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夢想的實現,離不開強大的行動力(6)
書名: 行動力:別讓你的夢想一直是個空想作者名: 花瓣雨本章字數: 3388字更新時間: 2017-11-29 11:21:36
那天天剛下過雨,天格外得藍,她沿著村邊一路向著學校的方向走去,因為在她的內心深處依然對學校還有著割舍不斷的情感。突然,放學的鈴聲響了,她怕同學們看到自己,急忙躲在了路邊的一個隱蔽處。這時在草叢中,她看到一只蝸牛正艱難地向一棵小樹上攀爬,爬到一半時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她原以為蝸牛會放棄攀爬,誰知,過了一會兒,蝸牛又勇敢地向小樹爬去,不知過了多久,蝸牛終于一步一挪地爬到了擁有一片藍天的樹上。“你看,蝸牛的天空并不一定低矮黯淡,雖然它爬得緩慢,可只要它向著目標不斷爬行,也一樣可以擁有一片高遠的藍天,不是嗎?”她扭頭一看,原來不知什么時候,她的班主任老師來到了她的身旁。聽完老師的話,她慚愧地低下了頭。
而后,她又給自己做出了一個決定,我不僅要上學,而且我一定要考第一,將來還要走出山村,更要考上知名大學。
有了夢想,她便開始發奮學習。為了盡快趕上其他同學,她付出了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每當同學們在課間玩耍時,她一個人在教室安靜地學習;而每當夜深人靜時,她依然在燈下伏案苦讀。有一次,她生病感冒發燒,醫生建議她休息兩天,可她哪里舍得,硬是帶病上課,一節課也沒落下。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成績逐漸上升,再月考時,她真的已經在班里名列前茅。一直到高考,她始終保持著全班第一的絕對優勢,并順利考入了一所知名的大學。這讓老師和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
進入大學后,她發現大學生的生活似乎更加豐富多彩。尤其同學們業余喜歡在一起卡拉OK,聽著同學們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從內心里感到羨慕。可是,長這么大她還從來沒有完整地唱過一首歌。
有一次,學校合唱團開始招募人,她覺得機會來了,便前去報了名。但是面試時,3位評委委婉地告訴她:“你的普通話講得不標準,咬詞不清,不能加入合唱團。”
那一刻,她有了新的夢想,那就是一定要把普通話練好,唱出心中最美的歌。于是她決定用魔鬼訓練法來改變自己。
清晨天剛蒙蒙亮,她就起床,簡單梳洗后,跑到學校后面的小花園飽含深情地朗讀。這還不算,電臺的主持人普通話說得好,她便從網上買來收音機,每天晚上模仿主持人的聲音一遍一遍地練習;同寢室里有普通話講得標準的,她也會常常請教。
一年過去了,就是這個被她自己戲稱為“蝸牛”的小女子,不僅進了學校的合唱團,而且她在學校歌詠比賽中,以純正的音色勇奪冠軍。后來,在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中,獲得了全場最高分。
理科專業,一向是男生的專長,男生成績好也是理所當然的。可這個倔強的“蝸牛”小女子,偏偏不信這個邪,愣是將理科學到了極致,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可率真樸實的她看起來并不比別人的智商高,她是怎么保持好成績的呢?
其實理科學習的關鍵是多做練習,在練習中開拓思路,鍛煉思維能力,所以,每當同學們盡情享受大學的休閑時光時,她正在題海里遨游。有時遇到做錯的題或不會做的題,她就會反復做,哪怕八遍十遍,不厭其煩。
有一次,已經是晚上11點多鐘了,她在解一道物理題,卻怎么也解不開,怎么辦?看來只有求助老師了,可這么晚了,怎么好意思去打攪老師呢?可解不開此題,她又不甘心,思索再三,她還是鼓足勇氣找到了在校值班的物理老師。結果,老師不僅耐心幫她解答,還稱贊了她的勤學好問。原來,為了學好理科,她靠的是兩個字——勤奮。
難怪老師和同學們發自內心地為她點贊:“別看她個子小,能力卻不小,在她小小的身軀里蘊含著無限的能量和潛力。”是的,正是她的努力創造了無限的能量和潛能,使她在學習中成了佼佼者。由此,學校“十佳大學生”評比時,經過層層選拔進入最后決賽的是她,更讓大家興奮和意外的是,在決賽15位候選人中,她不僅入圍“十佳”,還是十佳中得分最高的一位。這個僅1.5米身高的“蝸牛”小女子就是重慶理工大學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周丹。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地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小小的天,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這是周杰倫《蝸牛》歌曲里的歌詞,也是周丹同學在求學道路上真實的生活寫照。而她的經歷卻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肯努力,蝸牛也一樣可以擁有一片高遠的藍天。
生活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
一、
很不幸,3歲時,他因發高燒而導致小兒麻痹癥,造成下肢肌肉萎縮變形,從此不能行走。這還不算,父親在他6歲時因病去世,不久之后,母親也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只留下了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
轉眼到了上學的年齡,每天坐在大門口看著孩子們背著書包去上學,他便央求奶奶說:“奶奶,我也要去上學。”奶奶撫摸著他的頭無奈地說:“孩子,不是奶奶不想讓你上學,實在是奶奶無能為力啊!”是的,這兩年他的個頭越來越大,體重越來越重,奶奶每天能把他從屋里背到大門口,已經實屬不易,怎么還有力氣把他背到學校里呢!
