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自卑情結

  • 理解生命
  •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5761字
  • 2017-11-29 14:49:48

意識和無意識

把“意識”和“無意識”分割開來,在個體心理學中是不正確的。意識和無意識是朝著同一個方向作用的,并不像人們通常所認定的那樣互相矛盾或沖突,它們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線。如果沒有理解整體的聯系,我們就會很難判斷哪些是意識,哪些是無意識。我們在上一章分析了原型,而整體的聯系就體現在個體的原型之中。

有一個案例能夠展現意識和無意識在生活中的緊密聯系:一個40歲的已婚男子總是有從窗戶跳下去的沖動。他一直在努力地與這種沖動做斗爭;除此之外,他很健康。他有朋友,有一份好工作,與妻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的案例極其復雜,我們只能用意識和無意識的相互滲透來解釋。

在意識里,他感覺到必須從窗戶跳下去。但是他從沒實踐過。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他的生活有另一面,這一面是無意識的,他與自殺的欲望斗爭而做出的努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無意識的一面與意識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他勝利了。事實上,從生活方式的意義上來講,他是一個征服者,收獲了優越感。

讀者可能會問:這個人在意識里有自殺的欲望,怎么還能感覺優越呢?答案是他身上的一些東西在與自殺傾向做斗爭。這種斗爭的勝利使他成為一個征服者,同時也收獲了優越感。對一個客觀的觀察者來說,他獲取優越感來克服本來會使他感到自卑的弱點的努力,是顯而易見的。重要的是在這場私人戰斗中,他努力地去獲取優越感,努力地去生存、去征服,克服了自卑感和死亡的欲望——盡管后者是意識的,前者是無意識的。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已婚男子的原型的發展是否符合我們的理論;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的童年記憶。我們得知他小時候不喜歡上學。他害怕其他男孩,他想逃跑。盡管如此,他還是下定決心留下來面對他們。這里已經能看到他為克服自身的弱點所做的努力:面對自己的問題并且征服它。

如果我們分析患者的性格,會看到他的生活目標之一就是克服恐懼和焦慮。在這個目標中,他的意識和無意識共同形成了一個整體?,F在,那些不把人類當作一個統一體來看待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患者只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想掙扎戰斗,到頭來卻是一個懦夫。這個觀點有誤,因為它沒有考慮這個案例的所有事實,也沒有把個體的生命作為一個基本的統一體來解讀。如果不把人類當作一個統一體,我們的整個心理學和我們試圖理解個體的努力都將是無效和無用的。如果我們預先假設每個人的意識和無意識是分割的,是沒有相互聯系的,也就不可能把生命當作一個統一體來看待。

社會關系

除了把個體的生命當作一個統一體,還必須把它放到社會關系中來考察。剛出生的嬰兒很弱小,需要他人照顧,如果不考慮孩子的監護人,就不能理解孩子的生命形式。如果我們只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來分析,就不能理解孩子與母親、與家庭的連鎖關系。孩子的個體性不僅是生理的個體性,也涉及整個社會關系。

適用于孩子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于所有成年人。孩子的弱小性使他們生活在家庭中,人類的弱小性使他們生活在社區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如此強大,以至于一個人根本難以面對。所以人性中最強大的一個趨勢就是聚集起來,作為社區成員生活在一起,而不是作為孤立的個體獨自存活。毋庸置疑,這種社會生活方式對于克服個體的不足感和自卑感有巨大作用。

動物也是這樣,相對弱小的物種常常群居生活,用聯合起來的力量來滿足個體的需要。所以一群水牛能抵御狼的襲擊,而一頭水牛卻不能。另外,大猩猩、獅子和老虎能夠單獨生活,是因為大自然賦予了它們自我保護的技能。人類沒有它們那樣強大的力量,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所以不能單獨生活。因此可以說社會生活始于個體的弱小。

