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重熱潮:共享單車風暴來襲

針對“出行難”痛點推出的網絡車大熱后,“最后一公里”的需求迫在眉睫。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共享單車”概念席卷了出行市場。有一種觀點認為共享單車不屬于分享經濟,因為單車來源不是經濟剩余,也沒有盤活社會存量問題,只是掛了一個“共享”的名字罷了。

其實,如果我們換個視角,可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共享單車,來源于公共自行車。這是一種公共設施。我們知道,公共設施,全民共享,公共設施的建設,個人難以參與。過去主要由政府完全主導,即政府提供資源,設立公司運營。

早在1965年阿姆斯特丹就開始實驗“公共自行車”。這個項目當時被稱為Witte Fietsen(英語叫“白自行車”),組織者收集了大量的自行車,噴成白色放在街上供市民使用。由于沒有付費系統、專用的停車鎖,導致損壞、偷盜等問題不斷出現,最終迫使項目被叫停。

經歷了漫長的沉寂之后,2007年法國巴黎市政府發力公共自行車。由廣告公司德高集團在巴黎推出“單車自由騎”服務。

伴隨著中國城鎮化的提速,交通擁堵、環境保護和便利出行日益成為中國城市政府考慮的焦點。2008年3月,杭州市政府提出要學習巴黎的先進經驗,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當年9月,杭州公共自行車上線,以旅游文明的杭城公共自行車很快取得成功。

中國公共自行車發展速度驚人。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有50多個大中城市提供了公共自行車服務。2014年9月,中國以43萬輛的公共自行車數量,成為全球公共自行車第一大國,位居第二的“老師”法國則僅有中國約1/10。截至2015年3月,中國已經有215個市縣開展了公共自行車項目。

由于種種不便,被各地政府追捧的公共自行車一直不溫不火。

政府主導的效果往往欠佳,城市的公共自行車大量閑置形同虛設就是一個例證。

實踐發現,由市場主導的領域更富有效率。創業公司提供資源,進行創新式運營。共享單車成了火爆的明星。

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分享經濟理念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

摩拜與ofo

“我希望自己像機器貓一樣,當我想要一輛自行車時,就能從口袋里掏出一輛騎走。”這是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曾經的美好愿望。

胡瑋煒這單純的愿望來自于自身遭遇。她在多個公開場合都曾痛訴,“在大城市里,我無數次從地鐵站出來,在高峰時段根本打不到車,如果選黑摩的,又非常危險。”

她也曾坦言自己買過自行車,無論是在上海還是在北京,但往往很快就放棄了,“要么是被偷了,要么是在城市里騎車非常不方便。”

“有兩次,一次在杭州,一次在瑞典哥德堡,我都看到公共自行車停在路邊。我使勁想知道我該怎么來租這個車。”胡瑋煒說,“我不知道去哪里辦卡,也不知道去哪里交押金。”

她忍不住吐槽:“互聯網發展到現在,難道不是應該平等、便利、共享,哪怕我在地球另一端要輛單車也能實現嗎?”

據相關媒體報道,胡瑋煒1982年出生于浙江東陽,父母經商。2004年,她從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畢業,隨后進入《每日經濟新聞》經濟部做汽車記者。后來又去了《新京報》《商業價值》和極客公園,做科技報道。

2013年初,她去美國拉斯維加斯報道一個消費類電子展。在那,她看到了很多汽車公司的展出,于是萌生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未來汽車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回國后,她跟當時的老板建議,希望能開辟一個關于汽車和科技的小欄目,由她負責。但老板沒被說服,拖了段時間后,她辭職自己開了家公司,叫極客汽車。

2014年的一天,胡瑋煒與一群工業設計師和一些投資人坐在一起聊天,當時,蔚來汽車的董事長李斌突然說了一句:“哎,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做共享單車呢?用手機掃描開鎖那種。”

“我當時有一種被擊中的感覺。”胡瑋煒聯想到自身的遭遇,立刻激動地說她想做這件事,隨后便得到了李斌的天使投資。很快,她從造汽車的朋友圈里拉了一支團隊,把項目雛形變成了mobike。

但一開始,她的“熱血”遭遇了很多質疑。一個年輕的女記者真的能做這件事嗎?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一位朋友,朋友直言:“你瘋了吧?這是一個太大的坑。”不服輸的她馬上回擊:“不是你教我說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嗎?”

