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宋 遼 金 元的間諜活動(1)

下卷

公元960年初,后周殿前都檢點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了皇帝。趙匡胤建立的朝代國號宋。史學家為區別一統中原的趙宋政權與偏安江南的趙宋政權,將趙匡胤建立的政權稱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

北宋成立之初,黃河流域還存在著割據政權北漢,江南還存在著荊南、吳越、后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趙匡胤、趙光義經過幾年征戰總算統一了中國。但北宋從未取得歷代統治中原的王朝曾有過的地理上的防衛優勢,那就是全部占有長城一線的戰略要地。由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創建的遼國(公元916—1125年),由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公元1032—1227年),長期與北宋對峙。北宋雖然有時也采取一些攻勢,但總的來說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上,甚至不得不屈膝與遼國妥協。

北宋軍事上軟弱,經濟上卻呈現出繁榮景象。北宋時紙幣已大量流通,大城市中出現了商人按不同行業組成的行會。對外貿易有了較大發展,從印支半島到南洋群島,甚至遠至阿拉伯半島上的一些國家,都與中國有貿易往來。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成了繁榮、興盛的對外通商口岸。北宋從對外貿易活動中征收的錢財、實物,成了北宋政權的重要財源。手工業日益發達,出現了稱為“行”的手工業者行會。由于遼、西夏經濟都有相當的農業成分,因此北宋、遼、西夏對峙時,雙方的經濟交流仍是較為密切的。

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1135年)是個臭名昭著的昏庸之君。他雖然寫得一手漂亮的“瘦金書”,國家卻治理得一塌糊涂。他縱情于聲色,為了修宮室,命人從東南一帶搜刮奇花異石運往京師,這就是有名的“花石綱”。他還沉溺于道教,自號“教主道君皇帝”,大肆興建道觀。他重用蔡京、童貫、王黼、楊戩、朱勔等人把持朝政,使政治日益黑暗,人民的負擔日益加重。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較著名的有宋江、方臘等領導的農民起義。

即便如此,這個昏庸之君仍與金國(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創建的政權,公元1115—1234年)訂立了合作攻遼的協定。公元1125年,遼國滅亡,同年十二月金兵乘機南下。公元1127年金兵俘獲了徽宗、欽宗(趙桓,公元1100—1161年)北去。北宋滅亡。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大臣擁立下,于公元1127年五月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趙構建立的偏安江南的政權,史稱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南宋建立后,在對金作戰方面,一直存在著主戰派與主和派的斗爭。在宋高宗趙構默許支持下,主和派(某種意義上講是投降派)占了上風。即便如此,金國也未停止對南宋入侵。

南宋雖然只占有天下之半,卻基本上是富庶地區。南宋經濟仍十分繁榮,商業、手工業有了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甚至超過了北宋。金在占領北中國后,也日益漢化。雙方經濟往來較多。

南宋、金國對峙到了公元1233年,歷史又一次重演,南宋與蒙古軍夾擊金國,第二年金國滅亡了。同樣是歷史的重演,公元1279年蒙古軍滅南宋。

元朝(公元1206—1368年)是以蒙古貴族為主體,聯合漢族地主階級建立的封建政權。這個政權強盛時期幅員遼闊,影響遍及歐亞大陸。元朝對外擴張的戰爭不斷。成吉思汗的子孫似乎很難從馬鞍上下來,冷靜地思考治國之道。元朝統治者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采取了許多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元朝末年,土地兼并日趨嚴重,統治階級奢侈腐化達到了極點,皇室內部斗爭激烈。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融合在一起,促成了元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公元1368年七月,元順帝在明大軍的壓力下,率后妃、太子、百官匆匆北逃。短命的元朝結束了。從草原朔漠進入中原的蒙古貴族又回到了草原朔漠。