我們不能期待所有人的能力都是相同的。但是一個組織良好的社會,能夠支持組成它的不同能力的個體(這點很重要,否則會被誤導成要根據遺傳的能力來判斷個體)。如果單獨生活,個體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不足,但一個組織良好的社會能夠補償他們的不足,鼓勵他們貢獻自己特殊的技能。

讓我們假設個體的不足是遺傳的。如果是這樣,心理學的目標就變成幫助人們與他人和睦相處,減少先天的不足對個體造成的影響。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人們如何合作來克服缺點和問題的歷史。

語言和交流

每個人都知道語言是社會化的產物,但很少有人知道個體的不足正是這個產物之母。我們可以從兒童早期的行為中看到這一點。當他們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們通過語言來獲取注意。如果兒童不需要獲取注意,他們不會嘗試說話。在生命的頭幾個月,語言能力發展之前,孩子的母親提供孩子所需的一切。有記錄表明,一些孩子直到6歲才說話,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說話。

有一個案例也證明了這一事實,這個案例中的孩子的父母都是聾啞人。當摔倒受傷的時候,他并沒有哭出聲來,因為他知道聲音是無用的,父母聽不到。所以他做出哭的樣子來獲取父母的注意。

因此,我們必須看到與所研究的事實有關的整體社會環境。我們必須通過審視社會環境來理解個體選擇的“優越的目標”和他們特殊的社交問題。因此個體心理學考察所有問題發生的背景。很多人適應社會時有困難,因為他們不能通過語言與他人正常交流??诔跃褪侨绱?。如果我們考察有這種問題的人,會看到他們從童年起就不能很好地適應社交;他們很少自愿參加活動,或交朋友。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和他人配合,但因為他們不愿配合,他們的語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有語言問題的人具有兩種推動力:一種使他們想和他人配合協作,另一種驅使他們尋找孤立。

很多在生活中不善社交的成年人發覺自己不能在公眾場合講話,害怕上臺。這是因為他們把觀眾當作敵人。當面對看起來不太友好、有支配性的觀眾時,他們有一種自卑感。只有當人們相信自己和觀眾時,才能很好地演講,才能不害怕上臺。

社交訓練

自卑感和社交訓練的問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自卑感由社交失調引起,所以社交訓練是我們克服自卑感的基本方法。社交訓練與常識之間也有直接聯系。說到常識,我們想到的是社會團體的共同智慧。另一方面,如上一章提到的,使用私人語言和私人理解的人對他人、社交機構和社交規范不感興趣。但是只有通過和這些他們不感興趣的人、事物交流才能得到拯救。

我們的任務是讓這樣的人對社區生活感興趣。只要覺得自己表現出了好意,神經質的人會認為自己表現得很好。但是只表現出好意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告訴他們,事情的最后結果和個體的實際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自卑感和獲取優越感的努力是所有人的共性,但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一樣。個體的體力、健康狀況、所處的外部環境千差萬別。所以在相同的條件下,個體犯的錯誤是不同的。對于兒童,沒有絕對固定、正確的教育方式。他們用自己個人的方式來做出反應。他們朝著更好的生活方式努力,但是用自己的方式,犯自己的錯誤,對成功給出自己的解讀。

克服局限

我們來分析一下個體能夠展示出的多樣性和特殊性。以左撇子兒童為例。有一些兒童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是左撇子,因為他們一直被訓練使用右手。他們開始使用右手時不甚靈活,因此受到批評。

左撇子兒童剛出生時就能看出來,因為他們的左手比右手活動得更多。之后的生活中,他們可能會為了克服不善使用右手的缺陷而發展出繪畫、寫作等興趣。這對發展潛在的藝術天分和能力很有利,這樣的孩子為克服自己的局限而戰斗。如果這種掙扎是認真的,他們可能會變得嫉妒別人,從而發展出自卑感。通過不斷地掙扎,左撇子兒童可能會成長為好戰的人,總是想著不能太笨拙,不能被別人認為有不足之處。