“如果我心里有一個想法,就像種下了一顆種子,然后它會慢慢發芽,不停地推動我去做這件事情。”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胡瑋煒這樣評價自己。她認為是自己的“軸”,才堅持了下來。

如今,胡瑋煒當初的愿望正四面開花。截至2017年2月24日,摩拜單車已在全國23個城市開通業務,累計投放單車數量超100萬輛,累計用戶超1000萬人。

幾乎與摩拜誕生同期,在距離上海1000多公里外的北大,ofo也在萌芽。年輕的北大考古系畢業生張巳丁遭遇了和胡瑋煒一樣的痛點:下課后面對茫茫車海,找不到愛車;愛好騎行的他,那輛價值2500元的自行車被偷了。

他和同在北大自行車協會的戴威、薛鼎其實一直在想著如何將騎行商業化。在第一次商業化嘗試失敗后,他們注意到了北大教學樓、圖書館前面那一排排閑置自行車,“把學校里閑置自行車再次利用,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

于是他們又開始了嘗試。他們發了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描述了他們計劃要“讓北大師生隨時隨地有車騎”,希望招募2000位“共享車主”將自己的自行車“共享”。活動得到了北大師生響應,從2015年5月份畢業季一直到9月份開學季,ofo創始團隊終于“湊齊”了2000輛掛著ofo特制車牌的自行車。

車源問題終于解決。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那些沒有貢獻車但又想騎車的同學,怎么辦?他們想到了收費:學生和老師都5角錢一小時,掃碼付費,付完騎走。至此,ofo呱呱墜地。

在北大校園的牛刀小試,讓ofo團隊覺得,共享單車模式完全可行,于是一邊“改進”細節,一邊快速向其他高校復制、推進。

資本大戰

據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共享單車市場上一年內如雨后春筍般一下子冒出了超過20家平臺。永安行、優拜、小藍、騎唄……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一夜之間就占據了城市街頭巷角。這不禁令網友直呼“再發展下去,顏色都不夠用了”。這其中,絕大多數單車企業都是在2016年9月后才正式運營。井噴時,不到一星期就會冒出一個新品牌。

據媒體公開報道,共享單車市場中,有5家尤為突出。除了巨頭摩拜單車和ofo,小鳴單車、優拜單車、騎唄也不容小覷。截至2016年年底,共享單車市場至少聚集了20億元資金,30多家投資機構。

一時間,共享單車市場殺聲四起,群雄混戰。而作為共享單車市場上最閃亮的星——摩拜單車和ofo,從呱呱墜地那一天起,便開始了明爭暗斗。2016年開年后,有關兩家融資和攻城略地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

喧鬧的背后,是資本的第一輪密集介入。子彈充足,隨處都是戰場。

2016年2月1日,ofo完成由金沙江創投領投,東方弘道跟投的超過1500萬元的A輪融資。“和金沙江合作,把我們推到了發展的快車道上。”張巳丁說。緊接著4月2日,再獲得由真格基金和王剛(天使投資人)等聯合注資的1000萬元A+輪融資。

此時的摩拜,一邊忙著圈地,一邊在苦練內功。創始人胡瑋煒正在不斷更新升級完善摩拜單車的細節。一轉眼進入2016年夏末秋初,僅幾個月時間,ofo和摩拜迅速壯大。此時,雙方之間的資本戰爭從暗流涌動變成了驚濤駭浪,媒體頭條上常常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2016年8月19日,摩拜宣布獲得了由熊貓資本、愉悅資本等機構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11天后,再完成由祥峰資本領投,熊貓資本、創新工場跟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ofo也不甘示弱,捷報頻傳。2016年9月2日,ofo獲得了由經緯中國領投,金沙江創投、唯獵資本跟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24天后,再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滴滴出行。

戰火越發濃厚。緊接著,兩家的彈藥當量便從B輪的“數千萬”升級到了C輪的“億美元”。

9月30日,摩拜宣布,完成由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投資的超過1億美元C輪融資。

10月10日,ofo宣布,完成由美國對沖基金Coatue、順為、中信產業基金領投,經緯中國、元璟資本、Yuri Milner以及滴滴出行、金沙江等早期投資方跟投的1.3億美元C輪融資。

