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情志(4)

前一首以謝安自比,希望得到重用。當時,他被永王璘從廬山上請下來當了幕僚,這不過是借他大名招攬人才,并未真正當作足智多謀的軍師或能征慣戰的將領,他不測深淺,冒昧自薦。后一首又公開要權。另外,他還在《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中再次表態:“卷身編篷下,冥機四十年。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浮云在一決,誓欲清幽燕。愿與四座公,靜談金匱篇。齊心戴朝恩,不惜微軀捐。所冀旄頭滅,功成追魯連?!边@是自詡魯仲連。雖有報國雄心,何嘗有力挽狂瀾的本領。所以宋人評他:“蓋其學本出縱橫,以氣俠自任。當中原擾擾之時,欲借之以立奇功耳……大抵才高意廣如孔北海之徒,固未必成功。而知人料事尤其所難……若其志亦可哀已!”【27】李白全憑狂熱,不省時勢,做了李家王室爭權奪位的犧牲,結局可嘆。這如白璧微瑕,當然損不了李白的偉大,不過可以說明,主觀情志的外在真實,對于任何詩人也是重要的。

情志內外相符,才能真摯感人。這是古典詩學的基本觀念。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有云:“心聲心畫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西晉潘岳(安仁)《閑居賦》說什么“覽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身齊逸民,名綴下士”;“仰眾妙而絕思,終優游以養拙”,把自己描繪成恬淡高潔、與世無爭的逸人雅士,實際卻與石崇等諂事權貴賈謐,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晉書》本傳)【28】。老子說“美言不信”,道出了這種文化現象,也說明古人對虛偽的痛絕。誠然,寫作詩文,難免增飾夸張,但從古人的觀點看,應該如《文心雕龍·夸飾》所說“夸而有節,飾而不誣”。否則難以動人。

(二)雅正

雅正,即合于禮義,真善一致。

詩歌的基本性能,對內是抒發情志,對外是陶冶性靈?!段男牡颀垺っ髟姟氛f:

詩者,持也,持人性情。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持之為訓,有符焉耳。

“持”,扶持,也即教化、陶冶。詩的功能既然是陶冶人的性情,所以孔子把《詩經》三百篇的要旨歸結為“思無邪”。劉勰認為,以這種觀點來解釋詩歌的宗旨,是符合詩道的。劉熙載也認為,正是根據孔子的思想,孔門后學才在《毛詩序》中提出了詩歌應“發乎情,止乎禮義”的命題。即是說,不發乎情,沒有真情實感固然不叫詩,但抒發的情不合乎禮義要求也不算好詩,因為它不能“扶持”人的性情使之合于封建倫理道德。把詩歌及一切藝術同倫理道德、政治教化結合,是中國古典詩學與美學的傳統。

這種把藝術美與倫理善緊密相連的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中也有相當地位。柏拉圖要把詩人逐出他的“理想國”,主要理由就是他認為詩人“培養發育人性中低劣”的情感【29】。

如果剔除封建禮義的糟粕,要求詩歌情志合乎道義、真善一致,這應該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一條原則。古今中外詩歌的實際,是這條原則的體現。就我國古典詩歌而論,凡是愛國懷鄉、吊古傷時、離愁別緒、寫景狀物、相思戀情、逸趣雜感等人之常情,只要脫離低級趣味和迂腐氣息,都應是合乎雅正之道的。這就不能以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來規范。如果遵照這種詩教,被奉為經典的《詩》三百,第一首就很成問題。魯迅曾幽默地說:“‘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爺的好一對兒呀’,是什么話呢?”【30】其實,這真是表達愛情的淳美詩篇,所以“圣人不廢”,存于卷首。衛道者硬要貼上“后妃之德”的標簽,反而模糊了真美。又如《詩·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音素,樹苗),野有死鹿;白茅純(音屯,包裹)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音兌,緩慢)兮,無感(同撼)我帨(音稅,佩巾)兮,無使尨(音芒,獅子狗)也吠!