兒童按照四五歲時形成的原型發展,他們或努力或犯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標。有些孩子想成為畫家,有些孩子則想逃離讓他們感覺不舒服的世界。我們也許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弱點,但孩子們不知道,可偏偏我們沒有向他們做出正確的解釋。

很多孩子的眼睛、耳朵、肺或胃不是很好,這些弱點刺激了他們的興趣。從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看到這點,一個男人只有當晚上下班回到家時才會發生哮喘。他45歲,已婚,有一份好工作。被問及他的哮喘是如何發生的,他解釋道:“你看哦,我的妻子是一個愛慕物質的人,而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我們經常意見相左。下班回到家我就想放松放松,想靜靜地待在家里,但她想出去活動。久而久之,她總是抱怨不能出門玩個盡興。于是我就會發脾氣,開始窒息。”

這個人為什么會窒息?他為什么不嘔吐?他只不過是忠于自己的原型。小時候他的一些缺陷影響了他的呼吸,這使他很不舒服。有個護士非常疼愛他,總是坐在他身邊安慰他,她讓他形成了這樣的印象:全世界的人都會逗他玩,安慰他。他四歲時,這個護士因結婚離開了他,他陪她到車站,哭得很傷心。護士走后,他對母親說:“她走了,以后再也沒人對我感興趣了。”

我們看到他成年以后和早年形成原型時的想法一樣:尋找一個理想的人——總是愿意逗他玩,安慰他,只對他一人感興趣。他的問題不在于缺乏勇氣,而是他不能總想著被逗著玩、被安慰。自然,要找一個總逗你開心的人不容易。他總是想控制一切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成功了,當他開始窒息的時候,他妻子不再想出去社交或去劇院,他實現了“優越的目標”。

在意識的層面上,好像他總是對的,但在潛意識中,他被成為征服者的欲望驅動著。他想讓妻子變成跟他一樣的人。我們應該懷疑有這種行為的人,懷疑他們是否表里如一。

同樣,我們經??吹揭暳Σ缓玫暮⒆?,對可見的東西有更大興趣。詩人和畫家常常視力不好。比如視力不好、散光的詩人古斯塔夫·弗萊塔格(Gustav Freitag)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他說:“因為我的眼睛和別人的不同,我好像不得不訓練和使用我的想象力。我不知道這是否幫我成了一個好作家,但因為我的視力,我確實在想象中看到了比別人在現實中看到的更好的東西?!?

很多天才都視力不好或有其他生理缺陷。即使是神,也有諸如一只眼或雙眼失明的缺陷。那些天才,就算幾乎失明,也能比其他人更好地理解線條、格調和顏色的差異。這說明如果正確理解了生理缺陷,我們就可以為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兒童做些什么。

一些人對食物特別感興趣,總是討論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這些人年輕時通常有消化問題,所以比其他人對食物更感興趣。他們可能有一個愛操心的母親,總是告訴他們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于是他們努力克服自己的腸胃問題,變得對早餐、午餐和晚餐吃什么特別感興趣。對食物的執著,有時讓他們變成很好的廚師,或餐飲方面的專家。

腸胃不好常使得人們從吃東西以外尋找代替品。有時這個代替品是錢,這樣的人可能會變得吝嗇,或成為金融家。他們經常為了積累財富而極度努力,夜以繼日地訓練自己。他們不停地想著自己的生意,使他們在相同的條件下比其他人更有優勢。所以經常聽說有錢人遭受胃病的折磨。

我們要提醒自己重視身體和頭腦之間的聯系。相同的缺陷在不同的人身上的結果不一定相同;生理缺陷和生活窘迫之間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生理的缺陷通常可以被有效治療,至少可以減輕,并不是生理缺陷本身會帶來什么壞的結果,而是由患者的態度決定的。這正是為什么,對個體心理學家來說,單純的生理因果關系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對生理缺陷的錯誤態度。這也是為什么個體心理學家鼓勵通過發展原型來克服自卑感的原因。

