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網購前景:未來發展的兩大趨勢
網購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發展速度很快,給大眾帶來的實惠也是顯而易見的。但同時,也具有所有新生事物的共同特性——不穩定性。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購物的前景并不是十分明朗,未來發展動向如何,又該如何應對,是每個消費者需要注意的。
3.3.1 物質層面向文化層面轉移:健身旅游養生樣樣有
目前購物網站上的商品,大多數集中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而在精神文化方面還幾乎是空白。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購逐漸呈現出一個趨勢,即是由物質消費向文化消費的轉變。物質方面的消費理解起來很簡單,是指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所需,如衣、食、住、行等,注重內在使用價值和實用性;文化消費是指人們精神需求的一種消費,包括教育、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旅游觀光等。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趨勢?這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升有關。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不滿足于溫飽,而更多地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需求。比如飲食、健康,休閑等。因此,消費市場常常被賦予更多新的內涵,而文化消費成為主流,并日益大眾化、普及化。圖3-17是2013年、2014年文化消費各項指標的變動情況。

圖3-17 2013年、2014年文化消費各項指標的變動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文化消費各項指標都呈現上升趨勢,這表明文化消費市場整體是良好的;同時,增長率和文化消費滿意度有所下降,這說明當前文化消費市場供不應求,無法令消費者滿意。可見,文化消費代替物質消費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也是客觀事實。因此,有些商家開始尋求與互聯網的結合,利用互聯網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等特點擴大文化消費市場。
細心的消費者已經注意到,現在網絡上已經涌現出大量出售精神層面商品的網站,這類網站推銷的不是衣食住行用等有形商品,而是滿足人們精神層面需求的無形商品。
如,中國最大的旅游門戶網站之一——樂途旅游,經營在線旅游業務以及其他增值服務,致力于向旅游愛好者和消費者提供全面、多彩的旅游資訊和旅游信息,如圖3-18所示。2008年打造完成超過50000個目的地的出游指南體系,覆蓋國內34個行政區、392個城市,全球198個國家、901個地區。

圖3-18 樂途旅游宣傳頁部分截圖
再比如中國健身網,它是目前國內信息最全的網站,覆蓋全國32個省市地區的健身房、瑜伽館信息,有主網站一個,分網站31個。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網站集群,主要服務于網民和健身機構。服務項目包括健身計劃、健身課程、健身營養、健身器材、健身常識、健身書籍等。
3.3.2 城市向農村轉移:給家人購物也方便
以前很多人擔心在小地方,或偏僻的農村無法網購,現在這種擔心完全可以消除。城市是網購的先行地,但目前有很多電商已開始轉向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這符合互聯網市場社會化的戰略布局和發展思路,預示著將會有更多人享受到網絡購物帶來的便利。
“到農村去!”這是電商企業在最近兩年經常提及的問題,網購出現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以一線、二線城市市場為主。但在經歷過激烈的爭奪戰后,城市市場基本飽和。一項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8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42.0%,與2012年的66.1%相比回落很多,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內城市網購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日漸放緩,農村市場日漸成為網購市場增長的新引擎。
因此,電商們開始將眼光放在了看似很小,實則潛力很大的中小城市及農村市場,再加上網絡覆蓋地的擴大,為電商市場的擴張提供了基本條件。
2014年11月,阿里巴巴在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建設了一個農村淘寶試點店。在這個農村淘寶店里,每個店都配有1名經過培訓的代購員,這些代購員能熟練地操作電腦,主要工作是幫助不會上網的村民選購各種商品,并用支付寶為村民先行墊付貨款。村民網購的“寶貝”會通過當地新成立的配送公司運送到各個農村淘寶店,村民拿到“寶貝”后,滿意者付錢給代購員,不滿意者可由代購員幫忙交到縣里運營中心退貨,村民不用支付任何費用。這種方式使村民與網購的距離更近了一步。
農村市場充滿機遇,各大“電商”都在緊鑼密鼓地制定進軍計劃,以京東、淘寶為首的知名電商首先開始進入農村市場,以建服務站、開通物流的形式開辟新天地。其具體流程如圖3-19所示。

圖3-19 農村淘寶運營模式
(1)建自營服務站
在未來電商戰場上,商品價格和品類將趨于同質化,此種情況下搞好服務、體驗是電商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利器。
例如,2015年蘇寧易購制訂了農村電商下沉戰略,計劃在貴州開設1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店內不僅有實體商品,還重點打造了二維碼、平板電腦、視頻演示的虛擬出樣,融合了銷售、物流、售后、金融、客服、招商、生活服務、二維碼出樣等功能,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同時,為了增加客戶體驗,蘇寧易購還開設了門店體驗、網上比價、網上下單、門店自提等充滿個性化的快遞服務。
再如,2014年12月18日阿里巴巴農村網點“清遠試點”揭牌,阿里巴巴進一步表示,將投入100億元人民幣發力農村電商,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農村服務站。京東也緊隨其后,在農村建立了京東幫服務店,以服務于中小城市、農村的消費者。
(2)打造暢通無阻的物流通道
在農村建立服務站只是網購進軍農村市場的一個方面,為了提供更完善的購買體驗,各大電商也開始了“最核心”的爭奪戰——物流戰。
對于農村消費者來說,由于居住地遠離城市中心,很多物流公司鞭長莫及,從而使很多農村消費者對商品和售后服務政策缺乏了解,對網購仍有疑慮,因此電商自建物流體系就顯得至關重要,也是爭搶農村市場、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的關鍵。
電商們在物流方面的競爭非常激烈,天貓推出“當日達”服務,京東推出“一日四送”的“極速達”業務,蘇寧易購也不落后,啟動了“物流云”項目。除了阿里巴巴、蘇寧易購、京東等幾大電商巨頭在挖掘農村市場以外,一些互聯網公司也在積極建設電商平臺。
雖然農村網購市場還處于培育期,但很多電商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這將是一片廣闊的、非常有發展潛力的沃土。經濟學家曾這樣評價:“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在很多層面上拉平、拉近了城市與鄉村、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
互聯網和消費結合后給農村市場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電商下鄉使地處偏遠的農民消費者不僅可以通過網絡獲得以往難以獲得的商品和服務,而且還可以通過網絡增加自己的收入,改變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