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宋 遼 金 元的間諜活動(2)

第二節 間諜北向

就在趙匡胤以間諜先行,剪除江南諸國時,北部邊境上間諜戰也在激烈進行。

北漢政權與江南諸小國間諜往來,以蠟丸書傳遞情報,互為聲援。趙宋政權對信使進行截擊,常有所斬獲。公元968年七月,宋軍抓獲了一名北漢間諜。趙匡胤讓間諜給北漢主劉鈞帶話:“君家與周氏(后周)世仇,從不屈服。可如今我與你沒什么過不去之處,為何困此一方之人。若有志中國,請兵發太行,以決勝負。”劉鈞也托間諜回話:“河東土地甲兵,不足當中國(當時指中原廣大地區)十分之一,敝人守此土,是怕劉氏斷了香火祭祀。”趙匡胤倒也痛快。他笑著對間諜說:“替我告訴劉鈞,放爾一路以為生。”其實此時趙匡胤剛剛決定采納趙普提出的“先南后北”的戰略,這是賣了一個空頭人情,以麻痹北漢。

實際趙匡胤未曾須臾忘記北漢。他采納了張永德的建議,“發游兵擾其田事,發間諜使遼絕其援。”并曾于公元969年初乘北漢內亂發大軍進攻北漢。這次作戰因遼兵援助,為北漢所擊退。北漢兵還乘機攻入宋境。

宋軍班師后,北宋間諜惠璘卻暴露了。惠璘是趙匡胤直接派遣的間諜。他受命假裝在宋犯了法,逃奔北漢。到了北漢,他自稱在宋任殿前指揮使之職。在北漢大臣郭無為的大力推薦下,北漢主任其為供奉官。郭無為為什么出此大力呢?原來趙匡胤在此之前玩了一手高明的離間計。他派使者到北漢去,詔諭北漢主劉繼元(劉鈞已死)投降,許以平盧節度使之職。同時對宰相郭無為、馬峰等人密賜四十余道詔書,許郭無為為安國節度使,馬峰等官至藩鎮。郭無為對劉繼元隱瞞了此事,產生了腳踏兩只船的想法。

惠璘在宋軍伐北漢前干了些什么可想而知。這些事郭無為一清二楚。宋軍攻入北漢境內,惠璘乘機逃到嵐谷,想回歸宋軍,但為北漢邊境上的“候吏”抓住了,押回太原。北漢主劉繼元派郭無為審理這件案子。郭無為裝模作樣地問了幾次,居然把惠璘無罪釋放了。有一個叫李超的人知道惠璘的一些底細,上告惠璘是間諜。這事仍落在郭無為管轄的權限之內。郭無為看到李超竟敢如此認真,索性把惠璘、李超都殺了,滅掉了活口。

公元969年初,宋兵大舉攻北漢。趙匡胤親統大軍。北漢在戰和降的選擇中爆發了內部爭論。郭無為力主投降,并當眾做出拔劍自刎之態,來動搖人心。宋軍駐扎在潞州,抓獲了北漢間諜。趙匡胤親自審問。間諜說:“城中居民日夜盼望您統兵到來。”趙匡胤命人賜給衣服,送他回去。

宋軍包圍了太原,郭無為圖謀投宋,但因同行者迷路,只好又撤回太原城。五月,汾水灌入太原城,雙方激戰十分艱苦。這時郭無為再次提出投降。北漢主劉繼元不聽,宦官衛德貴攻擊其想背叛。郭無為被殺。

一天晚上,宋軍營壘外有人大呼:“北漢主出降。”趙匡胤命衛士全副武裝大開營門。這時將領趙燧提醒他“受降如受敵,豈可半夜輕信別人的話。”趙匡胤派人去偵察,果然是敵諜在進行欺詐。宋軍久屯堅城之下,又遇暑雨,遼軍已來援,不得不撤退。但經此一戰北漢也元氣大傷。

北漢也以間諜戰反擊宋。同年八月,晉州節度使趙贊所轄地區內發現了北漢間諜故意遺失的致將領劉進的蠟丸書。趙贊將密信上奏朝廷。趙匡胤大怒,命立即將其押往汴京。隰州刺史李謙溥以全家擔保劉進不反,趙匡胤也覺察出這是北漢之離間,于是釋放劉進,并厚加安撫。原來劉進深為北漢所憚,所以才想以這個辦法除掉他。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趙光義(公元939—997年)親自督軍消滅了北漢。宋、遼矛盾成為主要矛盾。燕云十六州則成為雙方爭奪焦點。

對敵方開展瓦解離間之活動,必須視其所處之大形勢而定。趙匡胤在北漢形勢危急之時,利用大量封官、許愿的方式,瓦解北漢,架空北漢主的用間辦法是很高明的。越是形勢不利之際,越是敵人內部矛盾激化、高級領導人各懷鬼胎之時。因此,此時的間諜活動應主要指向敵方統治集團中的裂痕,充分利用其利害關系。