有時我們會遇到看起來總是焦躁不安的人,因為他們總是急于克服自己的困難。只要我們看到坐立不安、脾氣暴躁的人,一般能推斷出他們有強烈的自卑感。那些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的人,是不會那么焦躁不安的。

自大、無禮、爭強好勝的孩子也暗示出強烈的自卑感。我們的任務是找出他們自卑的原因,發現他們要克服的困難,對癥開方以開展相應的治療。在此過程中,永遠不要對原型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評或者做出懲罰。

我們可以從孩子身上的原型發現這些特征:有不尋常的愛好,總是企圖超過他人,追求優越的目標。有些人在行事和表達時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喜歡排斥別人。他們逃避新的情況,試圖待在自己覺得安全的小圈子里。在學校、工作、社會和婚姻中,他們表現相同,總是希望在自己的小范圍內實現優越的目標。這樣的人不勝枚舉。這些人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具備應對各種局面的能力,回避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個體把某些情況和某些人定義為不可能僅用私人邏輯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健康的生活,人們需要社交和常識的清新空氣。

生活對人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如果作家想寫出好作品,不能總是出去和別人吃飯,因為他們需要長時間獨處來整理自己的想法。但他們也必須通過社交互動成長,這是他們發展的重要部分。我們要記住這些人的兩種要求,還有他們既可以對社會有用,也可以沒用。所以要仔細考察有用和無用行為之間的差別。

自卑感

社交過程的核心,是人們總是努力尋找可以彰顯自己的機會。所以有強烈自卑感的兒童會排斥比自己大的孩子,只和比自己弱小、受自己支配的孩子玩耍。這是自卑感的一種反常、病態的表現,起決定作用的不是自卑感,而是它的程度和特點。

反常的自卑感稱為“自卑情結”。但“情結”這個詞不足以形容滲透整個性格的自卑感。它幾乎是一種病,在不同情況下嚴重程度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在工作中注意不到某人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很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他們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可能不相信自己,這樣綜合來看,我們才能發現他們真正的心理狀況。

在緊張或面對困難時,這些人的錯誤更加明顯。當個體處于困境或新的情況時,原型會表現得更加清楚;困難的情況往往不是新的情況。所以,如我們第一章所說,一個人社交興趣程度的表現,在新的社交環境中會變得明顯。

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看他是和同學打成一片還是避開他們,以此來觀察他的社交興趣。如果他有選擇地對其他孩子做出回應,或者猶豫,我們就要當心他以后在社會和婚姻中也會表現出相同的特點。

很多人說:“我想接納那個人,但是……”所有這樣的陳述都暗示出強烈的自卑感,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去解讀,會對諸如懷疑等情緒有新的洞察。愛懷疑的人總是在懷疑,結果一事無成。

心理學家能從人們身上看到猶豫和矛盾,這些可以當作自卑感的信號。我們還要考慮主體的行為舉止,觀察他們在待人接物時是否猶豫不決,或肢體動作很笨拙。這些人在其他情況下也會表現出這種猶豫不決。很多人習慣性地一會兒決定這樣,一會兒決定那樣,這正是強烈的自卑感的標志。

我們的任務是訓練人們擺脫這種猶豫不決的態度。正確的治療方法是鼓勵他們,永遠不要讓他們氣餒。我們必須讓他們相信,他們能夠面對并解決生活中的困難。這是建立自信的唯一方法,也是治療自卑感的唯一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宜州市| 涞水县| 洛阳市| 武穴市| 江华| 连州市| 乌苏市| 东阳市| 佳木斯市| 黑龙江省| 尤溪县| 凤凰县| 宁德市| 临湘市| 邹平县| 乐都县| 页游| 称多县| 泰宁县| 晋江市| 广平县| 巨野县| 滨州市| 牙克石市| 海兴县| 东宁县| 丰县| 利辛县| 双江| 咸宁市| 石首市| 商洛市| 台北县| 麦盖提县| 中阳县| 广西| 耒阳市| 盱眙县| 平顺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