕭史彈琴”(本為“乘龍”,根據劇情改)、“弄玉吹簫”。卻不料先在少林寺中,令狐沖不忘師門,讓她丟了一小臉;封禪臺上,五岳并派之時,更讓她現了一次大眼——天下豪杰齊聚之日,任大小姐囊中之物,欽點日月神教駙馬爺,令狐沖令狐大俠竟然與嫁為人婦的小師妹大練“眉目傳情劍”!
比不了那些傾國傾城的美人,要用戰爭來成全她們的愛情,一個小女人的死亡就成全了任大小姐。雖然那個女人已然成為了令狐沖的“床前明月光”、心口的“朱砂痣”,可是令狐夫人應當比任大小姐聰明,她懂得如何做好“米飯粒”和“蚊子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