第三節 偽裝的援軍

宋太宗趙光義滅北漢后,立即出兵北伐燕云十六州。公元979年七月,宋軍與遼軍大戰于高梁河,宋軍全面潰敗,此后數年內雙方在邊境上數次交鋒互有勝敗。

公元986年初,宋軍再次大舉攻遼。宋軍先勝后敗。曹彬等軍大敗于岐溝關,在渡距馬河時人馬相踐踏,又受到很大損失,宋軍撤至雄州、霸州一線駐守。其后遼軍轉入攻勢,十二月遼將休格率軍侵宋。休格知道鎮守雄州的將領賀令圖“貪功生事、輕而無謀”,就派了一個間諜去欺騙他,間諜對賀令圖說:“休格獲罪于契丹,愿早日歸朝。”賀令圖認為這是建功立業的千載良機,立即贈休格“重錦十兩”。休格又放出話來:“軍中愿得一見雄州賀使君。”賀令圖滿心以為是接洽投降之事,就率數千騎前往迎接休格。到了休格帳前,休格坐于胡床,破口大罵:“你好在邊界生事,今日是來送死的吧。”遼軍騎兵從左右埋伏處沖出,盡殺其隨從,賀令圖被活捉。

遼軍繼續深入,自胡谷攻至代州城下。鎮守代州的是宋初很有謀略的文臣張齊賢。遼軍攻至城下,張齊賢精選兩千名士兵出戰,暫時擊退了遼軍。在此之前,張齊賢已寫信約宋將潘美率軍來援。派出的使節為遼軍所獲。張齊賢深為擔憂,唯恐潘美軍為遼軍所襲。正巧這時潘美派出的使節前來報告:潘美軍出并州四十里,接到太宗密詔已撤回了。此時遼軍騎兵已大批開到了。張齊賢說:“敵知潘美來,而不知潘美退。”為防泄密,先把密使關在一間密室里。子夜,張齊賢發兵二百人,每人持旗幟一面,柴草一捆,到距代州城面南三十里的地方舉火嚇敵。二百人到達后,按照命令模仿大軍出師的樣子排列好旗幟,點燃柴草。遼軍遙望遠處的點點火炬和若隱若現的旗幟,認為是潘美大軍自并州來援,倉皇北撤。

張齊賢預先已埋伏士兵二千人于遼軍撤退必經之土磴寨。遼軍慌亂經過時,宋軍乘機進攻,大敗遼軍。

張齊賢在關鍵時刻臨危不亂,是他能以假援軍嚇退敵兵的重要原因。在戰場上常常有這種情況,在我方已陷入危險,而敵人卻未發現之時,有一個稍縱即逝的可能扭轉形勢,或至少使局勢不至更壞的機會。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差進行各種惑敵、欺敵活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節 間諜與外交

公元1004年,遼軍在蕭太后(遼圣宗之母,名綽,字燕燕,公元953—1009年)、遼圣宗(耶律隆緒,公元971—1031年)的率領下大舉南下攻宋。遼軍前進至澶州遭到宋軍的頑強抵抗。宋真宗趙恒(公元968—1022年)在丞相寇準的極力鼓動下,御駕親征澶州督戰。

宋帝御駕親征,宋軍上下斗志甚旺,遼軍屢戰不勝。其他地方的宋軍也擊退了遼軍進攻。蕭太后、遼圣宗決定與宋朝和談。宋真宗派大臣曹利用出使遼軍,與遼國談判。

曹利用雖然是個書生,但不乏膽略。當時他官位并不高,以至于有人推薦他時,宋真宗不以為然。經過推薦者力保,曹利用也保證“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還”,才被選為使節。

曹利用奉旨出使遼軍大營,蕭太后和遼圣宗頗為傲慢,開出的條件也很高,非要宋朝割地才能講和。曹利用當然予以拒絕。遼國派韓杞為使回訪宋軍。雙方經過一番交涉,又一同回到遼軍。

韓杞到宋軍中看了一次,感觸頗深,他對自己遇見的遼國文臣武將說:“你們看見澶州北寨的宋軍了嗎?那真是精兵利器,與往日所傳的宋軍大大不同了。真是可怕呵!”當然韓杞也不是笨蛋,他這番話是用遼國語言講的。可他萬萬沒想到曹利用曾出使遼國,并通曉遼國語言。

曹利用表面上裝作不懂遼國語言,占了很大便宜。遼國大臣間、君臣間關于和議的談論,被曹利用聽到了不少。根據這些寶貴的外交情報,曹利用力勸宋真宗頂住遼國威脅,此時將領何承矩也上報:從敵人那里跑回的百姓說,敵人聽到御駕親征已陷入慌亂。宋真宗更加不愿讓步了。

遼國看到宋朝堅決不同意割地,只好退而求其次。公元1005年初,遼、宋雙方訂立了“澶淵之盟”。宋朝每年給遼國絹二十萬匹,白銀十萬兩。“澶淵之盟”后,遼宋兩國關系相對穩定下來。

在外交斗爭中,如果能及時獲得敵人內部有關動向,就可以使情報優勢轉化為巨大外交優勢,帶來極大好處。曹利用僅僅因為通曉對方語言,并且裝作聽不懂,就獲得了寶貴情報,是發人深思的。在談判桌上,一旦被對方掌握了底牌,再好的外交家也只能一敗涂地了。

