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懂匯報工作,還敢拼職場
- 會溝通的魚
- 1581字
- 2019-01-05 07:20:10
書面匯報的寫作要點
完成書面匯報,是一個寫作的過程。對于寫作中要把握的一些基本原則,國外專家總結了所謂的“ABC”原則:即準確(Accurate)、簡潔(Brief)、清晰(Clear)。
另外,也有專家總結了4C的寫作原則:即正確(Correct)、清晰(Clear)、完整(Complete)、簡潔(Concise)。
以下從書面匯報的角度,對4C原則做一簡單的分析。
1.正確(Correct)。
“正確”是寫作的首要原則,也就是說,寫出的匯報材料要真實可靠,觀點要正確無誤,語言要恰如其分。尤其是對匯報主旨的把握,在寫作前一定要下一番功夫,明了寫作的意圖,正確地表達想要匯報的信息,從而實現有效溝通。
文章的正確性還取決于表述上的準確性,而這又由諸多因素來決定。
(1)表述方式上,要符合文章樣式的需要,如敘述要用事實概括,說明要直接提出要求,界限明確,是非分明,議論要直接表明觀點。
(2)文字表達上,要概念明確,判斷恰當,推理合乎邏輯。如使用概念要明確其內涵和外延,使用簡縮語要堅持約定俗成的原則,判斷要性質明確、恰如其分,推理要符合事物內部的固有規律,避免牽強與武斷。
(3)文字書寫上要符合一定的標準,如由左及右橫排書寫,簡化字要符合規范,不隨便自造,使用數字要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4)避免使用抽象詞語。如“一些職員臉上在項目前和項目后都顯現出高度不悅的表情”,這句話根本沒有表達出職員們的心態,讓人不知所云,應改為“一些職員在項目前和項目后都顯得不大高興”。
(5)避免邏輯結構混亂。如“我估計要下雨了,然而尚未見烏云聚集,所以我要帶把雨傘”。這句話邏輯結構混亂,不符合慣例,應改為“雖然烏云還未見聚集,但我估計要下雨,所以我要帶把雨傘”。
(6)正確使用數據和圖表等。正確地使用數據,包括數據本身、標點符號、數據的時間期限、數據的修正系數及方法、數據的對比等。
寫作“不正確”,是一個通病,表現在觀點不正確,邏輯混亂,或沒能用適當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有時候甚至連自己也不知道要表達什么,這都使得溝通變得很困難。
2.清晰(Clear)。
在正確表達的基礎上,應該力求清晰,清晰的文章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更能使讀者正確領會匯報的含義。要做到清晰,除了上面提到的選用符合文章內容的樣式之外,還應該注意文章的整體布置,包括標題、大小寫、字體、頁邊距等,尤其是要留下適當的空白,若是把所有的文字都擠在一起,則很難閱讀;如果是手寫,則不能太潦草,否則不僅影響讀者的閱讀,甚至還會影響到文章的正確性。
具體來說,要做到匯報材料清楚、明晰,應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語法正確、標點符號正確;
(2)格式符合慣例且遵循本公司固定模式;
(3)句子流暢、連貫,過渡自然,盡量使用短句、簡單句;
(4)充分考慮讀者理解能力,不能過于專業化;
(5)主題要集中,目的要明確;
(6)每段開始應有主題句,且每段只表達一個意思。
3.完整(Complete)。
寫作的一大優勢就是使我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問題,完整地表達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完整地描述事實。“完整”是寫作的一個要則。在打電話或是當面交談時,常常會遺漏很多想要交流的事項,這是由這些溝通方式的特點決定的。在寫作時,為了完整地表述,應該反復檢查思考,不斷增補重要的事項。
4.簡潔(Concise)。
“簡潔”似乎與“完整”是一對矛盾,這其實是一個“度”的把握問題,“完整”是為了表達想要溝通的重要方面,但并不意味著要把所有的事實、觀點羅列紙上。可以通過排序的方法,把不太重要的事項刪除,也可以對每一字進行評估,把瑣碎的、沒有太大價值的文字精簡掉,使得匯報材料言簡意賅。
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避免贅詞:比如用“因為”而不用“由于某種原因”;用“一直”而不用“在所有的時間里”等;
(2)杜絕重復:比如用“經驗”而不用“實際的經驗”;用“事實”而不用“其實的事實”等;
(3)用常見詞語而不用短語:比如用“一些”而不用“一定數量的”;用“如果”而不用“依據是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