10月13日,摩拜再稱,完成了近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華平投資集團,騰訊、紅杉、啟明創投、貝塔斯曼、愉悅、熊貓、祥峰和創新工場等多家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跟投。其中,美團點評CEO王興以個人名義投資了摩拜。

資本的盛宴不僅僅是這兩家企業獨得,“共享單車”的其他玩家,優拜單車在2016年12月獲1億元A+輪融資,小藍單車在2017年2月獲得4億元A輪融資,小鳴單車則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完成天使輪、A輪和B輪融資。在騰訊研究院統計的超過10家共享單車企業中,多數在2016年獲得過融資。

戰爭一旦開始,便很難停下來。短短兩個月后,第三輪大戰隨著2017年的到來而開始。

2017年1月4日,摩拜宣布,獲得2.15億美元D輪融資,由騰訊、華平領投,攜程、TPG、紅杉、高瓴等跟投;1月23日,摩拜又引入富士康為戰略投資者,并與摩拜達成行業獨家戰略合作;2月20日,摩拜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的股權投資,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

2月22日,ofo宣布,與中國電信、華為達成合作,三方將共同研發基于物聯網NB-IoT技術的共享單車智能解決方案。2月23日,摩拜方面宣布,聯手微信,強強聯合,用戶通過微信掃一掃,便可直接解鎖摩拜單車。這意味著,騰訊不僅在資本上扶持摩拜單車,更為摩拜開放了資源和流量,不但送上馬,還要扶一程。

不僅為戰略投資企業帶來資金,更為對方開放資源和流量,這似乎是騰訊向來的傳統和優勢。打開微信錢包就會發現,第三方入駐企業均是騰訊戰略投資公司,如58同城、京東、藝龍、大眾點評、滴滴出行……

以用戶價值為依歸

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這是騰訊企業文化中的一個金句。在互聯網行業中,最終的決定權永遠在用戶手上,這就是所謂的“用腳投票”。在用戶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戰略、壁壘、公關技巧都不如一個“好用”重要。一個公司獲得了用戶的支持,就能快速發展;而讓用戶有所不滿的公司,淘汰就是必然結局。

共享單車也是如此。誰家的車體驗更好?這是用腳投票的用戶面對的第一個問題。

在設計摩拜自行車雛形時,胡瑋煒便提了幾個基本要求:一是實心輪胎,不用擔心爆胎;二是沒有鏈條,不用擔心掉鏈子;三是車身要全鋁,不用擔心生銹。但遍尋市場,胡瑋煒找不到一家愿意跟摩拜深度合作的公司。最后,胡瑋煒被迫下決心自己成立工廠來生產自行車。

摩拜單車剛面世時,雖然外形酷炫,但用戶普遍反映單車太重、騎車費勁、座椅太低……但優點是,由于摩拜始終堅持自己產品上的GPS和防撬智能鎖,用戶通過軟件便可以輕松尋找附近的單車。

ofo雖然在騎行上更輕快,但出于降低成本考慮,并未設置GPS和智能鎖。僅僅基于用戶騎完自行車結束行程時其手機的定位,在ofo APP地圖界面向用戶顯示“您周圍車輛數目約:X輛”。而這讓用戶面臨著定位不準、找車困難的問題。

媒體曾報道,僅在北京西二旗區域,沒有給自行車安裝GPS的ofo雇用了30位搬運工,騎著電動三輪車在中關村軟件園二期轉悠,負責這個區域單車的數量調配——哪個公司樓下車多,他就搬一些到車少的公司樓下,“一般會把每個公司樓下的單車數量控制在十輛左右。”

這顯然是個低效率的做法。有媒體透露,ofo正在向摩拜學習:開發自己的GPS和智能鎖。

而摩拜也在向ofo“靠攏”。針對用戶反映的問題,摩拜先后發布了摩拜輕騎(Mobike Lite)、經典款迭代版。摩拜工作人員稱,自摩拜單車面世以來,單車的多項產品技術進行了升級迭代,例如把輪胎做細、優化軸承,以及用特種塑料替代金屬車身。“光智能鎖就更新了8代,現在掃碼進度條一般在5%以內就能開鎖。”

