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本草綱目:簡明彩圖版
  • (明)李時(shí)珍著 岳桂華 楊高華編
  • 566字
  • 2019-01-03 00:53:24

白茅《本經(jīng)》中品

【釋名】根名茹根、蘭根、地筋。時(shí)珍曰:茅葉如矛,故謂之茅。其根牽連,故謂之茹。

【集解】頌曰: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謂之茅針,亦可啖,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六月采之。

茅根【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勞傷虛羸,補(bǔ)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發(fā)明】弘景曰:茅根,服食斷谷甚良。時(shí)珍曰:白茅根甘,能除伏熱,利小便,故能止諸血噦逆、喘急消渴,治黃膽水腫,乃良物也。

【附方】1.山中辟谷:凡辟難無人之境,取白茅根洗凈,咀嚼,或石上曬焦搗末,水服方寸匕,可辟谷不饑。

2.肺熱氣喘:生茅根一握;咀,水二盞,煎一盞,食后溫服,甚者三服止,名如神湯。

3.虛后水腫:因飲水多,小便不利。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食豆,水隨小便下也。

4.小便熱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適冷暖飲之,日三服。

5.小便出血:茅根煎湯,頻飲為佳。

6.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用根洗搗汁,日飲一合。

茅針(即初生苗也)【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治消渴,能破血。通小腸,治鼻衄及暴下血,水煮服之。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煎飲,止吐血衄血,并塞鼻。

白茅

葉多叢集基部,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圓錐花序柱狀。穎果橢圓形。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钦州市| 涟水县| 封丘县| 睢宁县| 新建县| 铜陵市| 天峻县| 霞浦县| 阿瓦提县| 石渠县| 渝中区| 信丰县| 乌兰浩特市| 邛崃市| 台州市| 准格尔旗| 陇川县| 江西省| 深圳市| 手机| 岳阳县| 旺苍县| 驻马店市| 怀柔区| 乳山市| 健康| 新民市| 华池县| 阿勒泰市| 东辽县| 株洲县| 井研县| 长葛市| 五寨县| 龙游县| 无极县| 禹城市| 武邑县| 饶阳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