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教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大變革
- 王晨 劉男
- 2677字
- 2019-01-04 20:59:35
◎2015年,“三大戰役”將全面爆發
互聯網技術催生出了眾多新興的產業形態,在線教育便是其中別具特色的一個。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越來越不受時間、空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原本被人們認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的教育,也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近兩年,在線教育的發展速度幾乎能夠超越任何一個行業。2012年以前,人們所知道的在線教育平臺只有寥寥幾個;2013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在線教育表現出興趣,并開始嘗試進入,這一年也被認為是“在線教育的元年”;而進入2014年,在線教育的發展則呈現出井噴一般的態勢,越來越多的教育界大佬、互聯網巨頭,甚至新銳的創業者都紛紛在這一領域跑馬圈地。
回顧2014年在線教育的發展,可以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來形容。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對在線教育的看法,有認為在線教育必將顛覆傳統教育的唱興者,也有認為在線教育只不過是過眼云煙的唱衰者;第二層是對現狀的對照,行業進入者們信心高漲,而用戶們卻異常冷靜。
如果說2012年是在線教育的預熱年,2013年是在線教育元年,2014年是在線教育的爆發年,那么,2015年,進入在線教育的深耕年,又將呈現怎樣的態勢呢?
◆回顧2014: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根據一項針對在線教育的調查,2013年年初到2014年11月,獲得投資的在線教育項目共149個,投資的總金額高達9.1億美元。
資本的瘋狂推動使得在線教育的發展十分迅猛。一時之間,闖入在線教育領域的,既有學大、新東方等傳統教育巨頭,也有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大佬,甚至還不乏很多似乎跟在線教育毫不沾邊的企業,比如森馬服飾、西安飲食等。根據這份調查,2014年,國內平均每天誕生2.6家在線教育企業。
與眾多企業瘋狂涌入在線教育領域時的美好愿景不同,在線教育的大蛋糕并非“來者有份”。2014年,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的在線教育企業就有60家,而這已經超過了企業總數的10%。在這些被淘汰的企業當中,有兩家分別是由世紀佳緣的創始人龔海燕所創辦的那好網和梯子網。這兩家原本被業內人士廣泛看好的企業的失敗,也被認為是在線教育的泡沫即將破滅的標志。
至于為何有如此之多的在線教育企業失敗,主要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在線教育領域目前仍以燒錢為主,缺乏理想的商業模式;第二,用戶對在線教育平臺的接受程度比較低。根據騰訊發布的《2014年中國在線學習用戶行為調查》,大多數用戶并沒有養成在線學習的習慣,每周在線學習時間超過1個小時的用戶比例只有40%左右。
當然,并非所有的在線教育企業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相比完全采用在線教育的平臺,將傳統教育與在線教育結合在一起的O2O模式的發展前景卻相當廣闊。
在這些企業當中,運營得最為風生水起的當屬傳統教育的領軍企業學大和新東方。基于已有的資源和品牌優勢,加之互聯網技術的輔助,這兩家企業的線上與線下教育已經進行了整合。
根據學大教育所提供的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學大布局在線教育e學大智能平臺的注冊用戶數目已經達到了70多萬,其中,學生的滲透率達到50%以上,教師的滲透率在90%以上。根據學大教育2014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學大有效學生人數同比增長17.1%,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于O2O的教學方式。
不論是從純在線教育與O2O兩種模式、業內人士對在線教育的態度,還是資本市場與用戶的反應的角度,2014年的在線教育市場均可謂“冰火兩重天”。
◆展望2015:繞不開的三大激烈爭奪戰
進入2015年,也即在線教育的深耕年之后,在線教育市場的爭奪將主要以三種方式展開:

圖1-1 2015年在線教育市場的三大爭奪戰
1)生態構建之戰
縱觀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拓展軌跡,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趨勢——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態系統。關于這一點,Chirs Anderson在其著作《長尾理論》當中,也發表過同樣的觀點:每一個行業競爭最后都會落入生態之爭。對在線教育企業來說,要想獲得競爭優勢,也應該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
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曾經多次表示,希望新東方能夠建立一個教育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在企業內部指將線上與線下兩種教育模式相結合;在企業外部主要圍繞其教育產品和服務,與其他企業建立合作,與騰訊的合作便可以歸于此。
傳統教育界的另一個領軍企業——學大教育,也十分重視生態系統的構建。根據學大教育的規劃,其生態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即校內的線上和線下教學系統的整合;第二部分,即校外與其他機構的合作,目前與學大教育建立合作關系的公立學校已經有15所。

圖1-2 新東方與學大教育的在線教育生態系統
2)合作資源爭奪戰
對任何企業來說,如果想體現自己在多個領域的優勢,最節省時間和精力的方法便是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在線教育企業也是如此,而且掌握優勢資源的企業畢竟有限,所以在2015年在線教育的深耕階段,必然會在各個企業之間展開一場合作資源爭奪戰。
以新東方為例,其面臨的合作資源爭奪戰列舉如下:
★戰役一:客廳資源爭奪戰
2014年年初,新東方希望利用百視通的資源,搶奪教育的另一陣地——客廳,共同進軍電視數字教育市場。2014年年末,阿里巴巴作為主動方,不僅與在線英語教育機構VIPABC共同推出了針對電視媒體的“客廳英語教室”,還與海爾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了海爾阿里電視,從終端和內容兩個方向搶占客廳教育市場。
★戰役二:教師資源爭奪戰
新東方與YY語音雖然是兩種性質不同的企業,但卻同時在在線教育的戰場碰面。YY語音一直試圖挖掘新東方的教師資源,表示能夠通過語音平臺讓教師獲利更多,而新東方也為了保衛自己的教師資源,推出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推出直播開放平臺酷學網。通過這樣的方式,新東方的教師同樣可以進行課程直播,并自主定價,使得自身的資源優勢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
3)移動入口爭奪戰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網民從PC端逐步向移動端轉移。截至2014年6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的規模達到5.27億,其中,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用戶所占比例為83.4%,手機網民的規模已經超越了PC端網民。
用戶的遷移,也使得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布局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而作為新勢力的在線教育企業應該力圖在移動端加深布局。
新東方的移動端布局,最早是其“多納愛學習”系列的推出,切入的是兒童教育領域;此后,新東方又推出了高效英語學習個性化移動App“優答”,針對的是廣大的中學生和大學生。
學大教育對移動端的布局同樣十分重視,其e學大一經發布便能夠同時應用于PC端和手機端,通過升級以后,也能夠支持PAD類移動智能設備,具備多智能終端多屏互動的數字化教學功能,而學大教育也成了國內第一個實現全面布局的在線教育企業。
隨著行業價值的顯現,在線教育市場的競爭也必將日趨激烈。而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唯有優先探索到健康發展的商業模式,搶占優勢稀缺資源,并構建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