可是,他是多么想上學啊!終于有一次,趁奶奶不在家,他自己硬是爬著從家里一點點爬到了學校。當學校的老師發現了他,把他送回家時,看著他因摩擦而血跡斑斑的手和滿身的泥土,奶奶心疼地抱著他哭了,說:“孩子,奶奶一定想辦法讓你上學!”可是,他心里很清楚,上學對他來說實在是遙不可及。
然而,第二天早晨,當他坐在大門口再次羨慕地目送著同齡的孩子們上學時,那位送他回家的老師突然來到他身邊,蹲下身來說:“快上來,我背你去上學。”他驚訝得不知所措,一遍遍地問老師:“這是真的嗎?我真的可以上學了嗎?我不是做夢吧!”
原來,就是這位老師把他的情況向學校領導做了匯報,學校領導最終研究決定,由學校幾位年輕的老師輪流背他上學,并減免他的一切學雜費。
他就是我上小學時的一位同學,在愛心人士的接力下,他坐上輪椅,后來上了中學和大學,而且學習成績優異。如今,工作之余,他熱衷于公益事業,并立志今生用自己的愛心來努力回報這個社會。
二、
上三年級時,她在學校參加文藝演出,老師要求女生穿白上衣和花裙子,但那時,因為奶奶常年纏病在身,家庭條件十分拮據,她知道,家里根本沒有閑錢給她做白襯衣和花裙子。于是,她只好主動對母親說:“算了,節目我不演了,還是讓老師換別的同學吧!”母親聽后,斬釘截鐵地說:“那怎么可以?我不能讓女兒退出演出,我想辦法吧!”母親的心意,她懂。可是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她絲毫沒抱任何希望。
奇跡出現在第二天早晨。當她從睡夢中醒來時,一件白襯衫和一條花裙子已經整整齊齊放在她的枕頭邊。她驚訝地瞪大了眼睛,不停地問母親:“這怎么回事?”母親笑吟吟地說:“媽媽是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呢!”她當然不相信衣服是媽媽變來的,便開始追問奶奶,從奶奶口中她才得知事情的原委。
原來母親為了讓她參加演出,把結婚時的一枚戒指賣掉了,又從商店里買來了白布和花布,并連夜為她趕制了這套衣服。
多年后,她曾責怪母親:“您怎么把結婚戒指給賣了,那可是父親送給你的最珍貴的禮物啊!”可母親卻說:“如果那年你沒有參加演出,那將給你的童年帶來多么大的遺憾啊!有什么禮物能比得上女兒的幸福更重要呢!”母親的話,讓她頓時淚流滿面。
三、
在一堂作文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寫一篇命題作文“我的理想”,等同學們寫完后,老師點名讓一個女孩朗讀她寫的作文,女孩捧著作文本大聲朗讀起來:“我的理想是當一名作家!”還沒等她念下文,全班同學立刻哄堂大笑,并對她議論紛紛,更有調皮的男生干脆大聲說:“她要是能當作家,我以后就倒著走。”
最終她沒有把作文讀下去,而是含著眼淚說:“總有一天我要證明給你們看!”說完,她哭著跑出了教室。
可是仔細想想,同學們的嘲笑也不無道理,因為一直以來,女孩的成績總是在班里倒數。女孩生來腦子笨拙,但她卻迷戀上了安徒生的童話,尤其喜歡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很多次,女孩都被“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而感動得淚流滿面。漸漸地,女孩喜歡上了讀書,喜歡上了寫作。
為了這份執著,女孩把同學們的嘲笑化作了動力——我一定要成為作家。于是,她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每當同學們在一起玩耍時,她卻靜靜地坐在角落里讀書。
一次,同學們都放學回家了,她還沉浸在故事里,居然忘記了時間,直到暮色降臨,母親找到了學校,她才依依不舍地跟隨著母親起身離去。
付出就有回報,從她的第一篇文章在報紙發表,到源源不斷地作品發表,如今的她早已是頗有名氣的作家了。
其實,生活本來就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不管我們曾經遇到過怎樣的艱難與困苦,只要人情在,夢想在,生活總會有發生奇跡的可能,總會有嶄新的希望在人生的轉角處向我們招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