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殖民地時期的越南
- 叢林戰爭:難忘的越戰
- 斯科特·默克
- 758字
- 2017-12-19 16:07:27
在越南,和平似乎永遠不會長久。19世紀50年代,法國開始對越南下手。1859年,西貢被一支法國海軍探險隊占領。這支探險隊的侵略從當時的戰略要港峴港開始,該港口后來也成為法國向越南滲透的切入點。
1862年,阮朝皇帝向法國做出讓步,把西貢及其周邊三省割讓給了法國。1869年,法國又占領了另外三個省。法國將占領的這幾個省統稱為交趾支那。在接下來的20多年來,法國繼續對越南進行侵略,直到雙方于1884年簽署《順化條約》。
該條約確定了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地位,并一直延續至20世紀50年代。另外,它也使法國強行成了北越(東京)和中越(安南)的保護國[1]。
然而,這一休戰也并非一帆風順。1885年,勤王運動爆發,并持續了3年。1888年,越南被更名為法屬印度支那,該名稱一直被沿用至1940年。
法國的殖民統治給越南帶來了一些積極影響。首先,它給越南的城市帶來了排水系統和電力,使越南開始向現代化發展。越南港口也走向現代化,越南通過出口大米和橡膠,進入了世界經濟體系。
殖民體系在經濟方面有利也有弊。越南從經濟和社會上遭到分割,并深受其苦。作為統一國家的越南消失了,其被分割成了交趾支那(西貢)、安南(順化)和東京(河內)。
東京的人口經歷了大發展,這對其可用耕地造成了巨大壓力。水稻生產主要依賴灌溉堤,而東京地區的堤壩系統正在崩塌。但另一方面,交趾支那卻非常成功,其利用控水和灌溉系統,可以不斷開拓新的農區。
越南是個動亂的國家,不僅面臨內亂,還遭到了西方野蠻人的征服。這也是大部分越南人對于法國殖民的看法。越南人民也曾嘗試起義,但都慘遭失敗。宗教運動開始興起,而越南民族主義的種子也被悄悄種下。
注釋:
[1]保護國,又稱保護領、受保護國、被保護國、受保護領地,是受較強之國家(宗主國)支配和保護的國家或地區,是殖民地形式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