第五節 邊界諜影

北宋與遼在邊境上的對峙,具有長城內的農業民族與長城外的游牧民族對抗的一般特點。但由于遼占領了燕云十六州,實際上有相當大的農業成分,而且長城之險已不再發揮作用。宋在西北還面臨另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西夏(黨項羌族所建立的政權,都興慶府即今寧夏銀川東南。全盛時包括今寧夏、陜北、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和內蒙古部分地區)的威脅。針對這種情況,北宋有人建議:“列烽火,謹晨夕之候,選精騎為報探之兵。千里之遙,視若掌內。敵之動靜,我必先知。”還有人建議:“可用重賞行間諜,間諜若行,則契丹自亂,則邊鄙自寧。”實際上不出歷代對游牧民族用間之藩籬。真正根據宋、遼邊境特點,指揮間諜活動的是宋雄州守臣李允則。李允則在宋太宗時主管邊境榷場(宋遼雙方商人、百姓貿易之所),以文人出任一方統帥。

宋、遼榷場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宋朝有人對其甚為頭痛。此外還存在著大量榷場之外的交易。有人提出:“北邊自興置榷場,商旅輻輳,制置深得其宜。今若許其交相販易,則沿邊商人深入戎界,竊為非便。又北界商人若至雄、霸,其中或雜奸偽,何由辨明?”當時遼國確實招募間諜大量滲入邊境,有的甚至以“賈人”身份深入內地。宋朝邊臣常以鎮將身份兼管榷場,顯示出宋朝在認識上是把榷場與邊境防務聯系在一起的。

李允則于公元1005年前后出鎮雄州。在此之前宋遼兩國締結了“澶淵之盟”,雙方關系剛剛穩定下來。為怕惹怒遼國,宋真宗趙恒下詔:如擒獲北界奸人,可審問后送往汴京。但他認為盡管雙方和好,遼國動靜不可不知。“間諜偵候,亙循舊制。又慮為彼所獲,歸曲于我。自今后獲彼間諜,當赦勿誅,但羈留內地,待有詞以報之。”留下間諜作為討價還價的資本。同時改負責邊境的機察司為巡檢。李允則的前任何承矩也是一個能干的人。他在邊境時想利用塘泊溝渠構成防遼騎南下的防御體系,但又怕遼人知道,就與幕僚載酒河上欣賞蓼花,并命人繪成圖送往京師。朝中大臣不解其意。何承矩卻逐步從泥沽海口到保州,曲折九百里建成了一個由水田、溝渠、塘泊等經濟設施構成的工事體系。何承矩還招募知遼國之情形、山川之形勢的遼、夏平民服役。

李允則上任后,首先放松了對榷場的管理。雄州北門外民居甚多,李允則想擴展北城,但又怕引起遼國的反應。北門外有一座東岳廟,李允則以銀子做成大香爐,放在廟中,故意不予看守。大香爐當然被偷走了。李允則張貼告示,懸賞捕賊寇,久而不獲。他放出風去:東岳廟屢遭賊寇,需修圍墻。沒十天的工夫,就以修東岳廟圍墻為名擴展了北城。雄州城北有陷馬坑,城上有敵樓,以觀察遼境動靜。雙方講和后,沒人敢上去。李允則命人拆樓填坑,在原處種菜掘井,輔以溝渠,并筑墻,在田的周圍植以荊棘,這樣又形成了一個阻止敵騎入侵的工事體系。李允則還在雄州北原建了佛塔一座,供居民登高眺望,塔上可望遼境三十里,實際上是觀察所。這類以佛事為掩護的古建筑,至今猶存。河北省定縣料敵塔,高八十四米。雖不是李允則所建,但可以想見當年北宋邊境官員在修建軍事建筑時,考慮到外交關系,很動了一番腦筋,而且以民間建筑,經濟設施為掩護,這一思路是較為普遍的。李允則還命廣植樹木,以阻擋敵騎。

上元節(元宵節)舊俗不燃彩燈。李允則命人以彩錦扎成山形,聚戲班演戲。觀看、游樂的百姓徹夜不歸。第二天李允則得到偵察人員報告,遼國邊境官員也想來看看這繁華、熱鬧的場面。他就和手下官員一起候于郊外。果然有個紫衣人到了。李允則和他一起進入驛館。驛館內婢女羅列左右,招待紫衣人大吃大喝了一陣。紫衣人所乘騾被牽到屋外,李允則故意讓紫衣人溜了回去。幾天后傳來紫衣人為遼國所殺的消息。原來那人是幽州統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沅江市| 清丰县| 紫云| 林芝县| 涿州市| 铁岭市| 龙岩市| 云阳县| 绥江县| 策勒县| 临猗县| 江华| 西和县| 仁布县| 永兴县| 建湖县| 克什克腾旗| 彭州市| 平和县| 文安县| 马山县| 额济纳旗| 蒙自县| 利川市| 镇赉县| 兴宁市| 苗栗县| 许昌市| 吴忠市| 佳木斯市| 旬邑县| 抚远县| 县级市| 临漳县| 临邑县| 大荔县| 元江| 土默特左旗| 金乡县|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