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明新編國文讀本 乙種本
- 葉圣陶 郭紹虞 周予同 覃必陶
- 458字
- 2019-01-05 00:56:24

瞽者
昔印度某村有瞽者四,自謂能識微辨隱,人亦以智者目之。
一日,四人立道旁聚談,聞有牽象而過者。其一人曰:“象之形究何若,吾曹向者逞其臆度,今可以實證矣。”眾曰:“然。”于是相繼至象前,捫其體以測其形焉。
先至者頎而偉,捫及象身之側面,上下左右,摩挲殆遍,覺坦然無邊際也。繼之者短而小,拊象之前足。第三人則握象鼻。第四人僅觸象齒。
既而各舉其所接觸者以相告,頎而偉者曰:“象之形若墻,廣而平也。”短而小者曰:“否,象之形若樹桿。”握象鼻者曰:“象之形似,非墻非樹,有類水管。”觸象齒者曰:“汝三人何皆擬于不倫也!夫象,堅如木,潤如玉,觸手可愛,直一長梃耳。”
四瞽囂然爭辯,各自以為是,而旁觀者已啞然失笑。
(一)文言可以作“有瞽者四”,也可以作“有瞽者四人”。其他如“得良馬三”與“得良馬三匹”,“出手卷一”與“出手卷一幅”,同樣說得過去。可是在口語里,決不能說“有瞎子四”,“得到好馬三”,“拿出來手卷一”。
(二)從多數之中舉出一個或一部分來,就用“其”字開頭。這篇里的例子是“其一人曰”。試再從讀過的幾篇中找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