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情緒的漲落跟隨思維方式而變化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一些秘密會不期而至。當我們看到一個事物并對其產生神秘感時,我們的內心就已經擁有了對秘密的渴望。如果說事物的秘密埋藏在一座古老的墳墓中,那么,當我們通過努力打開這座墳墓時,就會發現墳墓里埋藏的是我們的幸福。
本韋努托·切利尼曾經生活在一個陽光地帶,那里不僅有藝術氣息,還充滿神奇的冒險。在這樣的生活中,切利尼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但是生活的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他的身上,這讓他措手不及,但又無計可施。在一個不幸的日子里,他被扔到圣安吉洛的一個黑暗的地窖里,那里成了他一生中的噩夢。那里潮濕陰暗,充滿腐爛的氣息,老鼠成群結隊,肆意啃噬一切東西。切利尼在那里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他的牙齒被打掉,雙腿被打斷,身體上受到了無盡的折磨。然而,他沒有喪失生存下去的希望。在那段最黑暗的歲月,他的思想慢慢向先賢們靠近。
不過,他每天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去閱讀先賢們的著作,因為那個地窖每天只有一個小時可以看到陽光。而切利尼就是用這一個小時的寶貴時間,細細品讀著那些給予他無盡光明和希望的著作。
7月末的一天,切利尼忽然回想起以前的日子,他不禁對以前的種種感到悔恨。他回憶起羅馬舉行的慶典活動,于是便開始自言自語:“從前,我的世界是空虛乏味的,我以這種空虛的姿態來慶祝羅馬成立的節日。現在,我成了先賢的信奉者,從今年開始,我就能以先賢的名義來慶祝這個節日了。我認為,我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這種幸福源自我的內心深處,也源自我思想的改變,我經歷的所有事情都不能與現在的幸福相比擬。”
從切利尼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人的情緒有時會像潮起潮落一樣波動很大。人的情緒神秘莫測,一般人很難理解,如果說世上有最能理解人類這些情緒的人,那么我認為,這個人只能是偉大的列夫·托爾斯泰。我之所以有這樣的見解,是因為托爾斯泰曾多次在他的小說中對這些潮起潮落的情緒進行描述。
例如,小說《戰爭與和平》就擁有這些潮起潮落的情緒的跳動。《戰爭與和平》的主人公名為皮特,他曾經是俄國沙皇統治下最富有的人之一。在法國侵略俄國的戰爭中,皮特成為俘虜。這些侵略者所用的方式極其殘忍,他們將皮特的雙手用繩索綁住,然后在戰馬背后拖行了很長時間。可憐的皮特在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大的痛苦。然而,這只是他悲慘命運的開始。
不久,皮特又遭受了多種形式的苦難:在刺骨的寒風中,他衣著單薄,被凍得瑟瑟發抖;由于長時間沒有干凈的熱水洗澡,他的身體上長滿了寄生蟲,這些寄生蟲無時無刻不在叮咬他,那種蝕骨的疼痛非常人可以忍受;最大的苦難莫過于饑餓帶來的痛苦,那種全身心對食物的渴望,曾多次讓他昏厥……
但苦難沒有將皮特擊垮,相反,從這些苦難中,他漸漸發現了生活的真正意義。他被剝奪了生活的許多權利,但是,正是由于這些無情的剝奪,他才品嘗到他不曾擁有的情緒。
那里沒有一絲溫暖,人性像寒霜一樣冰冷,但是皮特忍受了無盡的苦難,卻也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快樂。正是因為饑餓,他才學會鑒賞吃飯的樂趣;正是因為口渴,他才學會欣賞喝水的樂趣;正是因為困倦,他才學會體會睡覺的樂趣;正是因為缺少交流,他才學會享受交談的樂趣……他因為被剝奪了這些權利,所以才能從行使這些權利中獲得樂趣。
皮特被釋放之后,他感到世界原本是如此的美好。在以后的歲月中,他常常面帶微笑,心情激動地回憶起曾經被捕的那段時光。與他人談論這段時光時,他表現得非常熱情,他十分樂意與他人分享他的故事,愿意聲情并茂地向他人訴說那無法抹去的感受以及自己對道德的鑒賞。
皮特在苦難中學會了成長,在他被捕的第二天早上,那些他不曾注意的景色突然變得亮麗起來。他看到朦朧的云霧中,樹木和高山若隱若現;陣陣微風吹過,他感到微風在溫柔地撫摸著自己的臉龐;陽光驅散了云霧,他看到太陽懶洋洋地從山邊升起;他沿著無可名狀的軌跡移動自己的視野,看到教堂的屋頂和十字架,看到草地上的露水,看到遠方的河流。他努力欣賞他所能看到的一切,突然,他發現這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
在此期間,皮特對生活保持著足夠多的熱情。這種對生活的熱情讓他脫胎換骨,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像某種壓力變成了動力,每當皮特的生活變得愈加艱難,他對生活的熱情就隨之變得愈加強烈。
經歷了眾多的苦難,皮特漸漸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人之所以會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是因為人需要追求幸福,而真正能決定幸福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人本身。一個人如果能對生活的基本條件感到滿足,那么幸福就離他不遠了。那么,人感到不幸福又取決于什么呢?實際上,人會感到不幸福是由于安逸富足的生活所帶來的惡果。當我們習慣了安逸富足的生活,一旦富足的生活條件有所減少,我們就會產生一種不滿足的情緒,正是因為這種不滿足,我們才會感到不幸福。
傍晚,夕陽在天邊慢慢消失,周圍一切都安靜下來。月亮從天邊升起,漸漸升到天空的最高處,溫柔的月光灑落下來,樹林和田野變得清晰可見。這時,皮特站在窗下,望著窗外的星空陷入了無盡的遐想。他指著夜空中的星星,開始自言自語:“看!那些星星都是我的!因為它們都在我的心中。那一顆星代表我,旁邊的星星代表和我一樣被囚禁的人,那一片黑暗代表了整個小黑屋。”當他開心地敘述完這一切,便轉身回去與他的室友們一同進入了夢鄉。
在那個充滿壓迫的時代,人們對這種事件和經歷并不感興趣,多數人都認為它們無關緊要,甚至不值一提。因為它們只體現在那個被抓住的人身上,只表現于那個被俘虜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