Chapter 1 北宋、遼時期的間諜活動

第一節 剪滅諸國

趙匡胤上臺后,加強了對握有重兵將領的監視,緊接著削弱州郡大吏的權力,后來又規定州郡長官由文人擔任。同時加強了禁軍的實力,使“兵無常將,將無常師”,切斷了帶兵長官與士兵的固有聯系。這些政策使趙宋政權的穩定性,比五代旋起旋滅的軍閥政權大為提高,有利于其在統一戰爭中的行動。但也給后來與契丹(遼)的戰爭,造成了不少問題。

內部日趨穩定的同時,趙匡胤開始著手消滅各割據政權。他先把眼光放在當時的北漢政權上。忠武節度使兼侍中張永德調任武勝節度使,入朝覲見。趙匡胤秘密召見了他,對征討北漢有所垂詢,張永德提出:“太原(北漢)兵少而悍,加以契丹為援,未可倉促取也。臣以為每歲多設游兵,擾其田事。仍發間使諜遼,先絕其援,然后可圖。”趙匡胤認可了他的意見。后來趙普也向他提出“先南后北”統一全國的戰略。趙匡胤把他的目光移向南方一些較為弱小的割據政權。

為了專心對付南部戰局,趙匡胤對西北、北部邊境作了一番布置。他命趙贊為彰武節度使屯延州;董遵誨守環州;王彥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防備西夏。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洲;韓令坤鎮常山;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防備契丹。郭進控西山;武守琪守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勛鎮昭義;防備北漢。趙匡胤為他們制定了邊境政策:邊境州郡的貿易之利全部由邊將處置,商賈前往貿易免所過征租。邊將掌握了這部分財源得以養募死士,使為間諜。邊將由此洞知敵情。敵人每次入邊都能預作防備。[1]因此趙匡胤得以一意向南發展。給邊臣以充足財源來從事間諜活動這一政策,為后來趙宋政權的統治者所效法。其財源或來源于邊境貿易,或來源于朝廷專項撥款。

宋軍南下,也是以間諜為先導。趙匡胤決心先滅荊南,就派內酒坊副使盧懷忠以出使為名,前往刺探情報。值得注意的是,趙匡胤特別指出讓盧懷忠觀察“江陵人情去就”。盧懷忠出使回來后,對趙匡胤上奏:“高繼沖(荊南最后一代統治者)控弦之士,不過三萬。每年收成雖好,百姓困于暴斂。已經到了危機四伏的地步,奪取荊南甚易?!壁w匡胤還命康延澤以出使為名刺探荊南。

趙匡胤于公元963年二月派都監李處耘率軍征伐荊南。出發前趙匡胤親自授以方略。盧懷忠的情報想必被充分加以利用了。李處耘率軍,以康延澤為向導,順利地消滅了荊南政權。

同年三月,趙匡胤調得力將領張暉至鳳州(今陜西鳳縣東北)為伐后蜀做準備。張暉在后蜀的大門口積極進行諜報活動,“盡得其山川險易,密疏進取之計”。趙匡胤還充分利用了荊南降人和后蜀叛諜提供的蜀中地理等情況。公元965年初,北宋滅后蜀。公元969年,宋軍攻北漢,沒啃下這塊硬骨頭,又轉而向南。公元971年二月,宋軍消滅了南漢。江南諸割據政權中只剩下南唐了。此時統治南唐的是以擅長作詞留名于中國文學史的李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

趙匡胤對南唐下功夫已不止一日了。上臺伊始,他就放被后周所俘南唐士兵數千人,將領周成等三十四人放歸南唐,與孫晟一起出使后周的鐘謨也被放回。這既是對南唐進行心理戰,也有派遣間諜的企圖。果然,南唐對這些人也不放心。鐘謨、張巒等降臣回國后為南唐主李璟所殺。李璟死后,后主李煜上臺。他是個風流才子,好讀書,工書畫,知音律,治國則沒啥本事,更非趙匡胤對手。他的對宋方略只有一條:委曲求全。首先上表宋朝改稱“江南國主”,改唐國印為江南國主印。其次又改變政權機構名稱,表示是地方政權。盡管如此,李煜還是一方之國主,仍想保持割據之勢。趙匡胤也絕不會放過他。趙匡胤幾次讓其入朝,李煜當然不敢去。在趙宋政權剪滅其他小國的同時,已開展了對南唐的間諜攻勢。

