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本草綱目:簡明彩圖版
  • (明)李時珍著 岳桂華 楊高華編
  • 647字
  • 2019-01-03 00:53:24

白薇《本經》中品

【釋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時珍曰:薇,細也。其根細而白也。

【集解】頌曰:莖葉俱青,頗類柳葉。六月、七月開紅花,八月結實。其根黃白色,類牛膝而短小,今人八月采之。

【修治】時珍曰:后人惟以酒洗用。

【氣味】苦、咸,平,無毒。之才曰:惡黃芪、大黃、大戟、干姜、大棗、干漆、山茱萸。

【主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風溫灼熱多眠,及熱淋遺尿,金瘡出血。

【發明】好古曰:古方多用治婦人,以本草有療傷中淋露之故也。時珍曰:白薇古人多用,后世罕能知之。按張仲景治婦人產中虛煩嘔逆,安中益氣,竹皮丸方中,用白薇同桂枝各一分,竹皮、石膏各三分,甘草七分。棗肉為大丸,每以飲化一丸服。云有熱者,倍白薇,則白薇性寒,乃陽明經藥也。

【附方】1.肺實鼻塞,不知香臭:白薇、貝母、款冬花各一兩,百部二兩。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2.婦人遺尿,不拘胎前產后:白薇、芍藥各一兩。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3.血淋熱淋:方同上。

4.金瘡血出:白薇為末,貼之。

5.婦人血厥:人平居無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動搖,目閉口噤,或微知人,眩冒,稱時方寤,此名血厥,亦名郁冒。婦人尤多此證。宜服白薇湯:用白薇、當歸各一兩,人參半兩,甘草二錢半。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白薇

高40~70cm。莖直立,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葉片卵形。聚傘花序,花深紫色,花冠幅狀,5深裂。蓇葖果角狀,紡錘形。種子卵圓形,有狹翼,先端有白色長綿毛。我國南北各省均有分布。春、秋二季采挖根和根莖,洗凈,干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阳谷县| 河北区| 泰安市| 积石山| 政和县| 巫山县| 广饶县| 吴江市| 松滋市| 阿拉善盟| 湟源县| 南澳县| 青阳县| 巴里| 高雄县| 平江县| 云安县| 蛟河市| 临泉县| 万盛区| 碌曲县| 上高县| 汽车| 天镇县| 滨海县| 富阳市| 济阳县| 宁陕县| 巨鹿县| 图木舒克市| 莲花县| 西城区| 平安县| 礼泉县| 固始县| 临海市| 务川| 汝南县| 扎兰屯市|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