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什么是互聯網
當一種新技術出現并且符合歷史潮流時,就會引領潮流,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證明它必將成為社會的主流力量。所以,如何運用好互聯網是每個人將來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技能。那么,我們該如何來認識互聯網呢?不妨先從最基礎的做起。
2.1.1 概念:互聯網帶來了什么
要想充分了解互聯網,就必須首先知道它的定義。互聯網(internet),又稱網際網絡,或因特網,是網絡與網絡之間串連成的一個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龐大信息系統。其實,這就是一個數學上的概念,由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的節點和連線構成,是從某種相同類型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模型。
在具體運用中,表現為一個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臺,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系到一起,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如圖2-1所示。

圖2-1 網絡點、面、體信息網結構
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絡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球的互聯網絡,稱互聯網。那么,互聯網帶來了什么呢?其實我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都用到了互聯網,如可以借助網絡閱讀文字、查看圖片、播放影音、傳輸下載、打游戲、聊天等。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極其豐富和美好的享受。
互聯網閱讀越來越受大眾的歡迎,在越來越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其即時性、便捷性特點迎合了不少人的需求。同時,也迎合著大多數人固有的獵奇心態,滿足了一些人欲說還休、長期被壓抑的表達欲望。可見,閱讀已經超越了“看”的范疇,而是在互聯網這個平臺中得到了心理的釋放和某種滿足。
在“2008中國數字出版年會”上,手機出版首次以前所未有的姿態令業界側目。手機出版不僅是成長最快的數字業務模塊,因龐大的用戶基量、用戶付費閱讀習慣、移動通信成熟的收費模式等讓傳統業界在如履薄冰的數字出版模式探索中看到一抹曙光,如圖2-2所示。

圖2-2 手機出版傳播形式
再以人們津津樂道的聊天為例。隨著互聯網運用的普及,人們在聊天模式上不斷玩出新花樣。傳統的觀念中,聊天無非是為了消磨時間、愉悅身心,純屬娛樂,而如今是全民娛樂時代,商業與娛樂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聊天完全可以聊出生意來。
眾所周知,“聊天”與商業模式聯系最緊密的無非是微信朋友圈了,在微信朋友圈里可以邊聊邊做生意。如今的朋友圈是藏龍臥虎之地,不僅有大量的聊客,還是很多微商青睞之地,火爆得刷爆手機屏。
一位玉石專家通過專業的知識和在該領域的名氣招來許多人。他的朋友圈聚集了大量想要跟他學習鑒別玉石的粉絲。有了一定的客戶群體后,他開始在朋友圈內銷售自己的玉石。因為他具備鑒別能力,許多好友非常信任他的商品,認為從他手中購買必是真品,如圖2-3所示。

圖2-3 朋友圈賣玉石
類似的案例有很多,無論是閱讀這種精神“食糧”,還是賣玉石賺錢這種實實在在的生意,都是互聯網日益發展帶給我們的紅利。互聯網,看似遙遠實則卻在每個人身邊,有的人對它并無感覺,有的人卻可以使它為我所用。
2.1.2 發展階段:互聯網將會如何發展
互聯網的發展有個十分漫長的過程,經過近50年才形成了今天貫穿全球的龐大系統。關于它的發展,業界公認的有4個階段。
如今的互聯網發展,正處于第四階段的初級階段,遠未達到經常所說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高級階段。因此,關于互聯網的發展,現在的觀點認為互聯網和人的接觸會越來越密切,但它正處于初階階段,在將來會不斷地從人類社會和文化中汲取營養,到時候又會有新的意義和價值被提出。
毫無疑問,互聯網的所有特征都說明,互聯網是在持續發展的,而且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周期越來越短。
2.1.3 運營模式:互聯網怎樣為大眾服務
從上節可以得知,互聯網發展到現在,已經完成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第四個階段正在進行中,每個人都可以深切地體會到。很多人也許會問,當下的互聯網蓬勃發展,似乎已經到了一個完美的高度,又似乎一直在變化著,那么它的前景如何,50年后、100年后將向何處發展?目前,關于這些問題誰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復。
我們只能循著互聯網的運營模式去總結一定的規律,接下來,系統梳理下互聯網在各個階段的運營模式:
(1)第一個階段
存在形式:各種傳統的互聯網網站
運作形態:內容為主、服務為輔
運營模式:通過靜態網站,來實現內容的展示
具體操作:通過搜索引擎做內容聚合,用戶利用搜索引擎尋找所需內容。這一模式,一度使得搜索引擎成為事實上的互聯網入口,并成為連接用戶與內容的中間紐帶。
搜索引擎,籠統地說只是一個工具,指互聯網搜索平臺通過搜集、分析和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后,直接向用戶提供信息,以便用戶進行查詢。
這是互聯網技術最簡單、最初級的運用,最具代表性的有國外搜索引擎Google,國內則有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類似的還有很多,如圖2-4所示。

圖2-4 搜索引擎:互聯網的最初級運用
(2)第二個階段(web2.0時代)
存在形式:各種互聯網網站與內容流型社交網絡(facebook,微博等)并存
運作形態:仍以內容為主、服務為輔,但內容與服務的提供方式發生了轉變,主要是提供多種信息塊與信息流
運營模式:內容與服務終于通過社交網絡的統一賬號,得以直面用戶,而搜索引擎不再是唯一的信息獲取渠道
具體操作:動態內容主動推送,主動推送節省了用戶尋找內容的時間,符合人性的懶惰傾向。所以很多傳統網站的流量開始大量下降,傳統搜索引擎的價值也被大大弱化。
互聯網發展的第二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產物是視頻、博客、微博等,以主動推送為主的傳播工具得以誕生,以大家熟悉得微博為例,微博互動如圖2-5所示。

圖2-5 微博互動:互聯網階段的運用
(3)第三個階段
存在形式:移動APP與消息流型社交網絡(微信等)并存
運作形態:內容與服務并重,且內容提供方式主要是信息流
運營模式:借助各種APP,或微信這類工具,面對用戶直接提供服務
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非常短,通常被認為只有2~3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這與微信、各類App的發展時間基本一致。它是一種以“面對面”交流為主的傳播方式,無需再通過搜索引擎或社交網絡等中介。如滴滴出行、出門問問等App會定期為用戶提供服務,如圖2-6所示。

圖2-6 滴滴出行、出門問問App
(4)第四個階段(工業4.0時代)
這是即將到來的階段,運作模式是以超級App為基礎,承載一切內容與服務,最終完成互聯網信息的全面整合。在這個階段超級App將會誕生,目前,有望成為超級App的只有微信,還有人們寄予厚望的移動瀏覽器,它們有可能完成早期搜索引擎無法企及的事情——成為鏈接中心,打造互聯網統一體。
這一階段的核心是超級App的出現,在早期Windows系統時代,互聯網只是作為“文件操作系統”,由操作系統直接管理內容,讓用戶與內容直接接觸,而其內容呈現方式也是文件本身。當操作系統進化到蘋果、安卓系統后,應用則成了主要的管理內容工具,隨之進入了“應用操作系統”時代。而其內容的呈現方式也是以應用的方式呈現,用戶不再直接接觸內容本身。其模式如圖2-7所示。

圖2-7 互聯網操作系統與用戶的關系
第四階段就是以應用操作系統為主,同時,內容開始向線上轉移,所以又被稱為“線上操作系統”時代(或“網絡操作系統”時代)。
盡管互聯網第四階段的發展目前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但至少從理念層面證明了,在應用操作系統時代,App越過操作系統來管理一切內容是可行的——這就是所謂的超級App,也是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深刻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