李煜信佛,曾以宮中之金錢募人為僧。國都金陵為僧者萬余人。李煜退朝后,和其皇后穿著僧衣念經。僧人犯法,李煜命其到佛像前懺悔,不予制裁。也許是為了以佛法保佑南唐之平安吧。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李煜這個“愛好”為趙匡胤所知,他就動起腦筋來了。

公元964年,一個少年僧人渡江到了金陵(李煜上臺后又以金陵為國都)。此人對佛法甚有研究,一時轟動江南。李煜也召見了這個少年僧人。少年僧人佛法造詣果然頗深,與李煜大談性命之學。李煜風流才子,對佛法大約沒下多少苦功夫。一聽此人的演講,大為入迷,認為此人真是“一佛出世”。于是此人成了李煜的座上客。在研修佛法中,李煜對朝政和邊境之事更加不以為意了。

北方僧人接踵而至。有一北僧號小長老,自稱募化而至江南。李煜接見了他。他鼓勵李煜一心向善,多蓋廟宇。李煜照他的話去辦,廣興佛寺,江南的財富消耗日盡,人民負擔更加沉重了。小長老還請于牛頭山造寺千余間,聚徒千余人,美味佳肴天天供應,吃不了的食品就扔掉,第二天再做新的。扔掉的食物美其名為“折倒”(影射南唐),以此來散布不吉利的傳聞,擾亂人心。實際上此時南唐百姓也盼望割據政權垮臺,否則這類話不會廣為流傳。宋軍渡江后就以這座寺為軍營。此一小長老與前一少年和尚是否一人,不得而知。不過還另有一和尚自北渡江而來立石塔于采石磯,此人不與官府交結,衣草衣,食野菜,不接受李后主與南唐人的施贈。宋軍攻南唐時,搭浮橋渡江,浮橋的一頭就固定于石塔上。南唐人這才恍然大悟。很明顯前兩個和尚是以攻心為主的戰略間諜,后一和尚是以實施戰役計劃為主的戰役性間諜。

宋軍怎么想起搭浮橋來呢,這要從一個送上門的間諜說起。

李煜對外一味妥協,對內拿不出什么振作圖強的辦法,天天沉浸在風花雪月之中。這使南唐一些有雄心的人,開始向北謀出路。

江南失意文人樊知古,圖謀投宋,但為了有見面禮為晉身之階,他整日在采石磯附近坐小船垂釣。實際是“釣翁之意不在魚”,而在江水之狀況。他在船上暗藏絲線,一頭系于江南岸邊,然后向北岸劃去。如此往復幾十次,終于測得了長江的寬度、深淺。樊知古完成這項工作后,潛往北宋,覲見趙匡胤,建議造浮橋以渡大軍。趙匡胤接受了他的建議,先試著在石碑口造浮橋。成功后又在采石磯造橋。前面的那個和尚很可能就是在樊知古投宋后,才派往南唐的。樊知古怕留在江南的老母受害,趙匡胤一道詔書,李煜乖乖地派人將其護送江北。

北宋對南唐的間諜活動無所不至,當然也利用了堂堂正正的外交使節的身份。公元973年四月,盧多遜為江南生辰國信使出使南唐。盧多遜是個功名心很重的人,頗有些才干。他到南唐后經過一番活動,頗得南唐君臣歡心。上船返國之前,他讓人對李煜說:“朝廷重修天下圖經,史館獨缺江南諸州,愿各求一本以歸。”李煜趕緊命人繕寫一份,由盧多遜帶回北宋。盧多遜這一手受到趙匡胤獎賞。宋朝由此知道了江南十九州形勢屯戍、遠近戶口多寡。到了這份兒上,南唐再想茍延殘喘,真所謂“天理難容”了。更何況在此之前,宋朝還以離間計除掉了南唐得力將領林仁肇。