詩歌描寫了一個生動的戀愛情境:一位美麗如玉的姑娘正渴望愛情之際,有個英俊的小伙子(也許是獵人吧),用白茅草包著獐、鹿等獵物去討她的歡心。大概這小伙兒情不自禁,不大文明;膽小的姑娘嚇壞了,驚呼:“放開我,離遠點兒!不要動我的佩巾,我的狗兒要叫了!”小伙兒的急不可耐,小姑娘的稚氣機靈,寫得一派天真,既合人之常情,又無鄙俗之嫌,完全合乎雅正之道。真可以賽過后世無數情歌。

與西方的情感宣泄及外在沖突不同,中國古代文人的美感心態,是在理性精神的籠罩之下,主體意識未能充分發展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有人稱這種現象為“自我萎縮”。其特點是中和:悲不大哭,喜不大叫,表達含蓄,永遠微笑。正合乎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這種傳統理念應該突破,但似乎也該有個限制。例如,南朝的某些宮體詩就過分了。試看:

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

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

這是梁簡文帝蕭綱的《美女晨妝詩》。他反對當時的腐儒,力主“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需放蕩”,導致艷冶輕薄。末二句視女性為玩物的猥褻之態,赫然在目。再看:

北窗向朝鏡,錦帳復斜縈。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

散黛隨眉廣,燕脂逐臉生。試將持出眾,定得可憐名。

這是徐陵《烏棲曲二首》之二。對于女色的貪婪和情欲的放縱毫不掩飾,或者可能借《齊風·雞鳴》為辯。但那是女子規勸男人勿戀溫柔之鄉,應早起上朝:兩種境界,豈可同日而語!這類詩的格調卑下,有傷雅道,也許可看作題材拓展,以見宮體詩的特點而不必苛究;那就權當一說吧!

性靈派的詩作亦易流為輕佻。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載:

蘇州舁抬山轎者最狡獪。游冶少年多與錢,則遇彼姝之車故意相撞,或小停頓。商寶意先生有詩:“值得輿夫爭道立,翻因小住飽看花?!?

虎丘山坡五十余級,婦女坐轎下山,心怯其墜,往往倒抬而行。鮑步《竹枝》云:“妾自倒行郎自看,省郎一步一回頭。”【31】

單從技巧上看,商、鮑二位的詩句似有新意,而品其情志,與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的儇薄有多少差別?可袁枚視為“生新”加以贊賞。這是否從反理學、反復古而走到了另一極端?

(三)深遠

情志深遠,指情感深醇、意趣新幽。

這是在真誠、雅正的基礎上,對詩歌情志所作的進一步要求?!段男牡颀垺っ髟姟焚潯对娊洝贰傲嚟h深”;稱阮籍詩意“深遙”,《體性》篇說“嗣宗俶儻,故響逸而調遠”。鐘嶸《詩品》夸《古詩十九首》“文溫而麗,意悲而遠”“清音獨遠”等。我們說的“深遠”,與這些論斷是一脈相承的。

情感精深,即情感的深厚精醇,來源于感受的深切、涵蓋的博大。感受深切,情感必然厚重或精醇;涵蓋博大,情感又必然超越個人的狹隘私利而關注他人或國家民族的命運,而令詩歌賦有震撼力或啟發性。正因為如此,情感深的詩篇,無論題材大小,對于讀者都會產生極大的撞擊、感染和同化的藝術魅力,也會具有長久的藝術生命。請看杜甫的七律《又呈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貧困寧有此,祗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這是杜甫晚年之作。公元767年秋,杜甫從夔州府的瀼西遷居東屯,把瀼西草堂借給剛從忠州來的吳某居住。吳在州里當司法參軍,是杜甫的親戚,這首詩是杜甫遷居東屯以后寫給吳某的。在詩中,杜甫特地告訴他一件事情:在草堂西鄰住著一個孤苦伶仃的婦女,常到草堂前打棗吃,杜甫一向不加干涉,而且知道她貧苦無奈,還對她很親切;現在你來住草堂,并不知道這個原委,將棗樹編進了籬笆。顯然,這不是為了防范遠來的過客,因為遠客臨門當熱情接待,不會舍不得幾枚棗子;那么,也就用不著這么認真編插籬笆去防范一個孤苦無依的婦人了。但詩人說得很委婉:在說明婦人孤苦無奈才來打棗,因為她心懷恐懼更應對她親切之后,退一步講,(這位婦人)雖然恐防你這位遠來的新房客不讓她打棗是多余的事(你一定不至于如此),但編插起籬笆來,盡管這不一定是防范她,那她也會當真認為你是對付她的。最后一聯,照應前面,說明這個孤寡婦人并不是因為懶惰,平時已訴說過由于官稅、地租等搜刮壓榨,使她窮到骨髓;從這個貧困孤寡婦人想到兵荒馬亂、連年戰禍給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真令人淚流滿襟!

