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教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大變革
- 王晨 劉男
- 3039字
- 2019-01-04 20:59:36
◎移動教育背后潛藏的巨大商業價值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促進了移動教育的迅速崛起。移動教育實現了學習者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接受教育的目標,與傳統教育相比,移動教育更便利和自由,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的內容,學校變成了移動終端的加油站,教師和教材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梢哉f,移動教育的出現和發展代表著互聯網時代教育的未來,也預示著未來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背后潛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移動教育的市場潛力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教育大國,數據表明,2012年中國的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9600億元人民幣,這也為移動教育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溫床”。
相對于已經固化的傳統教育,移動教育有著更加明顯的優勢:
1)可以擁有更加自由、便利的學習環境,只要能夠連接無線通信,不管人們身在何方,都可以隨時通過移動端設備進行學習;
2)在移動教育發展背后有巨大的教育信息數據庫做支撐,人們不僅有機會享受到優質的學習資源,得到名師的教誨,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實現個性化的輔導。
移動教育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優勢決定了移動教育在未來會擁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有專業人士預計到2020年中國移動教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元人民幣。國內推進移動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圖1-6 國內推進移動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1)移動智能終端的不斷普及
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產出量大約為15億部,中國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終端市場,而每一個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擁有者都有可能變成移動教育的用戶。
2)移動數據網絡的發展
隨著無線網絡覆蓋范圍的擴大,移動寬帶網絡流量和容量得到了迅猛發展,這樣就使得移動終端設備可以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收運算云端發送的各種教育信息,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實現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徹底分離。
3)對教育軟件消費的推祟
相對于游戲和娛樂性的軟件,家長更愿意為教育軟件埋單。對于移動教育軟件的主要使用人群——90后、00后而言,他們從小就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而成長,因而對于移動教育的接受能力比其他年齡層次的人群要高,會是移動教育軟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除以上三個主要推動因素外,國家政策的扶持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2012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在規劃中提出要推動信息技術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建立有政府參與的資源共享機制,政府通過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開發數字教育資源,為消費者提供資源服務,推動我國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提升國家的人力資源水平。移動教育的發展能夠推動國家建設學習型社會,未來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移動教育的商業模式
移動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幾種相對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電子書模式、手機報模式、App模式和移動校園模式。

圖1-7 移動教育的商業模式
1)電子書模式
這種商業模式是目前與傳統教育聯系最為密切的一種,優勢在于:
★將紙質的書變成電子版,可以讓用戶獲得相似的使用體驗,符合人們的基本閱讀習慣,使得用戶的接受程度普遍較高;
★電子書模式擁有豐富的網絡資源和遠程交互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讓用戶在享受更多更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獲得更豐富的教學體驗;
★電子書的成本要比紙質書要低,電子書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應用更加廣泛;
★使用電子書節約了紙質資源,對于環境保護也發揮了一定的功能。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做電子書生態系統最成功的就是亞馬遜,它將其閱讀器Kindle用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在較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較大的用戶群,然后通過豐富數字內容的形式進行盈利。
2)手機報模式
手機報是推動移動教育發展的有效載體,并憑借其良好的交互性、準確性、廣泛性以及方便性等特點一度成為移動教育的重要商業模式。手機報在推動移動教育的發展方面具有以下優勢:
★手機報一次性可以容納5000個字,更適合發送學習資料;
★手機報有多媒體的特性,可以支持插入圖片等多媒體元素,同時在手機報上也可以圖文并排,能有效提升學習的趣味性;
★通過手機報可以幫助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而且在手機報的輔助下,可以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
★手機報也可以方便推動者在其中插入一些鏈接、廣告等,進行點對點的營銷。
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教育機構開始在移動教育領域采用手機報模式,比如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就與中國移動聯合推出了英語手機報,每月僅收取5元的信息費,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學習資料,英語手機報憑借其較高的性價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數百萬用戶的青睞。
3)App模式
App模式就是通過在iOS、安卓和WP8平臺上開發應用軟件的方式實現移動教育,現如今這種模式正逐漸成為移動教育的一種主流模式,在教育領域主要有內容服務型、現實增強型和社會學習型三種應用軟件。

圖1-8 在線教育App的三種類型
★內容服務型應用就是通過App為用戶提供教育信息類服務,在內容上與手機報和電子書相比沒有多大的差異,但其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可以讓用戶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現實增強型應用也可以被稱為普適應用,是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性的移動學習,比如說用戶在某個景區旅游,想要了解景區的具體發展情況,這時就可以拿出智能手機對地理位置進行定位并拍照,手機上的現實增強型應用就可以為用戶提供相應的知識。
★社會學習型應用不是提供學習內容,而是提供社會化和互動化的功能,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提升學習效果。如果該應用能夠被廣泛推廣,那么開發者將會擁有一個由龐大用戶群組成的學習網絡,從而為下一步在移動教育領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而這一應用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
以“超級課程表”為例,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蹭課和社交,該軟件與高校的教務系統實現了對接,可以在手機上快速錄入課表,用戶可以根據課表安排在任何院系實現蹭課。“超級課程表”的社交功能是指可以通過應用在課堂上尋找周圍的同學,進行在線互動?!俺壵n程表”就是憑借其兩項主要功能在上線一年的時間里就獲得了200多萬的注冊用戶。
4)移動校園模式
移動校園是指利用先進的硬件平臺和產品組,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數字空間。移動校園旨在將環境、資源以及應用全部實現數字化,將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轉移到移動端設備上,最終實現將校園揣在口袋里的目標。
引導移動校園模式發展的領頭羊就是蘋果公司,在蘋果公司構想的移動校園中,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配備有Apple設備,教師使用Mac進行教學,使用電子書制作工具iBooks Author制作動態的教科書,使用Movie對課程進行拍攝和剪輯,使用iTunes U軟件發布教材。學生也會放棄傳統的紙質課本,從而使用iPad、iPhone和iPod Touch進行學習,使用iWork和Evernote寫作業的同時還可以與其他用戶分享作品和學習資源,使用Keynote展示作品,使用GarageBand制作音樂和原創樂曲等。蘋果公司的目標就是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融入數字化的技術,從而利用高科技手段促進學習。
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是國內首例采用蘋果移動校園方案的公立學校,該校有3000多名學生,如果每名師生都要購買蘋果的教學應用,那么每年僅硬件消費就可以為蘋果帶來6000多萬元的訂單,如果再加上軟件和增值服務的話,每年將獲得1億元的訂單。目前在國內一共有9萬多所公立學校,如果將移動校園的方案推廣到全國的公立學校,那么其中潛藏的商機將是無法估量的。
與前三種商業模式相比,構建移動校園的難度系數比較大,而且對公司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動校園的盈利模式也是最明確的,供應商不僅出售軟件和教育內容,還出售硬件和服務,此外供應商還與學校建立了長期的共生關系,從而確保能獲得比較穩定的利潤。