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何謂“社群粉絲經濟”:社交紅利時代的商業核心驅動力

在互聯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誕生了“社群經濟”這樣一種“部落化”的經濟形態,并且引發了互聯網行業的廣泛關注。“羅輯思維”應該是社群經濟的最早定義者和實踐者,同時也是趨勢最明朗、發展最成功的一個社群自組織體。

對于“羅輯思維”而言,最成功、最吸引人眼球的經歷莫過于兩次會員招募,招募了近3萬會員,會員收入達到了千萬元,這不禁讓人開始感嘆社群商業的力量。而“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字更是將互聯網社群看作推動未來商業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

社群是什么?社群在未來商業社會中扮演什么角色,發揮什么功能?關于社群的這些困惑,我對其進行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問題一:什么是社群?

事實上,社群這個概念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建立在血緣以及地緣基礎上的村落就是一種典型的社群。社會學家費孝通認為,鄉村所形成的社會結構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類似同心圓形狀的圈層組織,族長是整個圈層組織的中心,鄉村里的其他成員按照親疏關系依次排列,并構成了一種差序格局。

◆問題二:互聯網社群是怎樣形成的?

PC互聯網時代也出現了很多社群,但這些主要是社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群,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等就是社區的一種代表。

在PC時代,互聯網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的是一種工具的角色,我們在線上時間的長短會受到外在硬件條件的影響。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覆蓋以及移動智能終端的不斷普及,移動終端開始變成我們生活甚至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有移動互聯網覆蓋的地方,我們就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在線,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給傳統的人際關系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

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這種顛覆性的變化,可以用“返祖”現象進行描述。簡單來說,就是現代人們之間的人際關系回歸到了傳統的村落時代,就像是朋友圈的關系一樣,朋友或朋友的朋友都因為某種或近或遠的紐帶而聯系在了一起。就像是在村落時代,一個村落里的各個成員就算是關系不熟,但是如果追本溯源的話,總能找到些許的聯系。

◆問題三:社群與社區的區別

很多人容易將社區與社群這兩個概念混淆,兩者之間的概念界限也比較模糊,因此在這里我舉兩個比較具體的例子來幫助大家區分社群及社區。

★社區:以“鹿晗貼吧”為例,粉絲是因為喜歡鹿晗才集聚在一起的,并且一起在貼吧里關注和支持鹿晗,粉絲之間并不一定認識,這就是社區。

★社群:興趣小組“非創意不傳播”部落里面一共有300多個人,雖然相互之間不一定都見過面,但是大家都相互將對方當作自己的朋友,并且以朋友來相待,這就叫社群。

再例如說,在杭州出現的一個“微信V車隊”,這個車隊有一定的門檻限制,成員之間相互沒有利益牽扯,并且形成了一種高度協調以及分布式管理的組織結構,這也是社群。

◆問題四:構成社群的基礎

社群的基礎應該有以下3個組成要素,如圖1-2所示。

圖1-2 社群的3個組成要素

★共同的目標:大家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聚集在一起,這是構成社群的重要基礎。

高效的協同工具:在高效的協同工具的支撐下,社群可實現高效率運轉,同時社群成員間也能夠實現良好的協同。

★一致的行動:共同目標的指引以及高度的協同工具的使用,可以讓社群成員間的行動變得更加一致,從而促進整個社群的穩固。

◆問題五:粉絲經濟是社群經濟嗎?

很多人在談起社群經濟的時候,都將其理解為粉絲經濟。事實上,粉絲經濟并不是社群經濟。每一個品牌要想走得更長遠,就需要有自己的粉絲,但是如果品牌單靠粉絲來支撐的話,那么粉絲與品牌的忠實用戶就基本沒有區別了。

只有將顧客變成用戶,將用戶發展成為粉絲,將粉絲發展成為朋友,才能構成一個品牌的社群。不管在哪個時代,哪一種商業社會,企業都將社群當作一種終極目標,只不過一直以來大家都是在極力追逐,卻并沒有真正看到社群的影子。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微信這樣高效率的協同工具之后,社群才真正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并開始在商業社會發揮其重要的價值。一個擁有社群的品牌不僅競爭實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會得到大規模擴散。

◆問題六:每一個品牌都應該有自己的社群嗎?