本詩寫的是一件小事,卻讓人感到了詩人襟懷的博大。從對一個孤寡婦女的同情,流露出詩人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深切關注的仁者之心,也透出了對連年戰亂之中日漸衰微的國家前景的深沉憂慮。這種思想情感,是以深切的感受為基礎的。長安宦游,西南漂泊,他經歷了皇朝腐敗、官場黑暗、戰亂殘酷、人民涂炭的現實,他遭受過身陷賊窟、妻室離散、幼子餓死、攜家逃亡的苦難。到了成都之后,由于老友嚴武等人的資助,他的生活相對安定一些。但他的詩歌,仍然承續了“三吏”“三別”的精神,抒發了人民的苦情和對國家的隱憂。無論什么時候,他都關注著國家民族。他到夔州之后的這首《又呈吳郎》,比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來,似乎不太出名,但它飽和的憂患意識更為深摯。感受的深切、涵蓋的博大,已如上述;體察的精微,也是非常突出的。他對這位孤寡婦人的心情的體貼、對吳郎心理的洞察,都細致入微。所以,這首詩不僅是循循善誘、諄諄忠告,而且是情真意厚、娓娓感人。對吳郎固然是動之以情,對讀者又何嘗不是一種情感的熏陶與提升?

誠然,由于情境的差異,即使同一詩人,其情感的深淺程度和表現方面都會有所出入,既不能一概而論,也不當苛求于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詩人如果一味無病呻吟,或僅感嘆個人得失,便不可能有深厚的情感,甚而格調低下。韓愈在《薦士詩》中貶斥六朝頹靡詩風說“眾作等蟬噪”,元遺山譏孟郊是“高天厚地一詩囚”,都是從思想感情貧乏針砭的。外國也有這種觀點,如俄國別林斯基就指責那些只寫個人情感的詩作“不啻是小鳥的啼叫”。

旨趣新幽,即意念新鮮幽遠,趣味深曲。源于體驗精微,善于發現和表達婉妙。如此,即使小詩,也可能是旨趣新幽的。試看王維的《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從表層看,這首小詩雖為名作,不過一幅“春山月出圖”,寫的是春天靜夜山澗的瞬間印象,創造了一種悠閑自得的意境,但它的旨趣卻值得玩索。一、二句,人閑、花落、夜靜、山空,強調的是“閑”和“靜”,本來充滿生意的“春山”,這時都似乎暫停了生命的律動;但三、四句突然逆轉,月出、鳥驚,鳴聲不已,暫時停息的生命又活躍起來。這景象,令詩人頓悟:生命的潛流,是在按它自身的節奏永恒地搏動的。為了突出生命意識,在二十字中,“春”字兩出?!按骸保侵袊幕邢笳魃脑鸵庀?,與之相應,還有“月”“桂”,都使這首小詩蘊含著悠遠的意趣?!对娋暋氛f,“詩者天地之心也”,這心,即宇宙間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詩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出了通天盡人之懷。題材雖小,意趣何其深曲而幽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凤冈县| 东丽区| 涿鹿县| 民勤县| 元阳县| 米林县| 班戈县| 瑞安市| 曲阳县| 三穗县| 安阳市| 通州市| 灵丘县| 澄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芜湖市| 化隆| 布尔津县| 富民县| 阳曲县| 凯里市| 岳阳市| 通许县| 鄂温| 卢氏县| 泽库县| 卓资县| 苍梧县| 林芝县| 固安县| 湘乡市| 唐海县| 响水县| 宁陵县| 怀柔区| 天台县| 沾化县| 泗洪县| 丰宁|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