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越南歷史
- 叢林戰爭:難忘的越戰
- 斯科特·默克
- 1191字
- 2017-12-19 16:07:27
今天的越南被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位于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的東部。其人口約為9千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2012年,它在世界國家人口排名中占第13位,在亞洲占第8位。
越南北鄰中國,西北鄰老撾,西南鄰柬埔寨,其東臨中國南海,首都是河內。從二戰結束直至1976年,它一直被分割成北越和南越,首都分別為河內和西貢。西貢于1976年被重新命名為胡志明市,但西貢這個名稱也被沿用至今日。
越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50萬年前,越南北部地區就有人類居住。公元前7000年左右,該地區就出現了農業部落。公元2世紀至12世紀,紅河三角洲地區一直被中國所統治。期間,越南與中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公元6世紀以前,越南是柬埔寨扶南王國的一部分,與中國、印度尼西亞、波斯、地中海地區都有貿易往來。其文化的一部分融合了中國的孔家、道家和大乘佛教思想,而另一部分則融合了印度的小乘佛教思想。這兩大成熟的文明把科學技術和文化傳統帶給了越南。
中國對越南文化的貢獻之一就是水稻的種植和稻田的發展。直至今日,稻田仍是越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國家發展,越南開始向南方擴張,因為西邊的安南山脈阻擋了他們西進的腳步。
公元10世紀,中國形勢巨變。越南抓住了唐朝滅亡的機會,開始反抗中國的統治。第一個千禧年后,越南終于擊敗了中國,并在之后的兩個世紀里一直保持著獨立,盡管中國及其他幾個國家都想方設法想要將其吞并。
越南人甚至設法打敗了蒙古可汗忽必烈。可汗于公元13世紀征服中國后,向越南派出了50萬蒙古大軍,但越南仍保持了200多年獨立狀態。公元15世紀,中國再次控制了越南。
在公元16世紀初,歐洲人來了。葡萄牙水手于1516年登陸峴港,多明尼加傳教士也接踵而至。越南逐漸發展成了當時頗受歡迎的貿易區,葡萄牙人、中國人、日本人紛紛涌入會安城。
在那段時間里,越南一直在向南擴張。公元17世紀,越南被兩大派系所分割,鄭氏家族控制了北方,而南方則由阮主[1]所控制。南方人雖然對北方稱臣,但實際上卻是完全按照獨立王國運轉。雙方均不是善鄰。
鄭氏獲得了一批葡萄牙武器,并自認為已經具備了打敗南方的力量和能力,但阮氏也擁有了更具威力的荷蘭武器。后來,阮氏擋住了北方的進攻,并繼續向西南方向擴張,吞并了高棉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領地。
1765年的西山起義改變了一切。起義軍征服了整個越南,包括南方和北方。阮氏三兄弟,即阮侶、阮惠、阮岳成了這個國家的統治者。阮侶為南王,阮岳自封為中央皇帝,阮惠則控制了北方,被封為光中帝。期間,阮惠的軍隊還擊退了中國的一次攻擊。
與在同時,在越南南部的阮映開始向越南南部和中部的統治者們發起進攻。阮映并非是阮氏三兄弟之一,而是之前被起義軍擊潰的阮主政權的幸存者。1802年,阮映登基,稱嘉隆帝。他隨后又攻占了河內,重新統一了越南,并定都順化。
注釋:
[1]阮主是越南阮鄭紛爭期間對阮氏政權的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