摩拜的這一舉動,不僅解決了用戶的問題,還改善了摩拜自身的處境。此前,一直采用高價車+自制模式的摩拜,單輛車成本3000元,即使在極樂觀的使用情況下,也需要2年以上收回成本。高成本等于高風險,摩拜發布Lite版本后,將整車成本從3000多元控制在數百元,并隨之將租賃價格下調。

產品和運營模式看起來越來越“趨同”,一些媒體已經開始猜測兩家公司合并的未來。經緯創投合伙人肖敏直言,無論從資源統一調度方面,還是從用戶的需求來說,有一家公司就足夠了。同時,沒有補貼戰制造泡沫,市場在一開始可能就會以一個相對理性的姿態顯現。

但不管未來如何發展,兩家公司至少需要共同面對一件事——和滴滴境遇類似,政府的態度對共享單車行業來說也至關重要。ofo和摩拜沒有固定的停車樁和專門的停車區,通常會停在人行道上,還有一部分會占用綠地甚至私人用地。

如果涉及重新分配公共資源(如停車位),那么公司應該尋求政府的支持。摩拜就跟政府、商業商家合作了摩拜單車停車點,例如在上海畫出停放白線,掛出一些指示牌提示用戶怎樣使用摩拜單車。“在廣州運營不到一個月,政府就給我們畫了39個摩拜停車點,給予了我們支持。”胡瑋煒說。

不過目前,無論是對于摩拜、ofo還是其他共享單車企業,都面臨著一個現實的問題:車輛被人為破壞、偷竊、私藏,甚至被掛在網上售賣。“有一次我們的單車被扔到了河里,我感覺就好像兇殺案現場一樣。”針對這類情況,讓胡瑋煒也很心疼。

不過,胡瑋煒仍然很樂觀地認為,丟車損耗率完全可控,并表示未來會不斷增加投放量。“如果人們能隨時隨地便捷地獲取自行車,就沒必要去偷和毀掉它。”與此同時,摩拜還設置了一套信用積分制度來規范和約束用戶的行為,“好的制度會催生善意。”

共享單車能否成為下一個PPP?

一個利好的因素不容忽視。

現如今,政府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提倡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北京的通州、海淀等區域,以及杭州等市政府,已經開始不斷完善城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2016年8月,杭州10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啟用“掃碼租車”功能,還將投放高端山地自行車。2016年10月,北京通州也在馬駒橋鎮域內的13個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率先試點手機APP租還車。

單車共享,這是一個重資產的項目。若全國啟動,需要千億元的投資。任何一家公司都吃不下,任何一個地方政府也都吃不消。

如果各地政府把自己手里的補貼、資源都集中提供給一兩個平臺,那么未來又會怎樣?如果VC手里的資本,都集中投向這一兩個平臺,這個平臺會怎樣?失去了競爭的刺激,這個平臺不好好干怎么辦?

畫面太大,瞬間跑焦。

一條可能的路線是:資源大量匯集到某一個優勢平臺上,然后該平臺逐一收編單車共享項目,再收編各地政府旗下的公共自行車。最好是收編,而不是淘汰。讓大家都有飯吃有工作。

我們必須要正視一個擺在面前的困境:公共自行車,本身是個政府項目,屬于公共基礎服務的共享,但政府在提供服務的時候往往有心無力。單車共享,本身是個市場項目,參與到了公共基礎服務領域。企業在提供服務的時候,最終必然會遇到政策的壁壘和體制的阻礙。

值得思考的是,這個困境不僅僅屬于單車共享,而且還是“互聯網+”熱潮發展中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分享經濟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當創新深刻地觸及了舊市場的利益格局的時候,大家該怎么辦?是創新者革了舊系統的命,還是舊系統聯合起來扼殺創新?

不如讓所有的單車都聯合起來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临颍县| 祁东县| 营山县| 云龙县| 湖北省| 油尖旺区| 攀枝花市| 正阳县| 修武县| 石林| 湘乡市| 余姚市| 新邵县| 四会市| 吐鲁番市| 邹城市| 合肥市| 哈巴河县| 巴林左旗| 永济市| 舟曲县| 方城县| 竹山县| 临泉县| 富蕴县| 上思县| 井陉县| 黄骅市| 濉溪县| 元氏县| 布拖县| 东明县| 诏安县| 建始县| 封丘县| 吴川市| 尤溪县| 赣州市| 桃江县|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