對于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關鍵在于并不是所有的用戶都可以成為品牌社群中的成員。

前面提到,遠古時代的村落就是一種社群,但是村落中的成員是有限度的。例如,星巴克有3300萬粉絲,這些粉絲以某一個店為中心構成了不同的社群,但是星巴克所有的粉絲加起來并不是一個大社群。例如,正和島上有很多的部落,每一個部落都是一個社群,但是正和島這個整體并不是社群。

◆問題七:魅力人格體對社群的意義

“羅輯思維”可以說是魅力人格體的最大受益者,羅振宇的態度以及主張就構成了魅力人格體,而粉絲正是因為對其主張的認可和支持才集聚在一起的。一個有調性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對魅力人格體的塑造,不管是蘋果、錘子手機,還是roseonly的鮮花,都在積極塑造自己的魅力人格體,從而更好地吸引粉絲,為自己的品牌建立社群,從而更好地支持品牌的發展。

在移動互聯網的影響下,媒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媒體,因此任何有魅力的人和事就更容易凸顯出來。

◆問題八:企業應該怎樣建立自己的社群?

對于企業來講,要做好自己的社群,應該做好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產品,另一個則是做好宣傳、傳播工作。

如果企業的產品不能做到極致,那么就很難長期吸引和留住用戶。羅振宇正是憑借其有料、有貨、有態度的追求而獲得廣大用戶的歡迎,并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星巴克憑借其做到極致的咖啡獲得眾多消費者的青睞;黃太吉煎餅、雕爺牛腩等同樣憑借其極致的產品和體驗,在互聯網領域掀起了一股營銷熱潮。

當然,做好了產品和體驗之后,還有重要的一步就是傳播。很多人在一聽到“傳播”兩個字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天然的排斥,將有效的傳播手段當作一種投機取巧,認為只有做好產品才是王道,并靜靜地等待別人來挖掘。不管是在大眾媒體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一旦堅守這樣的觀點,不管產品和體驗多么極致,只要沒有人知道,就難以在商業領域生存。

互聯網時代所追求的流量也不過是一種變相的廣告,而今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流量紅利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事實上,并不是打著電商的旗號就順應了互聯網的潮流和趨勢、開發微信系統就等于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那些只會在網上賣貨的電商來說,它們依然沒有擺脫傳統企業的標簽。

◆問題九:社群是社交紅利時代的商業驅動力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移動智能端的不斷普及,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社交紅利時代,在新時代面前,誰能掌握社交,誰就能在傳播中占據更多的優勢,掌握更多的商業先機。不管“羅輯思維”、黃太吉煎餅和雕爺牛腩未來會怎樣,起碼從現在來看,它們是掌握了移動互聯網社交的人,可能會搶占更多的有利時機。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想牢牢抓住用戶,就要將他們當作朋友,進行平等的對話和溝通,這一過程就是社交。與用戶建立起比較密切的聯系之后,下一步就是將他們發展成為自己的用戶,從而將其轉化成實際的收益。

◆問題十:做企業服務需要搞社群嗎?

面向企業的服務也會逐漸發展成為社群商業,只不過這個過程比較漫長。企業群體是一個相對比較理性的組織,因此在進行決策的時候不太容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但是只要面向客戶端的服務,利用社交做好宣傳傳播工作是企業未來必備的功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怀仁县| 屯门区| 克什克腾旗| 孝义市| 万山特区| 永州市| 邳州市| 嘉义市| 始兴县| 金坛市| 南岸区| 望都县| 无锡市| 黄梅县| 准格尔旗| 三台县| 陈巴尔虎旗| 扎赉特旗| 微山县| 鹤庆县| 敦化市| 禹州市| 陆丰市| 昌吉市| 彭阳县| 吉林市| 鱼台县| 辽源市| 阿拉善盟| 海盐县| 嘉定区| 丰县| 洪洞县| 镇赉县| 五峰| 灵台县| 礼泉县| 澄江县| 来宾市|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