南唐南都留守侍中林仁肇很有威名,為宋朝所忌憚。為了除掉他,宋朝派人秘密地到江南繪制了他的畫像,掛在一座大宅院的屋子里。江南使者到了,趙匡胤故意讓人領著使者到這座大宅子里,指著林仁肇的畫像說:“這是什么人?”使者當然認識:“這不是林仁肇嗎。”那人又對使者說:“仁肇將來降,這畫像是他送來的信物?!庇种钢諘?、豪華的宅院對使者說:“此宅院就是賜給林仁肇的?!笔拐呋貒髨蟾媪死铎?。李煜派人毒死了林仁肇。名將冤死,朝內大臣更加離心了。

經過如此充分的準備,公元974年十月,宋出兵伐南唐,十一月自采石磯(今安徽當涂西北)以浮橋突然渡江。

公元975年十一月,李煜自被宋兵久困的金陵派出使節到宋見趙匡胤,乞求放一條生路。趙匡胤回答得很干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過不了幾天,金陵城破,南唐滅亡。李煜被強迫遷往汴京,過著朝不保夕,依靠對往昔繁華生活的回憶支持生命的日子。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币粋€在間諜戰中異常遲鈍的君主,變成了多愁善感的詞人,從而確立了自己的歷史地位。

趙匡胤剪滅諸國時的間諜戰略,基本上與其先南后北的軍事戰略相一致。在每次重大軍事行動展開之前,必有間諜為先導,摸清了情況,進行了必要的準備。

趙匡胤針對李煜開展的間諜活動,尤有特色。首先,這是以敵方首腦人物精神生活為主要打擊對象的間諜活動。以敵方首腦人物的精神生活為打擊對象,包括對其人生觀、宗教信仰、心理狀態的全面了解。作為個人,敵方首腦的精神狀態同樣是十分復雜、千變萬化的。在這方面,現代心理學和心理分析方法大有用武之力。試分析李煜的精神狀態,其對佛教的篤信,是與其對時局的無可奈何的清醒認識分不開的。面對趙宋政權強大壓力,李煜在現實中找不到任何出路,因此只得寄托于佛法,寄托于并不存在的“佛”的保佑。另外,李煜本身是文弱書生,其性格屬于懦弱型的。這就使其很難具有政治家、君主所需的獨斷專行的魄力與勇氣,必然向佛教尋求精神寄托之所。

其次,趙匡胤派到江南的小和尚精通佛法,這是此類間諜的必備條件。沒有相應的專精知識,要想從事這類高層次蠱惑活動是不可能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趙匡胤之用間,對間諜的知識構成提出了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你推薦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大理寺卿的寵妻日常
會員

全京城的人都以為顧九會是秦崢的心頭刺,直到見證了世子爺是如何寵妻無度,才發現,哪有什么心頭刺,那分明是他的掌中嬌。重生之后,顧九發誓要護至親忠仆,收拾蛀蟲齷齪,以及,跟夫君和離。前兩條她都如愿以償,唯有第三條——秦崢:風太大,你且再說一遍。顧九看著他手指寸寸拂過兵刃,十分沒出息的改口:我方才說,今晚月色真好。成親之初:秦崢:和離,本世子求之不得。一年之后:秦崢:真香。

蘇行歌 35.4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 class=
會員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此茖沤z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云!

烽火戲諸侯 13.5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息烽县| 仪征市| 河北省| 沙坪坝区| 沈阳市| 长治县| 犍为县| 乌鲁木齐市| 南康市| 景德镇市| 元阳县| 城口县| 博白县| 仁寿县| 曲阜市| 梧州市| 大渡口区| 岳阳县| 宁南县| 布拖县| 广宗县| 银川市| 安新县| 衡水市| 鄯善县| 铜梁县| 宁安市| 丹阳市| 合水县| 枣阳市| 宁武县| 勐海县| 沁源县| 宜阳县| 迁安市| 浏阳市| 灵石县| 博罗县| 迁西县|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