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社群粉絲經濟(實戰版)
- 甕晉陽 管鵬 徐剛 喬磊 劉穎婕
- 665字
- 2019-01-04 21:07:30
導讀
剖析眾創時代的社群發展之路
在赴北京參加“正和島·三生萬物大會”的飛機上,我心緒平靜,打開輕薄的筆記本電腦,敲擊清脆的鍵盤,手邊放著正和島強基因部落吳霽虹教授的大作《眾創時代》,開始思索在這個眾創時代的社群發展之路。

提到社群,最早引起我重視的就是正和島的私董匯——正和塾。當時我應現在三生社群發起人、當時的負責人徐遠重的邀請,參加了這場諸多優秀企業家云集社群經濟研討會。在深入交流后我開始明白,原來我從2013年一直堅持的圈子“K友匯”就是社群。現場聆聽大家如何看待社群經濟、擁抱社群時代,讓我覺得自己做的這個定位于高端人脈O2O聚合平臺的K友匯瞬間“高大上”起來。我在現場分享中提出了我對社群的理念,指出社群就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通過社交平臺進行互動、交流所產生的圈子平臺,并闡述了我在K友匯傳播的社群的理念“開放、分享、聚合、人脈”。所以從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和定位于高端企業家社群的正和島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劉東華老師、徐遠重先生也都在K友匯的專家顧問團中,幫助我們探索社群的模式。

正和島強基因部落的“酋長”吳霽虹教授是高度認可社群發展模式的領先者。我曾經多次和吳教授就社群運營思路進行多方面的火花碰撞,也一起參加了由《社群經濟》的作者孔劍平先生發起的邀請硅谷預言教父——凱文·凱利先生參與的中國社群領袖峰會,本次峰會引起了互聯網圈內的諸多熱議和關注,我所創辦的K友匯也榮獲“2014年度活躍社群”的殊榮。一年多的時間,K友匯已經遍布全球345個城市,擁有近萬微信社群,旗下子品牌達30多個,目前已經獲得資本過億元的估值。而我認為社群能夠如此“野蠻”生長、快速裂變的起因,正是凱文·凱利多次提到的“去中心化”,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價值。除了吳教授,實踐家集團董事長林偉賢老師也是社群模式的堅定擁護者,他把社群比喻成海洋,認為社群將是未來最偉大的商業模式,大家需要為這個社群海洋一起貢獻力量。海洋是無窮大的,代表社群的想象空間很大,而社群的發展模式也必將多元化。“社群需要屌絲文化”這是我拜訪中歐商學院特訓營創始人李善友老師時,他對我說的觀點。他對我所提出的社群草根模式表示認可。李教授在后續的各地慷慨激昂的演講中均提到“接地氣”的觀點,認為社群的崛起要擁抱屌絲文化,他也開始致力于通過社群模式探索更多的互聯網思維模式。

那么,未來社群將會如何發展,何去何從?我對未來眾創時代的社群模式加以分析,結合與上述社群領袖的交流,認為未來的社群發展之路將分為以下5種。
1.人際關系社群分享,讓人人都是資源平臺
騰訊作為當之無愧的社交王者,通過社交工具讓人與人的溝通異常簡單。而從QQ開始,最活躍的社群無疑就是QQ群。我曾在騰訊微博的V5推推運營中擁有上百個各地的推友群,通過引導群內的3萬多名微博愛好者學習交流微博心得,在過去的幾年間聚合了過億粉絲和3000多萬條#V5推推#的話題聚合,而這一切都是通過QQ群去引導的。我不僅在線上聊天,而且線下也會組織各種有意思的見面活動,還組織了一面有騰訊BOSS簽名的旗幟在全國傳遞,而這一切都是通過QQ群將五湖四海的朋友連接起來的。K友匯也正是通過引導更多的中小企業家擁抱移動互聯網,給大家提供免費的交流入口而發展起來的。2013年9月3日,每個K友匯總群為300人,首度以人際關系為主打,幫助全球的K友對接資源,讓每位K友都可以成為資源對接的節點。而在人際關系社群中最重要的無疑就是分享的力量,放眼所有優秀的人際關系社群,締造者必定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他具備情感和專業前瞻性,無時無刻不通過振奮人心的話語影響著身邊的每個人,讓大家踴躍加入。我也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分享各種新媒體話題多達300次。
同樣熱衷人際關系社群的還有太美集團董事長胡世輝先生,他一直在通過精心打造的App探索商業實名制人際關系的交流模式,通過簽到、資源對接提交、活動分享等方式,讓App中的每個人都可以迅速獲得更多的人際關系和機遇。在2015年9月12日,這個App將和K友匯聯合舉辦“首屆社群節暨K友匯兩周年機遇盛典”,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互動推廣平臺——互動吧及搜吧也將深度參與,聯合推廣。相信通過本次活動將讓更多人明白社群的人際關系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